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于用人之时杀杨修,真的只是“鸡肋”惹祸?

历史新视野 2024-09-23 09:01:37

杨修,生于公元 175 年,卒于 219 年,字德祖,来自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在东汉末期,他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文学家,其父为太尉杨彪。杨修以其渊博的学识而著称。建安年间,他被推举为孝廉,担任郎中一职,后来成为汉相曹操的主簿。

杨修出身于世家望族,《后汉书》中记载,从杨震到杨彪,四代人都担任太尉之职。杨震正是那个因“四知”拒贿(天知神知你知我知)而闻名的人物,以清廉之名彪炳史册。所以,凭借着官宦世家的背景以及自身的才略名气,杨修顺利地跻身于曹氏政治集团,成为曹操的幕僚,同时也是曹植的至交好友。在封建社会门阀制度的大背景下,这一情况并不令人感到奇怪。这既展现了曹操招揽人才的姿态,也成全了杨修世袭名门的梦想。 然而,这位汉末名士、精英人才,他的情商究竟如何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情商。情商是近年来从西方引入的一个新概念,并且逐渐被国人所接受。简单来说,如果智商代表着一个人的聪明程度,那么情商则代表一个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其核心要点在于自我控制能力。杨修所面对的是诡计多端、阴险歹毒的曹操,如何处理与自己顶头上司曹操的关系,自然成为他的首要任务。

那么,在他与曹操的交往过程中,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又表现如何呢? 先来看“活”字谜事件。曹操命人建造了一座花园,建成之后亲自前去检查,却不发表任何褒贬之词,只是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便离开了,这无疑是打了一个哑谜。工匠们完全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丞相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正当他们左右为难之际,杨修揭开了谜底:“门”内添“活”,乃是“阔”字,丞相嫌门太小了。众人恍然大悟,立刻进行扩建,曹操果然满意。但曹操得知是杨修猜中了谜语,心里却很不痛快。按理说,杨修点明了丞相的用意,曹操应该高兴才对,可为何他会不痛快呢?在我看来,曹操打这个哑谜,无非是想展现自己的才智,彰显领导的深沉。工匠们猜不出来,肯定会前来讨教,到那时曹操便可以欣然道出谜底。没想到,这个“风头”却被杨修抢了去,他又怎么会高兴呢!

接着是分食“一盒酥”事件。曹操收到塞外赠送的一盒酥,便亲自在盒子上写下“一合酥”三个字,放在案头。杨修看到后,自作主张地和同事们分而食之,还自作聪明地解释道:盒子上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岂敢违抗丞相之命呢?曹操虽然一笑置之,但内心却极其反感。吃掉一盒酥事小,不把领导放在眼里事大,卖弄小聪明更是让人生厌。由此可见,曹杨二人的关系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

再看揭穿“梦中杀人”事件。曹操为人奸诈多疑,担心遭人暗算,于是声称自己好梦中杀人。果然有一天晚上,曹操的被子掉了,侍卫替他盖被时,他一跃而起,杀了侍卫,然后倒头便睡。天亮后,曹操假装不知,厚葬了侍卫,还痛哭了一场。按理说,这是曹操的阴谋,也是他的个人隐私,最怕被人识破。然而,极不明智的杨修,却在大庭广众之下揭穿了上司的诡计,说“丞相不在梦中,君实在梦中耳”,让曹操虚伪残忍的一面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使领导颜面尽失,声誉扫地。难怪曹操对他十分憎恨,两人的关系出现裂痕也就在所难免了。

还有“密告曹丕”事件。曹操在接班人的问题上甚为苦恼,不知道是立长子曹丕还是三子曹植。曹植喜爱杨修的才华,两人关系十分密切。曹丕秘密请朝歌长吴质帮自己出谋划策,争夺世子之位。为了掩人耳目,将吴质装在大竹筐内,以绢匹的名义载入府中。杨修听到消息后,轻率地向曹操打了小报告。谁知吴质技高一筹,按照老办法,继续用大竹筐装上绢匹,载入府中。曹操派人检查,发现是绢匹,十分生气。聪明过人却又愚昧之至的杨修,自觉不自觉地卷入了兄弟相争的政治斗争。对曹操而言,“手心手背都是肉”,杨修帮助任何一方,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教植杀门吏”事件。曹操想考查两个儿子处理事务的能力,一面令二人出城门,一面密使门吏不放行。曹丕先到,遭阻止而返。曹植按照杨修教的办法,称“吾奉王命,谁敢阻挡”,斩杀了门吏。曹操见曹植办事果敢,甚是欣喜,但得知是杨修所教后,十分愤怒,连曹植也不喜欢了。杨修目无尊长,破坏上司的考查计划,扰乱了视听,于公于私都让曹操无法容忍,上下级关系已经十分紧张。

