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政府推出的 500 万美元移民 “金卡” 的政策引发了广泛热议。有趣的是,当我们深入探究这一政策时,会发现它与中国历史上的捐纳制度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先看美国的移民 “金卡” 政策。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25年4月3日称,预计未来几周将发放“金卡”签证。4月10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将在一周内开始发放“金卡”。这一 “金卡” 不会直接给予购买者美国公民身份,但却能赋予同 “绿卡” 一样的权利,并且包含获得美国公民身份的途径。美国政府表示,这款 “高价版绿卡” 将吸引更多高净值的就业创造者,同时有助于减少美国财政赤字。

美国街头1
美国财政部财政数据网站显示,美国联邦政府目前的债务总额高达 36.22 万亿美元,2025 财年前 5 个月(2024 年 10 月至 2025 年 2 月)联邦财政赤字接近 1.147 万亿美元 。“债台高筑” 的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出售 “金卡”,让这些买卡的有钱人帮忙还债。特朗普曾表示,如果能卖出 1000 万张美国移民 “金卡”,就能还清美国国债,甚至还能多赚到 15 万亿美元。
再回顾中国历史上的捐纳制度。捐纳,又叫赀选、开纳,有时也称捐输、捐例,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卖官鬻爵。它通常由政府拟定条例,定出价格,公开出售,并成为制度。捐纳开办由来已久,早在秦汉时就已出现。

清朝末年的贫苦百姓
公元前 243 年,因蝗灾,秦始皇嬴政令 “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 。西汉文帝从晁错之言,令民纳粟边陲,可得上造、五大夫等爵位。汉武帝时,令 “吏得入谷补官”,“令民得入粟补吏” 。
到了清代,捐纳制度更是发展完备。清代的捐纳制度和科举制度互相补充,一部分人通过科举考试做官,一部分人通过捐纳制度做官,也有很多人就是用钱买一个身份。
从目的上看,美国的 “金卡” 政策和中国古代的捐纳制度都有着缓解财政压力的考量。美国政府面临着巨额的财政赤字,希望通过出售 “金卡” 吸纳高净值人群的资金来充实财政。而中国古代每逢军兴、河工或灾荒,统治者多推行捐纳制度,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如秦汉时期在面临灾荒等情况时,通过卖爵来获取财政支持;清代在战争、治水等需要大量资金时,也依靠捐纳制度来充盈国库 。

美国街头2
在实施方式上,二者都有明确的价格设定。美国的移民 “金卡” 明确标价 500 万美元,只要符合资金要求,就有机会获得相应权益。中国古代的捐纳制度同样明码标价,不同官职对应不同价位,捐纳者根据自身财力选择相应的官职或虚衔 。
然而,这两种制度也都带来了一些问题。美国的 “金卡” 政策存在效力问题,没有国会授权,其能否兑现 “绿卡权利” 和 “入籍途径” 存在不确定性,有法律人士分析 “金卡” 更像是经由总统令创造的 “假释” 身份,持有者随时可能被后续政府驱逐。

美国街头3
中国古代的捐纳制度也弊端丛生,在财政上,虽然短期内能缓解财政压力,但从长远看是饮鸩止渴,后患无穷;在文化上,使得斯文扫地;在吏治上,导致贪污腐败现象滋生;在政治上,丧失民心。
总之,中国历史上的捐纳制度无一例外的动摇了政权的根基,为政权的倒台奠定了基础。
美国 500 万美元移民 “金卡” 的政策与中国历史上的捐纳制度在诸多方面有着相似性。
毫无疑问,美国的移民“金卡”必将动摇美国政府的根基,也将为美国政府的垮台奠定基础。
“金卡”能否卖出,能卖出多少,都改变不了美国政府彻底破产的命运。
如果您觉得本人文章值得一读,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成为粉丝即可看到本人的往期文章,如果能将本文转发到您的微信朋友圈或微信群就是对本人的最大支持!您的支持是我写作的动力。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