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郑州古都城市建设提升的建议

传统文化学者黄海涛 2023-06-01 11:33:59

2021年12月18日,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文物交流智库编撰的《2020年度中国古都城市国际影响力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遴选了27个中国古都城市,通过国际融合度、传承创新度、文化传播度、品牌知名度、城市美誉度五大指标体系进行评选,中国古都城市郑州表现如何?

一、古都城市国际影响力综合排名,第14位。

二、古都城市国际融合度排名,第9位。

三、古都城市传承创新度排名,未排进公布的前10名。

四、 古都城市文化传播度排名,未排进公布的前10名。

五、 古都城市品牌知名度排名,第7位。

六、古都城市美誉度排名,未排进公布的前10名。

从上述统计结果来看,郑州的各项排名,与郑州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承担的责任及不相符。同时,与郑州具有的黄河、根亲、功夫、古都等享誉世界的多重中华文化IP资源及不相符。摆在郑州面前的是,如何以文化崛起赢得相匹配的地位。

一、重新认识古都郑州

2021年3月17日,郑州市市长侯红向外界介绍郑州时,以“山河祖国、古今辉映”推介郑州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山,是指“中岳嵩山,天地之中”;河,是指“母亲黄河,民族之魂”;祖,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国,是“河洛古国,文明之源”。

这是有史以来对古都郑州最高端、最深刻的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提炼和优势的概括。

我们知道,郑州拥有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6000年的大河村文化、5000年的黄帝史诗、3600年的商城文明,从夏商周到先秦汉唐,历经宋元明清到新中国的建立,中华文明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与人物都在郑州留下了清晰的印记。尤其是轩辕黄帝在新郑出生并建政立业,这是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从此中华文明就有了原生态的起点和标志。在黄帝故里举办拜祖大典,是黄河文化、中华文明身份的确认,是中华文明合法性、合理性的阐释。

因此,黄帝故里是郑州乃至河南文化、河南文旅的一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王牌。而且,中华根、民族魂的代表性标志地,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的龙头。因此郑州的古都建设要明确树立两个意识,即文明历史传承血脉的“根部意识”,民族意识形态魂脉的“头部意识”。

黄帝是黄河、黄土地、黄皮肤的首席代言人。黄帝文化的核心,一是以统一古代氏族部落和建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制度,解决了华夏民族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现实工具问题;二是以血缘、姓氏解决了中华民族的信仰和纽带的历史传承问题。

黄帝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积攒下的一笔宝贵财富,它一方面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资借鉴的标的。习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可以说,郑州是中国唯一文化谱系完整的古都城市。这么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标志,是郑州文化崛起的底蕴与基础。因此,重新认识郑州,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龙头,打出打大王牌,是郑州文化崛起赢得相匹配地位的关键。

二、重新定义古都郑州

定义古都,首先要明晰古都的精神标志即古都的信仰。做古都城市文化开发,信仰是绕不过去的。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这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立足点所在。信仰的缺失,会造成城市精神的迷茫与混淆。如果没有信仰,城市精神的表述将会是市场级的手段和含混的目标。而古都城市建设需要的是信仰级的目标。

严格来说,全国各古都城市对这种文化信仰的思想准备是不够的。以近期一些古都城市的文化开发项目来看,文化项目都是把近现代艺术、科技作为落脚点,或者可称其为文化驿站。所谓的文化项目是贴着文化标签的近现代艺术与科技的“化装舞会”。典型的文化项目有“码头”,文化开发无“源头”。虽然也挂上了一个历史文化标签,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历史文化的内涵和脚印。

仅以八大古都为例,我认为目前八大古都城市定位的“气局观”是有所不同的。

北京主气局是帝王之气(含狂野之气),北京“官方”的城市精神表述是: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南京主气局是富贵之气(含粉黛之气),南京“官方”的城市精神表述是: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

