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重庆的广袤田野上,一场关乎农民、农业、农村的深刻变革正悄然发生。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牵头推进的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2024年,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不仅超额完成“三位一体”改革的年度目标,且在构建为农服务新体系、探索强农惠农富农新模式、重塑农业产业新链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省级优胜单位一等奖,排名全国第七、西部第一。
过去一年,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挂图作战、打表推进,圆满完成各项年度目标,改革成效亮点频出。
新体系:为农服务的“高速路”
在重庆,一个全新的为农服务网络正逐渐成型。市供销合作社牵头,打造了市级、区县、乡镇三级为农服务中心,与农村综合服务社紧密相连,形成了上下贯通的服务体系。
这不仅是一个服务网络,更是一条为农服务的“高速路”,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从生产资料供应到农产品销售的一站式服务。2024年,全市组建农合联229个,建设为农服务中心114个,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1675个,这些数字背后,是农民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

新模式:农民增收的“金钥匙”
“三位一体”改革探索出了一条组织农民、发展农业、服务农村的新模式。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行“服务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组织形式,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年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专业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服务主体1802家。这不仅让农民在生产中有了更强的支撑,更在市场中有了更大的话语权,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钥匙”,推动了产业发展和强村富民。
新链条:农业产业的“智慧脑”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重庆“三位一体”改革的鲜明特色。以“村村旺农服通”为主体的农事服务“一张网”,让农业社会化服务变得更加智能高效。从农资保供到农技服务,从需求对接到成效评估,每一个环节都通过数字化平台精准管理。
AI庄稼医院的试点推广,让农民在家就能得到专业的农技诊断。这一新链条的重塑,为农业产业装上了“智慧脑”,让农业生产更加科学、精准。

新经验:全国推广的“重庆样本”
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舞台上,重庆多次分享“三位一体”改革的经验。从创新驱动的农业生产服务,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供应链建设,从基层社为农服务能力的提升,到社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重庆的多项经验做法获得全国性肯定和推广。
《关于全国供销合作社农资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获得批示,要求全系统推广重庆的经验做法。这些“重庆样本”,为全国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模式。
新展望:持续发力改革步伐不停歇
2025年,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将继续发力,新组建100个乡镇农合联,发展3000个农合联会员,建设39个乡镇为农服务中心,培育一批服务主体,整合服务资源,推进合作事项,完善保障政策,形成更多改革经验。他们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推动“三位一体”改革向纵深发展,为重庆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让乡村振兴的画卷在巴渝大地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