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手机厂商小米、vivo、oppo、魅族等等不联合起来搞一个自己的手机系统?而是要用美国的安卓系统
也许不用搞联合起来搞开源手机系统,因为开源鸿蒙就可以选择!之前我也聊过这个话题,现如今选择安卓,是因为习惯了,也没有闹僵到哪一步。而且最关键的是如果国产手机集体都不选安卓系统了,可能会遭到一些国家方面的干预,可能会在其他的配件、芯片、镜头等方面就无法获得支持,那就影响很大了!毕竟一些国家很疯狂!
而且联合搞也好,还是集体的底层系统迁移,这个都需要一个过程,就像华为打造鸿蒙也花费了恩多时间。现如今选择安卓还是有好处的, 因为打造系统容易,要打造完整的软件和硬件生态太难搞了,安卓现成的“饭”更香。华为打造的鸿蒙现在在软件生态还没有完全成熟,有一些用户买了全新鸿蒙系统,都很难得到完整的需求支持!
但安卓系统经过十几年发展,拥有全球最大的应用生态(比如微信、支付宝、抖音等),用户习惯已经形成。如果厂商联合开发新系统,需要从头吸引开发者适配应用,难度极大。例如,华为鸿蒙用了近5年时间才让部分主流应用适配原生鸿蒙,而其他厂商可能没这个耐心和资源。
何况安卓是开源系统,厂商可以免费使用并定制(比如小米的澎湃OS、OPPO的ColorOS),省去了开发底层系统的巨额成本。如果联合搞新系统,研发投入巨大,还可能面临兼容性问题。现如今华为还在解决兼容问题呢。
其实按照现如今的竞争状态来说,各大手机厂商很难联合的,除了一些互联联盟,其实很多都是有竞争关系的!小米、OPPO、vivo等厂商在市场上是直接竞争对手,联合开发系统需要统一技术路线和利益分配,操作难度高。比如,小米的澎湃OS和vivo的蓝河OS定位不同,小米强调“人车家生态”,vivo主打AI大模型,合作反而可能限制各自的创新方向。
我们也发现了,近年来,厂商纷纷推出自研系统(如鸿蒙、澎湃、magicOS、ColorOS、OriginOS),更多是为了提升品牌形象和高端市场竞争力,而不是真的想替代安卓。但很明显各大手机厂商参与到安卓的底层越来越深了,其实已经在不断让安卓变得越来越好!
从技术角度来说,单独开发一个底层系统门槛还是非常高的。开发一个真正独立的操作系统需要从内核、编译器到生态全面自研,技术难度极高。例如,华为鸿蒙NEXT完全抛弃安卓代码后,需要重新适配上万款应用,成本巨大。其他厂商若联合开发,可能因技术实力不足而失败。
再加上安卓兼容各种硬件(从低端到旗舰),而新系统需重新适配不同厂商的芯片、摄像头等硬件,协调难度大。比如联发科和高通的芯片优化策略不同,统一系统可能“吃力不讨好”。
从价值意义上来说,短期没必要,长期看趋势;一方面、安卓还能用,没必要“掀桌子”:目前安卓系统仍能满足厂商需求,且谷歌对安卓的控制并不像苹果iOS那样封闭。厂商更倾向于在安卓基础上做差异化(比如AI功能),而不是另起炉灶。另外一方面、未来可能走向“多系统并存”:华为鸿蒙、安卓等系统如果生态成熟,可能会形成融合的局面,但短期内联合的可能性低。
所以总得来说,中国厂商不联合搞系统,本质上是因为安卓还能用,自研系统更有利于品牌高端化,而联合开发成本高、风险大。不过,随着鸿蒙等系统逐步成熟,未来国产系统可能会形成类似安卓的开放联盟,但前提是生态足够强大,让厂商看到“抱团”比“单打独斗”更划算。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他们都是相互拆台,谁也不服谁
都是竞争对手,谁都不服谁
没出息,看你这标题就没多少文化。再打造个安卓,这个主意难道不丢人。
安卓的分辨率等不支持三折屏,没鸿蒙玩得溜
美国:骁龙芯片还要不要?不要就可以联合打造一个系统[得瑟]
那些叫Ui的才是真实,还各个都叫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