“替植作答教”事件。曹操曾以军国大事十条询问曹植,植对答如流。曹操很是怀疑,一打听,又是杨修所教。我们在钦佩杨修过人才华的同时,不禁为他捏一把汗,他已深深卷入了领导的家庭纷争中,大祸即将来临。此时曹操已动杀机,只是没有合理的借口。后来终于以违反军纪的理由,堂而皇之地杀掉了杨修。

曹操率领几十万大军攻打蜀国,结果在刘备和诸葛亮面前连吃败仗,只得退守汉江安营扎寨,可粮草又被张飞夺走了。下一步棋到底该怎么走?进攻吧,恐怕还会损兵折将。退兵吧,不远千里兴师动众,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实在没法交待。一天晚上,曹操就这么坐在营帐里左思右想。这时,厨师端了一碗鸡汤进来。曹操拿起筷子想夹块鸡肉,却只夹起一块鸡肋骨来。他夹着这块骨头,若有所思,正巧将军夏侯前来求见:“主公,请问今夜营中口令是什么?”“鸡肋……”曹操仿佛在自言自语。杨修一语道破天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说明曹操把蜀国比作鸡肋,他内心已经萌生退意啊。”曹操这边喝完鸡汤,听到外面的士兵都在吵吵嚷嚷:“快收拾,总算要撤退了。”“唉,这次出兵真是处处不顺啊,还是早点回家好。”“是啊,真是无心恋战了。”“你们……你们这是在干什么?是谁命令你们收拾行李的?难道要当逃兵?”曹操冲出来追查,众人只好实话实说了。又是杨修!曹操看到眼前的局面,气得差点吐血:“杨修!你这是编造谎言,蛊惑军心!唉,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曹操回忆起杨修的所作所为,总是没有他不知道的事,尤其是这一次,泄露机密,涣散人心,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打仗可不是脑筋急转弯,曹操恨恨地说:“依照军法,斩!”

杨修生前担任主簿一职。主簿是中国古代官职名称,属于文官。此官职大概开始于汉朝,主管文书簿籍及印鉴,即起草一些文件、管理档案、以及权利各种印章等,大致相当于现代的秘书一职。中央机关及郡县官署均置此官,以典领文书,办理事务。县的主簿地位仅次于功曹,为门下亲近吏之长。魏晋以后,统兵开府之大臣幕府中,主簿为重要僚属,参与机要,总领府事。

三国时期魏国的杨修就曾经担任此职,见于曹操征西蜀刘备时‘鸡肋’的典故。唐宋以后各官署及州县仍有此职,职权渐轻。明清各卿寺亦有设主簿的,或称典簿。外官,则设于知县之下,与县丞同为佐官,有时也省并。在今天来说,当时的主簿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一职。坦率地讲,从秘书学的角度看,杨修根本不了解秘书工作的性质,虽才华出众,却不具备领导人秘书和与上司相处的素质,因此难免遭杀身之祸。

纵观杨修处理与曹操关系时的种种表现,无不凸显出很差的自控能力:目中无人,爱耍小聪明,狂妄自大,揭露领导隐私,感情用事,轻率大意,干涉上司家务事,破坏考试纪律等。退一步来说,杨修即使生活在当代,遇上不是曹操那样阴险狠毒的上司,以他的处世之道,恐怕也落个卷铺盖走人的下场。于是,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杨修死于低情商。当然,曹操杀死杨修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他不想让曹植与曹丕相互残杀、两败俱伤。

0 阅读:10
评论列表
  • 2024-09-23 20:20

    干涉立储了,他帮曹植,曹植败了,他肯定玩完[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

历史新视野

简介:以新的视角、解读历史,突破传统历史观念和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