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发作前,身体5个部位可能发"硬"!出现一个就要警惕。

韩玄来看趣事 2024-10-25 02:38:3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每年新增脑梗患者约200万,平均每12秒就有1人发生脑梗。更令人担忧的是,脑梗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作为一名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的医生,深知脑梗的危害性。事实上,脑梗并非毫无预兆,身体会通过特定信号向我们发出警告。

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南显示,脑梗发作前,人体会出现多个部位异常"发硬"的症状。这些症状与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及时识别这些预警信号,能为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第一个易发"硬"的部位是颈部。颈部肌肉僵硬、活动受限往往预示着椎动脉供血不足。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数据表明,约45%的脑梗患者在发病前2-4周出现颈部不适。医学影像检查发现,这些患者普遍存在颈椎病变,椎动脉受压,导致大脑供血不足。

中医理论认为,颈部属太阳经循行部位,经络瘀阻会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长期的颈部肌肉紧张确实会压迫血管,影响血液循环,这与中医"经络瘀阻"的概念不谋而合。

第二个警示部位是手臂。手臂突然感觉发硬、麻木,活动不灵活,可能是大脑缺血的早期信号。美国心脏协会(AHA)最新研究表明,约35%的脑梗患者在发病前出现上肢异常。这种异常多发生在单侧,与对侧大脑供血不足有关。

第三个值得关注的是腿部。双腿无力、僵硬,行走时感觉笨拙,这些症状提示脑部供血可能已受到影响。欧洲神经病学会(ENS)的研究显示,下肢症状在脑梗前期非常普遍,约50%的患者会经历这一阶段。

中医将这种现象归类为"气血两虚",认为肝肾精血亏虚会导致筋脉失养。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下肢症状与大脑运动区域的供血不足直接相关,两种医学理论在此达成共识。

第四个预警部位是舌头。舌头发硬,说话不利索,吞咽困难,这些症状极具特异性。中国脑卒中学会数据显示,约30%的脑梗患者在发病前出现不同程度的构音障碍。舌头的细微变化往往预示着脑干区域供血不足。

中医讲究"望舌辨证",认为舌象变化能反映人体内部状况。舌头发硬多属痰瘀互结,血脉不通的表现。这与现代医学发现的脑干供血不足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相吻合。

第五个重要信号是面部肌肉。面部肌肉突然变得僵硬,表情不自然,嘴角歪斜,这些都是极其危险的信号。日本脑卒中学会研究发现,面部症状是脑梗最直接的预警信号之一,一旦出现需立即就医。

除了这五个部位的"发硬"症状,还需警惕以下情况:

· 突发剧烈头痛

· 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

· 眩晕伴随恶心呕吐

· 意识状态改变

这些症状同样提示脑血管意外可能即将发生。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FAST法则识别脑卒中:F(Face):面部表情是否对称A(Arm):手臂能否平举S(Speech):语言是否清晰T(Time):发现症状立即就医

预防脑梗的关键在于日常保健。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建议: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戒烟限酒;规律运动;合理饮食;保持良好心态。这些建议与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不谋而合。

中医预防脑梗强调调理脾胃,养血活血。推荐食用一些养血活血的食材,如桑葚、枸杞、当归等。现代营养学研究证实,这些传统食材确实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有助于保护血管健康。

一旦发现疑似症状,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黄金抢救时间是发病后4.5小时,在这个时间窗内溶栓治疗效果最佳。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现代医学发展迅速,溶栓、取栓等技术不断进步,为脑梗患者带来新的希望。配合中医辨证施治,能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不过,预防始终优于治疗,及时识别预警信号,做好日常防护,才是明智之选。

脑梗凶险,只要我们提高警惕,注意防范,完全可以远离这个危险的"敌人"。让我们共同关注健康,守护生命,创造美好未来。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166

韩玄来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