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澄马上要开国称帝却被自己的厨子杀死,这真的是意外吗?

历代经典历史 2024-09-16 10:12:33

高澄(公元 521-549年)是东魏创立者高欢的世子,十四岁入朝辅政,他通过改革选举制度,惩治贪污腐败,整顿吏治等手段,迅速确立了权威,在高欢去世后顺利掌控了东魏政权。然而正当高澄准备禅代称帝之际,却突然意外身亡。关于高澄之死,据《北齐书》记载是一次意外事故,但是何德章先生在《高澄之死臆说 》中认为这是一场由高澄的弟弟高洋组织的有预谋的政变。那么高澄之死到底是什么性质的一次事件呢?

关于高澄被刺事件的记载不多,主要是以下两段。《北齐书》卷三《文襄纪》:

初,梁将兰钦子京为东魏所虏,王命以配厨。钦请赎之,王不许。京再诉,王使监厨苍头薛丰洛杖之,曰: “更诉当杀尔。” 京与其党六人谋作乱。时王居北城东柏堂莅政,以宠琅邪公主,欲其来往无所避忌,所有侍卫,皆出于外。太史启言宰辅星甚微,变不出一月。王曰: “小人新杖之,故吓我耳。” 将欲受禅,与陈元康、崔季舒等屏斥左右,署拟百官。京将进食,王却,谓诸人曰: “昨夜梦此奴斫我,宜杀却。” 京闻之,置刀于盘,冒言进食。王怒曰: “我未索食,尔何遽来!” 京挥刀曰: “来将杀汝!” 王自投伤足,入于床下。贼党去床,因而见杀。先是讹言曰: “软脱帽,床底喘 ”,其言应矣。时太原公洋在城东双堂,入而讨贼,脔割京等,皆漆其头。秘不发丧,徐出言曰: “奴反,大将军被伤,无大苦也。”

《北史》卷五五 《陈元康传》:

属将受魏禅,元康与杨愔、崔季舒并在坐,将大迁除朝士,共品藻之。文襄家仓头兰固成掌厨,与其弟阿改,谋害文襄。阿改时事文宣,常执刀从,期闻东斋叫,即加刃于文宣。时文宣别有所之,未还而难作。固成因进食,置刀盘下,而杀文襄。元康抱文襄。文襄曰: “可惜!可惜!” 与贼争力,髻解,被刺,伤重肠出,犹手书辞母,口占祖孝征陈权宜。至夜而终,时年四十三。时杨愔狼狈走出,遗一靴,崔季舒逃匿于厕,库直纥奚舍乐捍贼死,散都督王师罗战伤。监厨仓头薛丰洛率宰人持薪以赴难,乃禽盗。固成一名京,事见齐本纪。

首先要弄清楚的是这次事件是不是如《北齐书》记载,真的是一次意外事件。据以上两段记载,这次事件的直接负责人是膳奴兰京,他开始谋划刺杀高澄的理由是高澄不愿意让他赎身。要注意的是兰京及其党羽并没有能力发动政变,他们的目的仅仅是杀死高澄和高洋,而不是要夺取政权。那么兰京的党羽放弃因告发这次事件而来的富贵,却使自己陷于必死的境地,如果说仅仅是为了给兰京泄愤,这在情理上是说不通的。刺杀高澄、高洋这样的事件必然要经过周密的计划和部署,兰京作为一个身份不自由的膳奴是无法组织这样一次行动的,所以其背后必定有一个真正的主谋。那么到底是什么人策划了这次刺杀事件呢?

关于高澄遇刺事件,何德章先生认为高洋是主谋,何德章先生认为高洋是主谋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高洋出于政治上的斗争和个人恩怨策划政变在情理之中。二,高洋隐瞒高澄、陈元康死亡的消息四五个月,因而有杀兄的嫌疑。三,勋贵们对高澄不满,不愿意高澄称帝。四,杨愔对高洋称帝并不积极,可作为高洋与高澄之死有关的旁证。小编认为仅凭以上几点就认定高洋就是杀害高澄的主谋过于牵强。首先,高洋虽然以次长被高澄所猜嫌,但是由于高洋假装愚钝,高澄并没有把高洋放在心上。

