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最好的药,不是激素,更不是某曲,而是这4个字

血液科刘欣 2025-04-19 04:01:25

大家好,我是血液中医刘欣。

经常能遇到血小板减少5年,10年,20年甚至更久的患者,反反复复,身体也从一开始的症状不明显到如今的虚弱不堪,无奈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中医这里,希望可以扭转局面,即使不能恢复,保持稳定也是好的。

其实从中医角度,血小板减少只是一个症,而真正的病因并不在血液,在身体内部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所以治就从根治,并且想要彻底升高稳定就要做到这四个字——治养结合。

以我之前接诊的一位患者为例,冯女士,血小板减少3年,血小板一直在30~40左右。

刚来时,患者身体乏力,压力大,很容易上火,口唇起泡,咽干咽痛,有异物感,偶尔腰酸,腿沉脚凉,后背和肩膀紧绷,容易出汗,起夜1~2次,大便不成型粘马桶,舌胖大,舌质暗红,苔腻,舌边齿痕。

辨证为肝郁化火,脾肾两虚,于是拟方从疏肝清热,健脾和胃,补肾,凉血活血止血着手,平衡寒热虚实。同时让她自己从饮食清淡、情绪尽量放松、适量运动、不熬夜早休息等生活方面做好调养体质。

结果如何呢?仅过了半个月,患者反馈咽干咽痛缓解,微调原方继续调肝脾肾为主,凉血活血止血,一个月后患者不起夜了,睡眠安稳了,复查血小板升到68,调方健脾补肾,活血止血理血为主,一个月后复诊体力明显好转,心情也好多了,复查血小板升到了105,巩固稳定后逐渐减量至停药,后随访半年血小板稳定,身体各种不适也没再出现。

其实在血液科,血小板减少并不是什么难治的问题,为什么这个病容易反复?根本原因在患者本身的养做的不到位,而不是因为这个病有多难治。三分治七分养一直是我一直提倡的原则,想去根就只有这一条路。

0 阅读: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