欧洲电动汽车增长放缓是不争的事实,随之而来的电池材料供应商也在减产,这更让本来就没有价格优势市场优势的公司雪上加霜,这种趋势在近一年来变得越来越严重。
标普全球移动的数据显示,中国在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市场中占据了超过80%的份额,这不仅在于其产能的速度,还在于其整车的蓬勃发展一枝独秀。在如此碾压性的优势下,欧洲汽车电池材料商正变得举步维艰,丧失竞争能力,面临崩溃,寻求收购兼并成为他们最优的选项,不然最后的结局就是倒闭。

2018年5月11日,落户安徽省庐江高新区的国轩新能源(庐江)有限公司
4月8日,金融时报报道,欧洲一家顶尖生产商警告称,电动汽车电池材料行业已到了整合的时机,因为来自中国的激烈竞争正给西方对手带来巨大压力。总部位于比利时的跨国公司优美科主要生产用于制造电池正极的材料,该公司老板巴特・萨普表示,他正在寻求收购交易和合作项目,以提振公司陷入困境的电池业务。
在过去一年里,优美科的股价暴跌超过50%。作为战略调整的一部分,该公司将其电池正极材料的资本支出削减了50%。该公司还被迫推迟了在欧洲建设电池回收工厂以及在加拿大建设电池材料工厂的计划。
除了优美科,中国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也给德国巴斯夫等西方集团带来了压力,这将整体影响欧洲汽车电池材料商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在中国的汽车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都以其巨大的市场规模优势,取得了卓越的市场价格竞争能力,他们往往都有自己的产业链,包括关键电池材料的生产。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中国汽车品牌的出海也在加快速度,这不仅影响着欧洲汽车品牌的份额,也影响着背后的材料供应商。在中国碾压般的优势下,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们的最优选项就是寻求中国厂商的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