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视在拉美影响力有限
拉美地区的电视产业发展一直受美国和欧洲等国家的影响。尤其是其近邻美国,多年来一直在多方面强化在该地区的各种影响力,其中也包含传媒方面。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显示,在拉美各频道播放的节目有一半以上来自美国。
在新兴媒体等领域,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在拉美的影响有着更强的竞争力。
除了美国传媒机构之外,欧洲传媒公司也一直致力于进入拉美市场,尤其是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对拉美电视产业进行大力开发。
同时,拉丁美洲电视技术的发展更倾向于依赖发达国家,相对于亚洲其他国家而言,日本对该地区多个国家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影响较大。
中国在电视技术方面起步较晚,在拉美的影响渗透力不及欧美、日本等国家。
近年来,虽然中国同拉美国家在影视方面的交流愈发深入,但部分拉美国家依然将电影电视作品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手段之一。
大多数国家为保护本国文化产业会采取文化保护的政策,并对此做出一系列的应对措施,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我国影视作品在拉美地区的传播。
中拉影视交流覆盖面窄
目前,中拉之间电影电视等媒体的交流和沟通依然面临一些问题。
虽然近年来随着中拉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我国同拉美国家部分官方媒体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但包含的国家和地区仍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受众群体的年龄和阶层相对单一固定。
以《楚乔传》为例,通过对受众的分析得知,选择看该剧的女性观众多于男性,年龄分布上也主要集中在20至30岁的年龄区间,保持有看中国剧的习惯或能够主动选择收看古装剧作品的拉美观众仍然有限。
拉美地区观众在影视剧作品的选择上一直倾向综艺娱乐类和电视连续剧。
虽然我国各大电视台出品的的真人秀等综艺节目十分受欢迎,但这类节目的受众往往是国内观众,无法使拉美观众产生共鸣。
拉美电视台自制出品的电视剧质量良莠不齐,大部分的制作水平还无法与美日韩和中国的本土电视剧相媲美,而韩剧在古巴、秘鲁等拉美国家成功播放并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所以拉美国家的电视台对于东亚地区电视剧的接受程度更高,因此也更愿意选择播放亚洲国家的电视剧。
这就要求中国电视剧作品在拉美地区需要与韩国、日本等国的电视剧进行竞争。
在电视节目的选题上,相比古代题材的电视节目,拉美观众对于表现当代中国城市生活的时尚类题材电视节目更感兴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电视剧在拉美的受众群。
译制周期久
如果将中国的古装剧等影视作品发行到海外,就必须要先由国外一方购买版权,再通过专门的出版社和电视台对其进行翻译制作并发行。
这种传播方式最大的缺点是很容易在传播过程中造成国内外播放的间隔太长,从而导致作品的热度降低。
发行至拉美国家的《楚乔传》、《琅琊榜》在当地电视台播出时选择了与海外合作伙伴联合推广的方式,两部古装剧在播出前均先进行了西语配音等本土化制作工作,而这一过程持续了两年多。
这在无形中消磨了拉美受众群体对影视剧的热情,致使影视剧的传播效果大大降低。
紧跟国家政策引导
21世纪初期,国内电视剧的产出迅速增长,随着全球一体化及国际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中国电视剧对外输出的能力也随之变化。
中国广播影视的出口问题第一次被提上日程是在2001年《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颁布之后。
2007年,为了“提高文化软实力”,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民族文化产业的政策。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的不断调整,中国电视剧的产业化已趋于平稳,“一带一路”背景下影视公司和电视台等机构也积极参与到影视行业的国际化进程中,积极开展影视企业间的协作,推动中国与拉美各国在影视作品对外输出方面的协作,推动中国各题材影视作品的海外走向,为国家各类影视作品在拉美等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影视集团紧跟国家政策,在紧密合作的基础上,拓宽了与海外观众的交流渠道,提升了中国电视剧的国际影响力,为推动拉美地区的古装剧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此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也对国内影视作品“走出国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广电总局为国内电视剧的翻译和配音提供了一系列的支持,比如“丝绸之路视听工程”和“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等,用来积极开展目标国家的本土化译配,并在国外大力宣传。
紧跟国家相关政策才能更好的把握影视剧出口机遇,提高影视作品的竞争力。
