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最大化工项目:投资558亿、中企入股、占全球产量1%!

镐京笔 2024-04-26 06:33:04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宣布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以下简称“哈国油”)在阿斯塔纳完成一笔股权交割,持有该项目公司30%的股权。

镐媒体·《中亚观察》了解到,上述项目系哈萨克斯坦一座年产125万吨聚乙烯的工厂,投产后预计占全球总产量的1%。哈萨克斯坦官方公布信息显示,到2030年,该项目对哈萨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约为1.2%。

聚乙烯项目完全建成后,将以其7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558亿元)的投资额,远超哈萨克斯坦国内首个大型化工项目(合同金额18.65亿美元)的规模。

事实上,对里海地区第三大油气资源国哈萨克斯坦而言,七成以上的塑料及其制品都依赖于从外国进口。因此,持续提高石油化工产业附加值,向下游产业链拓展布局,正是哈萨克斯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述项目从原料到聚乙烯,产品附加值将增加20倍,从每吨80-90美元增加到1600-1800美元。对石油深加工产业并不发达的哈萨克斯坦来说,这也是该国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的关键一步。

中企正式入局

2023年5月,中石化参与哈萨克斯坦聚乙烯项目的消息,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

彼时,正值中国-中亚峰会期间,六国元首齐聚西安,中国就诸多方面与中亚五国达成合作共识。会后,各方共同发布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以下简称“西安宣言”)。

尤其在能源化工领域,西安宣言指出,各方支持建立中国一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扩大能源全产业链合作,进一步拓展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能源领域合作。

中国-中亚峰会期间,中石化与哈国油签署了一系列聚焦于能源化工的合作协议。其中,主要成果之一便是签署关于在阿特劳地区合作开发聚乙烯项目的关键条款协议,这标志着中石化正式作为合作伙伴加入哈萨克斯坦聚乙烯项目的开发。

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石化董事长马永生与哈国油管委会主席米尔扎卡里耶夫签署关于哈萨克斯坦聚乙烯项目公司的入股协议,确定了中石化在其中所占股权比例为30%。

在此之前,聚乙烯项目的主体公司——Silleno,由哈国油持股49.9%,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公司西布尔集团持股40%,哈国油石化业务子公司KMG PetroChem LLP持股10.1%。

红色标识处为聚乙烯项目位置

直到2024年4月19日,聚乙烯项目股权完成交割。此番股权交割后,哈国油仍为大股东,持股40%;西布尔集团持股30%;中石化持股30%。

据哈萨克斯坦国家通讯社(以下简称“哈通社”)消息,该项目总投资额达77亿美元,预计将于2029年建成。聚乙烯装置年产能125万吨,届时将占全球聚乙烯总产量的1%。

从资源禀赋来说,阿特劳地区本身就拥有两个世界级储量的油田——田吉兹油田和卡沙干油田,因此,阿特劳亦被称为“哈萨克斯坦石油之都”。

公开信息显示,聚乙烯(Silleno)项目,位于哈萨克斯坦阿特劳州的卡拉巴丹地区的国家工业石化技术园经济特区,此地区毗邻田吉兹油田,是哈萨克斯坦石化生产、原油深加工以及高附加值石化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亟需延伸产业链

将目光聚焦至上述项目的产品——聚乙烯(polyethylene,缩写:PE),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塑料之一,在工业中,被大量用于制造塑料袋、薄膜等产品。

不难发现,这正是哈萨克斯坦近年向石油化工产业链下游拓展的举措之一。

哈萨克斯坦贸易指南(2023年)显示,其对全球出口的主要商品还是原油、矿产、小麦等初级产品,机械工程、化学产品是主要的进口商品类别,尤其是家用化学品进口量迎来了显著增长。

财经丝路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方彬蔚向镐媒体·《中亚观察》表示:“囿于历史原因,哈萨克斯坦的经济过于依赖能源工业,导致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石油开采和加工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外资企业的技术和资金,这是哈萨克斯坦现有出口商品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鉴于家用化学品进口量增长,哈萨克斯坦有意进一步发展化工下游产业链。方彬蔚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自然导致家用化学品需求不断升级。另外,作为中亚五国经济发展最好的国家,哈萨克斯坦还可以向周边国家供应相关化工产品。”

通过整理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以哈萨克斯坦2022年的信息为样本,镐媒体·《中亚观察》发现,哈萨克斯坦塑料及其制品的进口贸易额为21.15亿美元,七成以上的产品依赖于向俄罗斯、中国、德国进口。

再看出口端,哈萨克斯坦塑料及其制品的出口贸易额只有2.57亿美元,这其中与俄罗斯的贸易额占到了七成以上,但这大多属于初级形式塑料的贸易,对于中亚其它四国,该类产品出口额只有0.64亿美元。

由此可见,哈萨克斯坦的塑料及其制品存在明显的进口依赖性,持续提升本国相关产品生产方面的技术优势、成本效益、供应链的完善程度,进一步加强塑料制品的深加工和提高产品附加值,是哈萨克斯坦化工产业下游布局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正如哈萨克斯坦政府对外表示,该项目所生产的产品,目标市场包括哈萨克斯坦、独联体、中国、土耳其和欧洲国家。同时,国内销售价格将低于进口价格。

附加值增加20倍

哈萨克斯坦政府总理别克捷诺夫表示,从原料乙烷到聚乙烯的附加值将增加20倍,从每吨80-90美元增加到1600-1800美元。聚乙烯”项目无疑将为制造业和国家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据专家估算,到2030年,该项目对哈萨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将约为1.2%。仅靠单个项目能对国民经济产生如此规模的影响,这在整个中亚地区都是较为少见的。

哈通社报道称,2023年哈萨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了120.5万亿坚戈(约合2614亿美元),实际增长5.1%。

分行业来看,建筑业表现最为突出,增长率达到了13.3%。其次,批发零售贸易和汽车维修行业、信息和通讯领域、运输和仓储业,增长率分别达到11.3%、7.5%和7.1%。然而,采矿和采石业的增长率仅为4.6%。

从全球视野来看,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的不稳定,导致全球矿产品需求动能减弱。加之各国纷纷发力能源转型,伴随着能源需求的结构分化,传统能源消费出现下降态势,这直接导致相关矿产的开采增长放缓,进而深层次影响哈萨克斯坦等矿产出口国的经济结构。

阿特劳地区石油化工一体化(IPCI)项目

一直以来,基于与中亚国家经济、资源结构的强互补性,中国与中亚国家已经在化工领域形成了较为成型的“朋友圈”。譬如,哈国油与中石化已有多年的合作基础,在哈萨克斯坦油气领域开展了诸多合作。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重要省份,陕西也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与哈萨克斯坦在化工领域持续开展合作的深度。

最值得一提的是,哈萨克斯坦国内首个大型化工项目和首个聚烯烃项目——石油化工一体化(IPCI)项目,也位于阿特劳地区。

作为中哈产能合作重点项目之一,其中涉及到的丙烷脱氢(PDH)制丙烯装置,由西安的中国化学工程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陆公司”)总承包建设,历时五年完成竣工。

公开信息显示,石油化工一体化(IPCI)项目合同金额18.65亿美元。华陆公司曾发布信息称,这是哈萨克斯坦国内首个大型化工项目。

目前,上述项目所生产的聚丙烯塑料粒子,已随着中欧班列运到中国,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中。

(图片来源:谷歌地图、视觉中国、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官网)

0 阅读:0

镐京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