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末位淘汰制,实施!

泽祥评教育 2023-09-03 00:14:04

高校专业增减调整屡屡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2023年高考录取工作行将结束,各省市的志愿征集情况透露了专业冷热的变化趋势,麦可思研究近期发布的《“双一流”未录满专业,公布!》文章统计了今年“双一流”院校志愿征集情况,一些往年报考热门专业纷纷上榜。

专业招生情况是高校开展专业调整的重要依据之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上半年表示,过去十年每年专业调整幅度接近5%,调整数量足够多、力度足够大、频度足够高。

可以说,高校专业的结构和质量是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的直接体现。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明确,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这意味着,未来不到两年的时间,每年高校专业调整幅度在10%左右,调整力度直接翻倍。

随着国家《改革方案》的出台,各省也相继出台高校专业调整文件,制定了更加具体也更加严格的规定。

画红线!毕业去向落实率定专业“生死”

7月下旬以来,福建省教育厅先是转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继而发布《关于做好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对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专业优化调整提出了具体要求。

对于本科院校,福建省要求高校制定“一校一案”方案,根据学校定位和办学实际,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分类推进发展。省教育厅高校面向基础学科领域、国家战略必争领域、新兴产业领域、冷门紧缺领域、民生急需领域等增设专业;支持高校升级改造现有专业,深化四新建设,培育交叉融合的新型专业。

同时,省厅严格控制布点较多、规模较大的专业,原则上不再增设专业布点数超过全省本科高校数50%的本科专业。

对于高职院校,福建省教育厅同样强调审慎增设全省布点较多、规模较大的专业,原则上不再增设布点超过20个的高职专业,并明确到2026年,每年对职业院校专业布点调整比例达到10%。

相比本科专业调整计划,福建省教育厅对省内高职专业画下了就业去向落实率“生死线”,其发布的《关于做好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对连续两年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处于末位10%的专业调减或停止招生。

此外,与本科要求一致,高职院校也需要按“一校一案”做好专业发展编制工作,福建省厅特别强调,高校在规划编制前要做好行业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和在校生学情调研,分析论证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定位的契合性、与服务产业结构的适应性、专业与岗位需求的针对性,统筹考虑专业存量消减、增量优化。

高校需要组织相关专家对规划进行充分论证,其中校外同行专家、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专家不少于三分之一。

专业建设,向行业和社会需求看齐

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地方规定,高校专业调整的整体方向都是满足国家、区域产业发展和规划之需。教育部部长曾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就业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要引导高校重点布局社会需求强、就业前景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旺盛的专业,同时又是人才缺口的学科专业。”

教育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增设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生物育种科学、量子信息科学、密码科学与技术、古文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新专业。服务民生建设急需,新增老年学、养老服务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慈善管理等新专业,并扩大了预防医学、护理学、家政学等专业布点规模。服务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增设虚拟现实技术、新能源汽车工程、冰雪运动等新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特色发展,支持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积极开设相关专业。

高校在专业建设方面也积极应对。例如,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从2019年开始开设“多语种国际化卓越外语人才拔尖学生培养实验班项目”,涵盖英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法语、日语、德语等语种,旨在通过语言、历史、文化、外交等领域的学习培养一批专业能力出色、管理能力出众、外语能力出彩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满足国际组织任职要求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需要。

该校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付志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项目就是为了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而进行的专业建设改革。付志明谈道,几年来,结业的学生有的用很短时间就通过了小语种的专业水平测试,有的已进入知名国际组织工作。

2020年年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发布了设置“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通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相继成立集成电路学院。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由原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与电子工程系共建,发挥清华大学多学科优势,聚焦集成电路学科前沿,以学科交叉培养为途径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并培养国家急需人才。

今年7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产业学院传来了新消息,该学院由杭电绍兴校区牵头,联合中芯绍兴、长电绍兴等绍兴当地集成电路龙头企业、“绍芯”实验室等科研院所联合共建。该学院计划于2025年9月办学招生,打造杭电集成电路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培养体系,力争建成为浙江省最具引领力标杆性的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

专业调整,招培就机制还需深化

继续建立并深化高校自身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是专业优化调整的关键。如果说跟随国家战略规划和区域产业发展为专业调整定下了基调,那么招培就联动机制则是从具体操作层面为高校增设削减专业提供了具体信息。

除了前文提及福建省教育厅要求高校开展行企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和在学生学情调研,建立健全招培就联动机制外,四川省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于今夏也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对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两年低于50%的专业点实行黄牌提示,对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三年低于50%的专业点实行红牌提示。

从2021年至今,四川省内的西华大学共计停招了21个本科专业,该校教务处处长蒋珍菊表示,学校制定了《西华大学本科专业结构优化和调整管理办法》,每年持续开展专业综合评价,开展专业结构优化和调整。借助反馈信息,学校淘汰了不合时宜的专业,并新增了社会急需专业,例如该校于今年新增“增材制造工程”专业,以填补社会上3D打印人才的匮乏。

北京林业大学探索开展招培就联动机制已有多年,该校成立了党委书记和校长为组长的就业工作指导小组,统筹推进就业工作。该校与第三方机构长期合作,建立了就业质量评价、就业工作评价和第三方评价为一体的考核评价模式。

分析数据时,该校将毕业生的就业结果与生源地、学科、专业等招生数据和在校生数据相关联,从而归纳出不同生源地学生对专业和未来就业地的偏好,比如某地生源更愿意选择偏理科的专业,某省学生偏爱工科专业等。学校可将数据关联分析结果用于优化招生计划和专业增减等。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教育主管机构或许将对高校招培就机制的建设情况纳入考核。例如,四川省教育厅负责人解读《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时表示,该省将建立新设专业检查评估制度,在新设专业招生的次年和毕业学年组织实施专业评估,评估结论作为新设专业继续招生、暂停招生的依据,具体评估办法已经在制定中。

同时,四川省内高校需建立通报制度,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并将评价和检查结果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考核领导班子、安排招生计划、新增专业备案、重大项目立项和资金支持的重要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福建省教育厅、四川省教育厅等网站.

[2]动真格!教育部优化调整20%专业,高校这样应对挑战!. 麦可思研究公众号,2023-04-09.

[3]十年来,高校专业建设与国家需求同频共振.《中国青年报》,2022-11-07.

1 阅读:257
评论列表
  • 2023-09-03 18:34

    你该以岗位数量比例来优化专业数量与人数,而不是简单的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