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科技可以成为未来的“大疆”吗?

创业者李孟 2025-04-27 01:02:05

你觉得宇树科技的技术、知识产权、商业化前景是否可以成为中国未来的大疆?最近师兄告诉我中国已经有公司准备将大狗机器人运用于电站的安全巡检,用于对无人机无法通过的复杂场景进行设备探查。我内心持怀疑态度,现在中国四足机器人的工业应用能够说得那么轻而易举吗?波士顿大狗也才在一年前有电站巡检的案例。于是我重新关注了宇树科技,早在三年前,我就了解过这家初创公司,那时候做出来的产品说实话很像一只玩具狗,三年后再次关注,发现技术进步相当之大,更重要是他们把机器人的价格压到了5000刀一下,给世界很多高校机构企业提供了相当便宜的研究平台。这让我想起来大疆,所以想知道这家公司是否能够成为未来的大疆?

我觉得不一定,因为要成为未来的大疆,取决于宇树科技在机器人这个赛道是否有足够领先的技术,有独家能够独领风骚的知识产权,在商业领域有绝对的优势和卖点做到无可替代!最近北京的一次机器人马拉松也许告诉了我们一些答案,那就在中国做机器人产品的企业挺多的,也有一些企业的产品很优秀,甚至超越宇树科技!虽然央视很宠爱她,虽然作为杭州四小龙,让他很火。但能够守住这一份荣誉,还是需要过硬的技术!

但大疆却通过自己领先的技术,也专业的领域的知识产权,在无人机领域赢得了市场地位,因为很多人跟不上。甚至美国想要禁止售卖,都无法禁止,因为这个产品在一些行业和工作中,还挺刚需的!大疆在公安、消防、农业、摄影摄像、勘探、线路检测、电路电车等等!

不过我让AI给梳理了下资料,它给的答案是,宇树科技是有这样的潜力的。从技术方面来说:

宇树科技自主研发的关节电机技术、实时运动规划算法及AI驱动的动态平衡系统已获得中美欧等多国专利认证,并在2025年蛇年春晚的群体表演中展示了毫米级同步精度和多模态交互能力。其四足机器人(如B1系列)具备全地形适应能力(如斜坡、雪地、碎石路面)、IP66防护等级、自主充电功能,且搭载3D激光雷达和热成像双光谱云台,可应用于电力巡检、工业安防等复杂场景。相比波士顿动力的Spot(2020年首次用于挪威油田巡检),宇树的B1机器人已在2025年实现订单量同比增长220%,并与特斯拉、西门子等企业达成供应链合作。

而且宇树科技的技术在迭代的速度上、成本上也是非常占据优势的。宇树通过核心电机技术的模块化设计和规模化生产,将消费级四足机器人(如Go2)价格压至2800美元,远低于波士顿动力Spot的7.45万美元,极大降低了高校和企业的研究门槛。同时,其工业级产品(如B1)通过AI算法优化巡检效率,已在欧美2000余所高校和能源、建筑行业落地,市占率达68%。

在知识产权和专利方面,他在机器领域也有绝对的权威,截至2025年,宇树累计申请专利超百项,仿生关节驱动技术获IEEE年度技术创新奖,并入选《机器人商业评论》年度创新企业榜单。其技术方案还通过IEEE国际认证,奠定了在运动控制领域的权威性。

在开发者生态与开放性方面,宇树为开发者提供开放式SDK(如Go2支持二次开发),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基于其平台进行应用创新,类似大疆早期通过开发者社区构建生态的模式。其教育版机器人已进入斯坦福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顶尖高校实验室,形成技术扩散效应。

而在商业领域,宇树科技从消费级到工业级的多维布局,还实现了全球化的布局。

宇树通过亚马逊、独立站及海外仓覆盖北美、欧洲、亚洲市场,50%的销售额来自海外客户,独立站访问量单月增长136.64%19。其产品线涵盖消费级、工业级、人形机器人及机械臂,形成多元收入结构。在电力巡检领域,宇树的B1机器人已实现全自主巡检、数据实时回传及报告自动生成,解决了无人机在复杂地形下的局限性6。2025年第一季度,工业巡检机器人订单同比增长220%,与特斯拉、西门子的合作进一步验证了其技术可靠性。

2023年推出的H1人形机器人已量产交付,并垄断美国高校实验室市场;增强版G1以9.9万元的低价切入服务机器人领域,未来或复制消费级市场的成功路径。

但市场是多变的,没有绝对的永恒,从现在的表现来看宇树科技在四足机器人领域已展现出“类大疆”的潜质,尤其在成本控制、全球化布局和技术迭代速度上具备优势。若能在工业级市场持续深耕、突破人形机器人量产瓶颈,并应对好国际竞争与政策风险,有望成为全球智能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然而,其能否复制大疆的全面成功,仍需时间验证技术落地深度与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毕竟在马拉松赛跑的时候,这款机器人(非官方人员操作)取得的层级并不是很理想。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0 阅读:47

创业者李孟

简介:一起聊互联网创业、互联网科技资讯以及科技营销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