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贞:“一只虎”李过之死

雨真社会趣事 2025-04-26 00:15:28

崇祯十七年年四月,李自成大败于山海关之后便匆忙逃往西安。大半年后,潼关失守,西安陷落。面对清军的步步紧逼,李自成只得率十万大军撤向湖广。为了更好地转入战略性防御,他只得让李过放弃榆林,并从西路撤出陕西,到湖广和他会合。

李过接到命令,率四万人马从榆林撤出。由于李过在军中威望较高,部队也尚有战力,故而在撤退途中零零散散又有数万残军投奔。据统计,等李过走到三峡一带时,他手里已经握住十万人马。

变数发生在顺治二年年五月,当李自成到达湖北九宫山麓时,却意外地被当地民兵武装杀死。

同在湖北的李过对这一事件毫不知情,那时他还奉命屯驻在松滋草坪一带。直到东路的大顺军残部与之会师,他才知道大顺政权早已群龙无首。

十余万人就这样逗留在湖广省西部的松滋县境内。可本就不富裕的小地方哪能负担得起这群流民与兵痞相裹胁的队伍?

转眼已是初冬,林木枯黄,寒鸦哀鸣,万象凋敝。

天地苍茫,野犬噬骨,鲜有生息。

前路到底该怎么走呢?李过和众将领都陷入了迷茫和焦虑之中……

(1)

李过,字补之,绰号一只虎,李自成之侄,陕西米脂县人。

就在李过一筹莫展之时,李自成之妻高氏转入李过麾下,以母子相认。在高氏鼎力支持下,李过等人毅然拒绝了清廷的屡次招安,决意携手南明,共赴抗清大业。

时任南明隆武朝廷湖广巡抚的堵胤锡,颇具政治远见,亲赴李过、高一功营地,通过谈判,双方达成合作共识。堵胤锡上奏隆武帝:“贼将李锦、高一功等,原镇西北,今仰慕真龙,悔罪来投,转战千里,斩敌过万,其忠勇可见。”他建议朝廷破格封赏,赐予侯伯爵位。经过一番朝议,隆武二年三月,隆武帝赐李锦御营前部左军挂龙虎将军印,封兴国侯,并更名李赤心,其部大顺军亦更名为忠贞营。

顺治三年正月,李过率部围攻荆州。经过八个昼夜的围攻,荆州的城墙被轰塌了十多处,胜利似乎触手可及。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勒克德浑率领的清军悄无声息地抵达荆州外围,对忠贞营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忠贞营毫无防备,被清军铁骑冲得溃不成军,阵脚大乱。

李过本打算过江撤回松滋,却惊讶地发现清军已经分兵渡过长江,突袭了他们在松滋草坪的老营,还一举俘获了停泊在江面上的上千艘船只。

经过这场战斗,忠贞营的精锐几乎丧失殆尽,主要将领也损失了大半,军械、粮饷、马匹、盔甲等物资损失惨重。从此,忠贞营一蹶不振,只能退入鄂西山区休整。

(2)

顺治五年,南明永历政权堵胤锡再联李过部,七月收复彝地,继而南下湖南,占领常德,十月克益阳,十一月分兵三路,连下湘潭、湘阴、衡山,兵临长沙城下。南明阁部何腾蛟上报大捷,永历帝大喜,赞曰:“李赤心、高必正等军威无敌。”旋晋封李过为兴国公,高一功为郧国公。

然好景不长,何腾蛟因阶级偏见,制造忠贞营与其他南明军摩擦,欲独揽长沙之功,命李过部调往江西。时清军由郑亲王济尔哈朗统率直下湖南。

顺治六年正月,清军至何腾蛟驻地,南明军溃散,何腾蛟被俘牺牲。李过部距江西不远,因后方失守,被迫经永兴、临武等地撤退,途中遇南明兵部侍郎程峋,奉旨督忠贞营救江西。然此时李成栋已在江西兵败身亡,李过部欲寻地休整,却遭南明地方势力排挤。撤入广东后,李过将家属辎重托付程峋先行,自率兵后卫。至界口,永历朝廷大权臣李元胤密令守将张祥炮击程峋,忠贞营家属辎重惨遭屠戮。李过大怒,欲直捣肇庆“清君侧”。

永历朝廷惶恐,一面派堵胤锡劝解,一面斩张祥部下一将以平众怒。李过等人顾全大局,撤往广西。

顺治六年五月,李过、高一功部在前往广西梧州的征途中,李过率领的忠贞营遭遇了南明守军的连番围追堵截,水路之上更是遭遇了敌方“飞舟迎战,箭如雨下,炮声隆隆”的激烈抵抗。尽管困难重重,但李过部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最终成功进驻梧州。

此时,南明军阀陈邦傅因屡次与南宁当地的募军徐彪部争夺南宁失利,心生一计,欲借新到广西的大顺军之手赶走徐彪。在陈邦傅的盛情邀请下,李过率领忠贞营大败徐彪部,顺势占据了南宁,并派高一功驻守横州,与南宁形成犄角之势。永历帝见木已成舟,只得承认忠贞营占据南宁的事实,这让陈邦傅既悔恨又无奈。

随后,陈邦傅为了谋取私利,开始采取各种手段试图拉拢忠贞营为其所用,如与高夫人、高一功联姻,借大顺军之势威胁永历帝准许其世守广西,怂恿高一功部占领政治环境稳定的桂林以控制永历政权,甚至唆使忠贞营劫持永历帝以图挟天子以令诸侯。然而,李过、高一功等人在抗清大局和民族大义面前,坚决拒绝了陈邦傅的无理要求。

陈邦傅见忠贞营不为所动,便又将目光投向了孙可望的大西军,盘算着利用大西军来收编或赶走忠贞营。但这一切都是发生在李过去世之后的事情了。

由于受到南明广西勋镇的排挤和敌视,对外以忠贞营自称的大顺军没有足够的防区来补给兵员和军需物资,只能被迫在南宁实施过去曾用过的“追赃助饷”政策来缓解物资困难。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南宁、横州一带的有限驻地越来越难以满足大顺军的补给需求,内部也开始出现离心倾向。

刘希尧、刘世俊等部也曾萌生重新北上出兵湖南的念头,希望开辟新的生存空间以图发展壮大。然而,由于李过素有声望,他们才暂时搁置了这一计划。

就在这一年,心忧大顺军前途命运的李过因长期转战劳累过度,加之不适应广西潮湿多雨的气候,于十一月二十五日因病去世,享年四十四岁。

0 阅读:5

雨真社会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