精准定位拉美市场
尽管“拉丁美洲”这个术语有很强的文化气息,但它并不表示在这个地区的文化是统一的,拉美文化因各种历史及社会原因而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由于拉丁美洲地区的特殊性以及文化共性,中国历来容易忽视其组成单位而把该地区整合成一个大的整体。
因此,只有找出与对方文化的共通性,才能站在对方的视角理解他们的喜好元素和价值取向,并将文化差异导致的不同行为方式相匹配,从而顺利地进行影视剧文化的传播。
国产影视剧在拉美地区发行首先要对当地有精准的定位,了解当地市场及目标受众的需求,并有意识的寻找传播过程中主客体之间共同的文化特性,毕竟这也是影响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
日本的动漫制作精良,他们将客观的现实融入到了主的幻想之中,这与拉美地区的魔幻现实主义极为相似,将虚幻和真实融合在一起,或许是日本动漫能够被拉美地区民众所熟识的原因。
慈文传媒的发行部门负责人表示,相较于青春题材和时尚类剧情,国产古装剧在国外市场最容易受到青睐,谍战类的剧情则是垫底。
因为古装剧本身就带充满了东方色彩,观众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中国文化,所以古代剧一直很受国外市场的欢迎,而在国外有相当数量的中国观众,也通过时尚剧和年代剧去了解当前的形势,感受社会的发展。
然而,影视剧作品不能进行“流水线式”生产,因此,任何一部影视剧作品,在国内外的传播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比如,就剧情而言,非洲观众一般都喜欢看一些轻松幽默的剧情,而那些情节紧凑,剧情走向复杂的犯罪题材类电视剧就有可能很难在当地市场传播开来。
从观众的审美倾向来看,国内“小鲜肉”等明星风靡日韩等东亚国家,但新加坡等东南亚市场对此并不是很感冒。
至于文化冲突,北美人往往很难理解关于夫妻和孩子之间家长里短的故事。
就影视作品发行而言,目前我国电视剧市场基本以制片为主,中间商或者发行商在该过程中参与度较低。
且在国内发卖空间呈现缩小的趋势,才将新的关注点转移到海外市场。不可否认海外市场依然有较大的空间,但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适应本土的视频网站或客户端,在本土市场对中国影视剧的敏感度还有待考究。
与欧美、日韩影视剧在国内市场不同的是,中国影视剧在对外传播过程中,仍需要我方主动宣传。
影视剧海外发行的过程与在国内市场的传播不同,它要求发行方根据不同的渠道整合相对应的资源,面对不同地区对中国文化的审美选择和敏感度,有针对性地将国产内容推广到海外。
结合当地文化环境合理选剧
目前中国影视剧已经“走出去”,但是并没有同步对目标市场和目标受众的研究。
以拉美地区为例,观众分布在哪些国家、分布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哪些是中国影视剧的目标人群,都需要进行对比分析,才能在剧本选择和作品推广中目标更加明确,使中国影视剧海外传播达到预期效果。
拉美电视电影文化源远流长,在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中已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大多数拉美人的日常生活中,电视连续剧已经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分析,女性群体是拉美观众的主要群体,其中家庭主妇更是受众群体的主力军。因此,为了确保影视剧有效传播,编剧在创作的时候需要充分解读女性群体,特别是家庭主妇群体的所想所需,把这一群体的喜好摆在第一位。
由此可以看出,拉美民众对电视连续剧的热爱已经与他们的当代生活紧密相连,而他们对电视连续剧的接受度也远高于其它国家。
独特的中国文化必须符合拉美受众的需要和期望,这样才能使拉美观众在观剧中代入角色并产生共鸣,产生正面的影响。
曾有调研报告显示,位于南美洲的阿根廷、秘鲁、智利、乌拉圭等都是土耳其电视剧的重要输出目的地。
土耳其与拉美国家有着相似的家庭观及人生观,是土耳其电视剧能够在拉美地区走红的主要原因。
相较于夸张的欧美剧,土耳其电视剧在处理男女关系上的保守态度,对自由的追求和肢体张力的表现度等方面也更贴合拉美受众的心理变化,优良的电视剧品质、华丽的演员阵容等都是土耳其电视剧在拉美市场立足的保障。
优质的影视剧剧想要传播至拉美西语国家不仅需要成熟的渠道,优质的平台,翻译人才更是不可或缺。
如何既保留中华传统文化的韵味,又能让拉美西语国家观众接受并看懂是影视剧海外发行团队必须面对的问题。
古装剧等影视作品在拉美西语国家不能只是简单直接地对外发行,除了对制作质量的严格把关,还要对目标受众的审美特点、文化特征及价值取向等做细致调研,使影视剧作品符合目标市场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是以中国立场为前提,要避免为迎合国外观众而抛弃民族文化内涵的做法。
国产古装剧《甄嬛传》为打入美国市场,将本土化包装交由美国团队处理,不惜层层筛减导致最终该剧以六集的时长呈现给美国观众,这一操作致使电视剧剧情无法衔接,由一部让女主自我成长的宫廷剧变成了一部单纯俗套的“宫廷复仇史”,删减后的剧情抛弃了原剧对人性的呈现,对纯真爱情的追求以及逆境中枯木逢春的价值观。
这也说明了中国古装剧在拉美地区进行传播时要避免为适应当地文化环境而盲目地迎合国外观众的审美习惯这一问题。
要坚定中国立场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兼容,在展示中国特色文化的同时,也要体现出其普世性价值,这是我们在拉美西语国家推广各类影视剧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