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物产丰富,开发程度很低,为什么清政府封禁长达两百余年?

一点儿历史事 2023-08-18 17:33:08

长白山物产丰富,开发程度很低,为什么清政府封禁长达两百余年?

1644年,清军入关之后,没有第一时间接管中原王朝,而是在自己的老根据地修建了一个浩大的工程。

这是一个由柳条编成的“篱笆”,长达两千六百里。

由于它由柳条构成,所以也被称为“柳条边”。

靠着这个长达两千六百里的植物墙,清王朝顺利将长白山地区与内陆隔离开来,并将此地进行了长达两百余年的封禁管理。

长白山到底有什么使得清政府对此地如此重视,并进行了长达两百年的封禁呢?

1.保护民族发源地

就像许多中原王朝建立正统后,神化个人一样,清政府统治者也很会这一套。

在清政府皇族爱新觉罗氏的神话传说中,长白山是他们的“伟大发源地”。

《满洲实录》中,有以下的记载: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长白山(此是指整个长白山脉,不是特定的一座山峰)天池东北约六十里的地方有一座布库里山,布库里山的山脚下有一个叫布库里的湖泊。

有一天,三名美丽绝伦的瑶池仙女自天界而来,望见此地湖水清澈明亮,便结伴来到湖中清洗身体。

这三个仙女是同胞姐妹,大姐叫恩古伦,二姐叫正古伦,小妹叫佛古伦。

一阵嬉戏之后,沐浴完成,三人准备上岸,突然远处飞来一只漂亮的喜鹊,口中衔着一颗朱果。

朱果不偏不倚掉到了佛古伦的衣服上,佛古伦对它十分喜爱,于是便把它含在了嘴里。

不料,在穿衣服的时候,佛古伦不小心把朱果吞进了肚子里。

朱果立刻与佛古伦发生了“化学反应”,佛古伦也发现了自己的变化,于是对她的两位姐姐说:

“我觉得我的肚子十分沉重,不能和两位姐姐一起升天了,怎么办才好呀!”

恩古伦与正古伦望着妹妹说:“我们曾经一起服过仙丹,长生不死,你吞朱果怀孕,这也是命中注定,那就把它生下来,再返回吧。”

不久,佛古伦就生下了一个“聪明绝顶”的孩子。

佛古伦一五一十地把事情告诉他:“天生汝,实令汝为夷国主,可往彼处。”

“汝以爱新觉罗为姓,名布库里雍顺。”

不仅如此,佛古伦还告诉他可以沿江而下并为他准备了一条船,看到他乘船顺流而下后,佛古伦才满足地离开了。

他按照母亲指给他的路线,来到了长白山东南鄂谟辉鄂多理城,于此登岸,当地有三个大姓争斗,他便折柳枝、蒿草为坐具端坐其上,对他们说自己是天女所生,是上天派来调节他们之间的矛盾。

于是,三姓之人拜他为主……后来发生了动乱,其子孙范察被人追杀,躲入一个草窠,就在被追兵发现之时,飞来一只神鹊(应该还是那只喜鹊)落在范察的头上,让那些追杀他的人认为是一节木桩,范察死里逃生,这就是清王朝皇帝的神话始祖。

当然,这个故事在现代人看来就是个笑话,但在当时,这可是清政府“君权神授”的最大证据。

因此,满族人对待自己的发源地——长白山自然也要慎重一些。

2.清政府自信心不足

清朝是一个典型的“入关政权”,因此在建国初期他们并没有信心可以长久统治中原。

为了自保,也为了给自己留个后路,清政府才想着建造这么一个“保底”的工程,免得自己最后落得个无家可归的下场。

而且古人封建迷信思想浓厚,对于风水一说更是尤其看重。

因此清政府自入主中原以来,就一直把长白山看做是自己的“龙脉”。

为了保护自己的“龙兴之地”,也为了防止什么“天地会”等恶意破坏此地,清政府这才将此地视为“封禁地区”。

这个思想在近现代还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著名小说作者金庸先生曾经在作品《鹿鼎记》上写下过这么一个桥段。

反对大清王朝的人将“断龙脉”当作推翻清王朝腐朽统治的重要方法。

在当时那个封建时代,由于生产力极度落后,所以这个说法其实有很大的市场。为了防止这些人得逞,清政府只好给出反制措施,并且将此地进行“封禁”。

3.长白山地区盛产宝物

除了“龙兴之地”以外,长白山地区也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宝地。

这里盛产人参、鹿茸,还有大名鼎鼎的东珠,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为了保证质量,也为了可持续开采,清政府一直都禁止私人开采,特别是东珠,往往仅允许皇室佩戴。

但清朝初期,由于国家混乱、民不聊生,许多人为了生计被迫来到了边关和宽甸地区挖去人参,捕猎野味甚至开采山货,与原住民产生了矛盾。

早在清朝初期,由于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所以除了乾隆皇帝以外,其他几任皇帝大多也持支持意见。

但随着人口的大量流入,许多禁止开采的宝贝也被偷偷开采。

为了进一步鼓励遗民,许多皇帝虽然会对此进行管理,但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唯独乾隆皇帝是个例外,他实行了非常严格的封禁政策。

乾隆一朝不仅彻底封禁了长白山,还对整个东北地区实行了封禁政策,连移民都不再允许进入。

贯穿整个大清王朝,乾隆是实行封禁最彻底的皇帝。

4.“封禁”到底意味着什么?

作为清朝的“龙兴之地”,虽然早期清朝统治者也曾经进行过一些有规模、有组织的移民活动,但大体方向上却还是对此地进行封禁政策。

由于缺乏劳动力,直到近代,东北地区的开发仍是极其有限的。

这些所谓的“封禁政策”极大地限制了东北地区的开发。

虽然现代许多人为“封禁政策”犯案,言明其对当地自然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但不可否认的是,清朝立国之后的两百多年时间里,不仅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地区基本处于原始状态,甚至就连当时还属于我国的库页岛地区开发程度也很低。

因此,当北方沙俄帝国强大起来之后,这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才会不费吹灰之力被他们夺走。

后来日本侵华之所以从东北开始,一方面看中此地丰富的物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此地开发较少。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清政府对整个长白山地区的“封禁政策”是十分失败的。

结语

虽然现代人对“封禁政策”大多不太理解,而且由于它比较“隐秘”,还让人觉得里边大有文章。

但其实,在当时这只是“封建思想”在作怪而已。

清政府虽然严令禁止,却也不能完全将该地与世隔绝,因此“封禁政策”大多针对移民和外族人口,并没有什么伟大可言。

虽然“封禁政策”带来了许多不便,也延误了该地的开发,但这两百多年的“封禁”,确实也使得长白山地区成为了日本侵略以前保存最为完好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战国策》《左传》《春秋》《吕氏春秋》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0 阅读: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