西安主气局是殿堂之气(含村野之气),西安“官方”的城市精神表述是:承古开新、开放包容、勤奋进取、文明诚信。

洛阳主气局是庄严之气(含灵异之气),洛阳“官方”的城市精神表述是:包容开放、创业创新、实干争先、负重奋进。

杭州主气局是山林之气(含闺阁之气),杭州“官方”的城市精神表述是:精致、和谐、大气、开放。

安阳主气局是高迈之气(含旷野之气),安阳“官方”的城市精神表述是:文明和谐、创新超越。

开封主气局是市井之气(主气局本应为士夫之气),开封“官方”的城市精神表述是:暂无。这里所说的“市井之气”不是贬义。它是指产生于街区小巷、带有商业倾向、通俗浅近、充满变幻的一种市民文化。

郑州主气局是圣雄之气(含宽厚之气),郑州“官方”的城市精神表述是:博大、开放、创新、和谐。

习近平指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习近平阐明了中华文明、中国特色与我们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紧密关系:“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古都建设,首先要回答其精神标志、历史传承、当代价值是什么?目前国内八大古都,“官方”对城市精神的概括,普遍关注历史不够,展望未来有余。八大古都开发的现实也是大同小异,即八大古都的开发定位,目标是市场级的多,目标是信仰级的少。看看八大古都官方的城市精神表述,很难找出其历史与人文的差异化,更没有意识形态信仰的高瞻。

习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文化要注意发掘和利用,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解决郑州古都城市定位问题,要围绕“山河祖国、古今辉映”,在树立信仰的基础上,找准支点、突破点、兴奋点。郑州定位要在黄河文化、黄帝文化、祖根文化的基础上打好“圣雄之风”这张牌。

郑州古都城市的文化继承与建设的概念不能局限于商都。郑州是从河洛古城、到夏都、再到商都,中国历史上唯一流脉清晰、连续不断的早期古都城市。其城市精神和信仰更是开创并引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化历程的黄帝文化、黄帝精神。这也是其他七大古都不具备的文化底蕴与优势。

三、创新开发古都郑州

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不能满足于表面化的操作和宣传,要走进深水区。在讲明道理的同时,还要上升到原理、哲理的维度,用习近平宣传阐述中国特色的“四个讲清楚”,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

创新首先要有新的方针和路径,我们对郑州古都城市建设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的新建议,表现在 “寻根、朝圣、领世、致远”这八字方针上。

习总书记强调,要守正创新,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这就是在文化继承和政治继承基础上的有所作为。郑州这座古都与其他七大古都的最大不同是,都在进行形而下的文化继承的同时,郑州更多的是形而上的文化继承。郑州的古都城市建设要继承的东西很多,重中之重是要搞清楚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独存的黄帝文化,其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何提炼和弘扬?

每年农历三月三官方组织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每年拜祖的高潮,这是郑州的古都城市建设非常好的载体和平台,但不是全部。尤其是在全民拜祖、常态拜祖的手段和工具上,要跳出大典说拜祖,跨越时空说乡愁。这些都需要基础硬件的呼应。一般性地来故里拜祖是回忆乡愁,我们还要在拜祖中打造新的乡愁,即个人的乡愁和全体炎黄子孙的乡愁。把以往半个小时走马观花的拜祖,转变成招得来、留得住、住得下、玩得好、还想来(带人来)的全民族朝圣活动。

建议站在新时代,运用新科技,研发新文创,导入新文旅,开立新模式,营造新乡愁。

文化提升的顶层设计、战略布局和落地实施的战术动作,不宜仅满足于大而化之加散点平摊。大而化之的规划已经做的很多了。要聚焦突破口,抓住龙头,举旗亮相。

在郑州的古都城市建设的策划与实施工程上,要充分发挥、调动郑州各级党政领导的意志、资本的力量和先进工具的运用。围绕龙头打出牵一发动全身的大王牌,是郑州在新时代政治担当、经济担当和文化担当的最好表达。

这是一次多赢的历史机遇。希望郑州古都城市文化开发成为一面旗帜。希望把郑州打造成传统文化活动的基地,祖根文化的领地,朝圣文化的圣地,乡愁文化的属地。

相信郑州古都城市文化建设,高举传承民族生存和发展模式、开创新时代古都城市文化生态的大旗,大有文章可做,有大文章可做。

(作者:黄海涛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黄帝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