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义将领董其武,1950年为何不肯当志愿军兵团司令,中央如何批示

文青说历史 2024-03-27 17:31:08

1950年9月,美军从朝鲜的仁川登陆,朝鲜战争局势由此急转直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朝鲜人民军就在美军的凌厉攻势下被打得溃不成军。当时,新中国的首任水利部部长傅作义,敏锐地嗅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当即致电毛主席,要求对朝鲜进行强有力的支援。

傅作义赞成出兵的观点,与英明伟大的毛主席想法不谋而合。不久,毛主席做出了出兵朝鲜的决定,任命彭老总为志愿军司令,开赴抗美援朝前线。傅作义作为一名出色的军事统帅,心里也是想入朝作战的,但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加上当时他身上担着黄河水患及三门峡水库的修建任务,因此不得不搁置这样的想法。这个时候,傅作义便寄希望自己曾经的旧部能实现自己的这一心愿。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或许是伟人也洞察到了傅作义的这一心思,随后中央决定成立第23兵团,任命傅作义的嫡系爱将董其武担任第23兵团司令,率部赴朝作战。不料,董其武在听到命令后,却表示他不想担任兵团司令一职,让中央另择一名良将担负这一重任。

按理说,作为起义将领的董其武,能够率部入朝作战是十分光荣的事情,一般人想去都没有机会,那么,董其武不愿意担任兵团司令的原因具体是什么呢,中央对此又是如何批示的呢?董其武的一生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

一、出身贫寒,矢志抗日

董其武,1899年出生于山西省河津县,从小家境贫寒。不过虽然父母没有什么文化,但董其武却有一个中了秀才的舅舅,6岁那年,董其武到舅父开设的私塾读书。17那年,董其武考进河津县高小(民国初级小学读4年后,还需读3年高小,相当于今天的初中),又读了一两年之后,董其武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基于年纪和家庭条件的原因,董其武辍学回家务农。

1919年,山西督军阎锡山在太原开办的斌业中学大量招生,不但不用收取学费,学校还管吃管住,成绩优异者还能领取助学金。得知这一消息的董其武兴奋极了,仿佛看到了一条康庄大道。随后,董其武从自己的玩伴等人手中借了十块钱盘缠,毅然踏上了前往太原的求学之路。那时候的山西交通不便,从河津到太原足足有800多里,董其武靠着一双脚、历经千辛万苦才抵达目的地。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董其武以第一名的成绩成功考进斌业中学。

斌业中学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学校,在这里主要学习的还是文化知识,更多的是想为国家培养人才。在斌业中学读书期间,董其武的学习激情很高,门门学科都评优,尤其在数学和法文这两门学科上,董其武表现出了极大的天赋。遗憾的是,董其武最后因为在一次植树节活动上,得罪阎锡山督军府的人,最后不得不离开学校。

董其武

1926年,孙中山组织国民军北伐,董其武毅然从陕西来到广东,加入了有着铁军称号的国民第4军。在第4军的阵营里,董其武先后参加了讨伐吴佩孚的驻马店、漯河、许昌等战役,军事素养得到很快的提升,职务也得到了迅速的跃迁,不久担任了北伐先遣队的少校营长。

1928年,蒋介石和汪精卫两股国民军势力合流,蒋介石为了更好地控制全局,下令要求对北方的军队进行编遣,所有的被编遣的将官一律到南京集中受训。遗憾的是,北伐第四军就成为被编遣的对象,想着自己为北伐大业出了不少力,最后反倒成为被怀疑的对象,董其武心中不满,于是决定不参加受训,转投当时的天津警备司令傅作义手下,担任少校参谋一职。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董其武率率第28师第436团参加长城抗战,面对嚣张不可一世的日军,董其武率部从容应战,打退日军十余次疯狂的进攻。在绥远抗战时,董其武已经升任218旅少将旅长,在这场战役中,董其武一举将日本扶持的蒙古德王部全歼,促成了百灵庙战役大捷。

吴佩孚

七七事变后不久,平津地区很快沦陷日军之手,董其武随后转战到晋西北地区,先后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和太原保卫战等战役。董其武和一般的国民军将领不同,在此期间,他主动结识八路军120师师长贺老总,并虚心地听他讲解持久战与游击战的战术,并把这些战术运用到实际的作战中。

1938年,董其武将军回到绥远地区,在包头、绥西、五原三场战役中三战三捷,极大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由于屡立战功,董其武深受傅作义赏识,被视为心腹爱将,职位也跟着水涨船高,先后被任命为暂3军军长、骑4军军长、第35军军长。到了1945年,董其武已经是第十二战区政治部主任兼晋陕绥边区副司令。

傅作义

二、顺应大势,毅然起义

抗日战争结束后,傅作义的个人势力达到了巅峰,一举掌握了华北的军政大权,董其武也得到进一步的重用,被任命为绥远(今属内蒙古)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驻扎在傅作义的老巢绥远。

1948年底,解放战争已经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随着国民军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相继失利,傅作义不得不开始为自己的前途着想。恰好此时,我党派出多名联络员对傅作义进行劝降。最终,傅作义宣布和平解放北平。

董其武是在电报中得知北平和平解放的消息的,当时他十分惊讶,没想到的战局发展得如此之快。随后,董其武因为想了解北京的情况,专程来到北京一探究竟。傅作义见到自己的部下突然造访,对着董其武当即一顿劈头盖脸痛骂,怒斥他这个时候来北平干什么。

