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将士出国门,中国远征军的豪情与悲凉!

沐阳说战争史 2023-10-12 03:53:04

缅甸,地处东南亚一隅,东北与中国相靠,仅隔着一片茫茫无际的缅北丛林。七十多年前,滇缅公路和中印公路横穿缅北丛林,是中国连通印缅两国的重要通道。

也正是因为这两条公路,让这个风光旖旎,宁静神秘,且远离尘世纷争的佛教国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深深地卷入战火,兵连祸结。

1941年,中日战争胶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巨大漩涡把全球搅的天翻地覆,缅甸却依然风平浪静,盟国援助中国的大批物资从缅甸仰光港口上岸,再经滇缅路运往云南,因此,滇缅路上往往车水马龙,格外热闹。

当然,日本方面很快就注意到了这条”援中之路“。

而缅甸,也因为这条路,不可避免的将陷入战火。

缅甸尤其是仰光的平静和繁荣,深深刺痛了日本侵略者敏感的心灵。

1941 年12 月23 日圣诞节前夕,日军首批54 架日本飞机空袭仰光,仰光港内硝烟弥漫,爆炸声震耳欲聋,火光映红水面,码头上堆积着的盟国援华物资烧毁殆尽,堆放弹药的货垛接连爆炸,巨大的火球腾上半空,几分钟内,码头便成为一片火海。

日军偷袭仰光码头,举世震惊,这是继珍珠港事变后,发生在亚洲、太平洋战场上的又一重大事件。

无耻的袭击瘫痪了城市,也中断了滇缅路的交通。

日军认为,中国军队顽强抵抗不肯服输的原因就是因为国外的援助物资不断输入,只有切断作为援华重要通道的仰光港口和滇缅路,才是决定战场的关键。另外,缅甸和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如果一举攻占缅甸,再一路夺取印度,可以彻底肃清英国在亚洲的势力,便可以实现日德意轴心国的全球战略。

日本狼子野心,实在让人震惊。

对坚持抗战的中国来说,缅甸的战略地位当然至关重要。

抗战之初,中国与盟国往来有四个通道,分别是东边的香港,南边的桂越和滇越铁路,西北的新疆,以及西南的滇缅公路。后来香港越南相继陷落,而蒋本人对西北的苏联有所顾忌,因此,西南的滇缅路就成了中国巨人最后一根输血管。

当然滇缅路是中国方面进行修建的,其目的就是为抗战做的准备。

滇缅路是一个完备的运输体系,它北起昆明,南至仰光,包括仰光港、缅甸铁路和滇缅公路。援华物资从海路运抵仰光港,再通过铁路运至缅北的腊戍,在腊戍通过滇缅公路转运昆明。

盟国援华物资,通过这条运输线,源源运入中国。

据统计,从1939 年初至1940 年6月,滇缅公路平均每月运入军用物资约1 万吨。

如此重要的“战场造血路”,日军自然处心积虑的想要切断,1940年,日军占领越南,切断滇越铁路后,专门成立了“滇缅路封锁委员会”。1940 年10 月起,半年时间里,日军共出动飞机四百多架次,轰炸滇缅公路上的桥梁,使滇缅公路多次中断。

于是,为了争夺丛林,保卫这条至关重要的“造血路”,中国不得不远赴缅甸,与日军进行作战,史称滇缅路作战,奔赴千里的军队便是中国远征军!

于是,缅语意为“战争终结”的仰光,自此成为一场新的战争起点。

跨国远征,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更何况,掌控缅甸的还是英国。

中英两国在历史上结怨甚多,鸦片战争的阴影还未消散,高傲的英国人对中国从来都只有蔑视的目光,而中国自然也对英国嗤之以鼻。

即便滇缅路作战,中英两国有共同的敌人,但两国的合作,却还是第一道难关。

1940 年6 月,日本扬言,英国如果继续让美援物资通过滇缅公路运入中国,他们将拿香港和新加坡报复,这把英国吓得够呛。

于是,英国方面不顾中美两国强烈反对,当即便封闭了滇缅路,直到日本人攻下越南,对香港虎视眈眈时,英国人才幡然醒悟,重新开放了滇缅路。

所以从一开始,英国就是个靠不住的同盟者,即便开房了滇缅路,他们还是不断从中克扣物资,大肆捞油水,像是个小偷。

所以对中国来说,为了对付强盗,也不得不与小偷结盟。

英国人不会眼巴巴地让这滇缅路这只金孔雀落入日本之手,而中国更不可能对滇缅公路这条生命线不管不顾。

为了共同的命运和利益,中英两个巨人,终于坐上了谈判桌。

联合英国,共同保卫缅甸,中国政府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极大的热情。1941 年1 月,中国派出军事考察团,考察了同是英国在亚洲殖民地的缅甸、印度、马来西亚,提出了中英共同防御方案。