北平解放

董其武当即答道:“事关重大,这个时候更要来北平看望您。”随后,傅作义和老部下详说和平解放北平的情况,并告诉傅董其武要紧跟历史潮流,走向人民的道路。董其武在心底记下了,不过令他不解的是,为何在和平解放北平却没有提绥远的情况,傅作义随即答道:“这么大的事不是几句话就能解决的,需要做周密的准备工作。”

回到绥远之后,董其武发现绥远的情况确实比想象中的复杂得多,尽管有不少开明的将领赞成起义,但仍有部分极端的官兵认为,国军虽然眼下不利,但背后有着美国的支持,只要坚持到底,一定能够等到时机扭转的一天。

不仅如此,这些反动势力还非常猖獗,傅作义派出了一批负责接洽起义的人员,因为宣传和平解放的好处,被他们直接给活埋了。此外,他们还街杀害傅作义派出的联络人员,向赞成起义的人员投递匿名威胁,形势变得十分剑拔弩张。

董其武

眼看局面变得有些失控,董其武致电傅作义请示办法,傅作义则传达了毛主席提出的“绥远解决方案”,让人带去中央拟定的《绥远和平起义》的草案,并嘱咐董其武团结内部,尽可能实现完整的起义,以免人民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接下来,董其武下令成立督查组,在绥远《奋斗日报》公布北平和平解放的内容,尽可能统一绥远的言论走向。不久,董其武邀请傅作义赴绥远,和傅作义传见了各军政干部和领导,并检阅了驻扎在归绥的部队。至此,绥远城中关于傅作义被软禁的谣言不攻自破。

1949年9月19日,董其武发表起义通电,率绥远军政干部和各族各界代表在起义通电上签字。至此,绥远得以和平解放。

绥远解放

三、赴朝作战,荣授上将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正式打响,军人们对美国的行径都感到义愤填膺,国民军投诚过来的起义部队同样不甘示弱,纷纷给上级领导写请战书,要求参加到抗美援朝战争保家卫国。

这个时候的董其武,也有点坐不住了。在与傅作义的交谈之中,董其武句句不离朝鲜战局。董其武这一迫切需求,很快传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耳中。没过多久,毛主席接见了傅作义、董其武以及高克林等人,并决定立即组建人民志愿军23兵团,由董其武担任23兵团司令长官,随时准备赴朝作战。

按理说,这对于董其武将军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他终于可以像他所希望的一样,带领绥远的子弟兵们为国立功,不过经过短暂的迟疑之后,董其武却表示自己不愿意当23兵团的司令,理由是信心不足,最好选一位参加我党的老同志担任,这是为什么呢?

周总理

原来,董其武之所以主动情愿赴朝作战,却不愿意当23兵团司令,是因为他有着几个顾虑。其一,董其武是一名军人,抗美援朝不但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更是向人民立功赎罪的机会,为了这个信念,他可以置身死于度外。其二,他觉得自己是一个起义将领,我党名将众多,不应该由他来担任这么重要的职位,这才婉言谢绝;其三,23兵团虽然已经起义了,但官兵们的思想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还存在很多没有解决的现实难题。

此外,董其武表示,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兵团司令人选,可将绥远的这支部队切割成小部队,分发到其他主力部队之中,这样同样达到了入朝作战的目的。对于董其武提出的方案,周总理当时表示反对,反而放大声音对他说道:

“这样做不好吧!不能向困难低头嘛!要正视困难,鼓起勇气,整训好部队,赴朝参战。我等候你们胜利的好消息!

听总理态度如此坚决,董其武一时也不知如何作答,一旁的傅作义连忙替董其武表态,请总理放心,23兵团一定把仗打好。

傅作义

1959年12月,第23兵团从归绥出发向朝鲜进军,当地的老百姓含泪相送,战士们看到这样的场景,无不感动不已。他们想到当年为老蒋打仗时,从没有受到百姓如此的欢送。如今总算明白了自己是为谁而战,觉得死了也值了!

当时,从国军起义过来参加抗美援朝的部队不止23兵团,还有曾泽生的50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泽生堪称是“地表最强防御部队,在汉江南岸阻击战中,面对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50军硬是守住了阵地50多天,更以步兵对抗坦克,并一举歼灭英国皇家坦克营,报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之仇。

入朝后的第23兵团,由于进入朝鲜的时间相对较晚,此时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进入到相持阶段,23兵团由此接受到了更为特殊的任务,那就是负责修建了泰川、院里、南市3个机场以及后方警戒任务。三个月的时间里,23兵团修建的机场跑道达3万多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回国之后,23兵团中有6000多人因公受奖,回到绥远后再次受到当地百姓的夹道欢迎。

1959年10月,在三军授衔仪式上,董其武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但董其武觉得上将军衔太高,自己承担不起,特意让北京军区的杨成武出面要求降衔,说自己从前就只是中将,作为一名起义将领,没有任何理由还晋升军衔的。

对此,杨成武苦对其说道,你抗战打了12年,绥远起义又做出了巨大贡献,更参加了抗美援朝,你被授予上将是应该的。董其武听后,从包里拿出一封信,请求杨成武务必交给毛主席。毛主席看到董其武的请求后,当场拍板说道:“董其武是不可不授上将军衔的!

1980年,时年81岁董其武上将光荣地加入了我党,从1981至1988年,董其武先后担任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89年3月,董其武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作者简介:文青史话,一位90后上班族,兼职写作已有两年,通过不断的努力,现在已写出了多篇10万+的爆款。如果你也对写作赚钱感兴趣,想希望下班后靠自媒体做副业赚钱,不妨关注我,我们一起成长进步!

0 阅读:0

文青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