为应对滇缅路可能出现的危机,同年7 月,中国最精锐的第5 军、第6 军调入云南,并开始组建第66 军。

英国方面无兵可调,只好响应中国的呼吁,英军还派出一批军官来华学习游击战术。

英国人三心二意,骨子里还是瞧不起中国,对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他们有太多的犹豫和顾虑,他们担心中国军队入缅会惊扰他们的殖民地美梦,所以,他们不断地拖延中国军队入缅的时间。

可是,日本人的进攻步伐坚定不移,自1941 年12 月23 日轰炸仰光后,随即展开对缅甸的地面进攻。早已集结在泰国的日军也很快突破泰缅边境,向缅甸南部地区出击,陆上进攻锋芒直指仰光。

火烧眉毛,英国人急了。

1942 年2 月26日,中国远征军终于正式向缅甸进军,投入对日作战的国际战场。

第一批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有十万之众,挥师出征的那一天,场面何等壮观,阵容何等威武,气概何等昂扬。

空中机队巡飞掩护,地面车轮滚滚,上千辆军车,坦克车、拖炮车、弹药车、步兵输送车、救护车、通信车、辎重车,还有协助运兵的英国红头大卡车,犹如钢铁巨龙,沿着滇缅公路,出保山,渡怒江,过龙陵,越芒市,直奔国门畹町。

这支机械化部队,其规模、质量,在中国战争史上是空前的。

而十万远征军的将士们,也皆是军中精锐。尤其第5 军,是中国第一个机械化军,王牌中的王牌,就连英国人都有所耳闻,出征缅甸,英国人专门点了第5 军的将。

可以说,当时中国军队所有能拿出来的现代化武器设备,全部都拿了出来。

滇西,地处国门交界,当地民风淳朴且祟尚武功,老百姓听说中国军队即将出国作战,备受鼓舞,多少年来中国人都是在自己家被野狗咬,如今跨出家门去赶狗,不管将士们还是老百姓,都是满腹豪情。

部队出征的这一天,各族民众闻风而至,围拢到道路两旁,为远征官兵壮行,当地长老还在路口摆香案,垒祭台,由祭师主持,杀牲献祭,给官兵们献上酒和烟,出征官兵见状热血奔涌,斗志昂扬。

进军路上,时时穿出远征军战歌。

中国远征军官兵喝下最后一杯壮行酒,便雄赳赳地跨出国门。

坦克、大炮、汽车,一队接一队,跨过畹町界河大桥,开入缅甸国土。

中国远征军踏入异国,一路风驰电掣,战士们全速南行,异国绝美风光尽收眼底,官兵们甚至都已经忘记,他们并非凯旋,而是迎着枪炮声而去。

对中国远征军来说,缅甸是一个既陌生又充满危机的战场,偏偏中国军队又是一支完全没有国外作战经历的军队。

深入缅甸境内,不断接触到一些令人不安的情形,中国官兵方才明白缅甸原来是一个十分凶险的战场。

缅甸地形复杂,高山环列,河流交错,茂密的热带丛林遍于全境,交通十分困难,机械化部队反而不再是优势,身处热带,而中国军队却缺少热带作战的装备。

日军盘踞在缅甸南部,思想战线却已经拉通了全缅甸。

缅甸老百姓对中国没有夙怨,但他们恨英国人,而日本借机蛊惑人心,大肆散布“日本军队帮助缅甸独立”,还把民意的矛头指向了和英国人合作的中国军队。

于是,远征军行军途中,很多地方都出现一种现象,即当地人见到远征军就逃。中国人哪里知道,在缅甸百姓的眼里,自己已被当成英国佬的帮凶。

身为同盟的英国人,心思却难以捉摸,铁路在他们手里,输送中国军队的列车走走停停。甚至有时火车头莫名其妙地被调走,中国官兵被撂在铁路上,一等就是好几个小时。

而满载英军的列车,却是逃命一般的仓皇后撤。

语言不通,地形不熟,气候不适,情报不灵,这便是中国远征军要面对的血淋淋的现实。

作战还未开始,豪情万丈的官兵们就已经嗅到了一丝危险的味道,此前鲜花锦簇下的豪情万丈随着行军深入,已经所剩无几,剩下的,只有深深的不安和大战前的慌张。

远征军继续向南,队列中的欢声笑语明显少了很多,时不时的军歌仍在继续,官兵们终于意识到,此战险恶之极将超出预料。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首批入缅的十万远征军作战失利,死伤大半,残军四散后撤,三万远征军败走野人山,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

十万远征军入缅,幸存者不足十分之一,出行的豪情万丈与结局的凄惨悲凉形成鲜明对比,成为中国战争史上最沉痛的记忆。

虽然后来,远征军重振旗鼓,再次集结,入缅作战取得了胜利,但那已经是后话。

再辉煌的胜利,也不能掩盖失败。

在给凯旋者授予勋章的时候,也不能遗忘阵亡的英灵。

毕竟,那茫茫丛林里,漫漫公路下,曾埋葬着中国远征军官兵10 万遗骸。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