《北史》卷七《文宣纪》: “文襄年长英秀,神武特所爱重,百僚承风,莫不震惧。而帝(高洋)善自晦迹,言不出口,恒自贬退,言咸顺从,故深见轻,虽家人亦以为不及。” 又同卷: “文襄每嗤之曰: ‘此人亦得富贵,相法亦何由可解。’” 由于文襄帝高澄对高洋十分轻视,虽然高洋以次长被高澄猜嫌,高澄也没有把高洋视作威胁,没有想要除掉高洋。相反高洋事发前为领军将军、尚书令、中书监、京畿大都督,可以说是高氏家族中的第二人,位高权重,在这种情况下高洋根本没有必要承担巨大的风险行杀兄之事。高洋虽然确实在高澄死后接掌了东魏政权,但是高澄死后高氏家族中必须有人出来担当大任,因而不能仅仅因此就认定高洋是事件的主谋。事实上由于高澄的暴崩必然会给东魏政局带来剧烈的震荡,因而东魏孝静帝、西魏和南朝势力都有可能是高澄遇刺事件的背后主谋。

其次,高洋隐瞒高澄、陈元康死亡的消息四五个月,也并不能说明他有杀兄的嫌疑。不管高洋是不是刺杀高澄的主谋,在高澄暴崩之后,他为了稳定局势,避免政局的动荡都必然要先隐瞒高澄死亡的消息。高欢在临终前为高澄的顺利继位作了大量的准备。高欢在高澄少年时就让他 “入辅朝政 ” ,之后通过整顿吏治打击贪污等手段迅速树立了权威。

《北齐书》卷二《神武纪下》: “神武曰: ‘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顾我能养,岂为汝驾御也!今四方未定,勿遽发哀。厍狄干鲜卑老公,斛律金敕勒老公,并性遒直,终不负汝。可朱浑道元、刘丰生远来投我,必无异心。贺拔焉过儿朴实无罪过。潘相乐本作道人,心和厚,汝兄弟当得其力。韩轨少戆,宜宽借之。彭相乐心腹难得,宜防护之。少堪敌侯景者唯有慕容绍宗,我故不贵之,留以与汝,宜深加殊礼,委以经略。’” 可见高欢根据手下部将的特点都有所安排。

同书卷一六 《段韶传》: “时高祖不豫,攻城未下,召集诸将,共论进止之宜。谓大司马斛律金、司徒韩轨、左卫将军刘丰等曰: ‘吾每与段孝先论兵,殊有英略,若使比来用其谋,亦可无今日之劳矣。吾患势危笃,恐或不虞,欲委孝先以邺下之事,何如?’金等曰: ‘知臣莫若君,实无出孝先。’……即令韶从显祖镇邺,召世宗赴军。高祖疾甚,顾命世宗曰:‘段孝先忠亮仁厚,智勇兼备,亲戚之中,唯有此子,军旅大事,宜共筹之。’” 段韶、斛律金、韩轨、厍狄干等勋贵中的实权派都是高氏亲戚,对高氏忠心耿耿。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澄作为高欢的嫡长子和事先安排好的继承人,在高欢死后,仍然到了六个月之后才将高欢死亡的消息公布。所以说高洋隐瞒高澄暴崩的消息是很正常的一种措施,并不能说明他和高澄的死有关。

再次,虽然有部分勋贵对高澄有所不满,但这并不能成为他们支持高洋刺杀高澄的理由。因为高澄虽然为了树立个人权威对部分贪纵不法的勋贵进行打击,但并没有伤害他们的根本利益。并且由于高欢的安排,斛律金、厍狄干、韩轨、段韶等掌控兵权的大将既是高氏姻亲,又是托孤之臣,对高澄不可能有谋害之心。到高澄统治时,虽然国内局势初步稳定,但仍然是三面受敌,形势紧迫。高澄的暴崩必然会给东魏政局带来剧烈的震荡,因而反而会伤害到勋贵们的根本利益。

此外,东魏掌控实权的老臣宿将都很轻视高洋,高洋在高澄暴崩之后的表现却让勋贵们 “莫不惊异” ,这说明勋贵们完全没有让高洋取代高澄的想法。另外,杨愔对高洋称帝不积极也决不是因为他对高洋杀害高澄心怀不满,而是觉得高洋称帝的时机还不成熟,虽然后来杨愔改变态度,高洋也顺利登上了帝位,但是却为北齐政权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北齐内部政治斗争不断并因此逐渐由强变弱都和这有着直接的关系。

那么到底谁是这次事件的真正主谋呢?由于现存材料的限制,这个问题已经无法给出确定的答案了。但是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凭现存的资料能不能推断出谁拥有最大的可能性呢?我觉得是可以的。高澄事件的策划者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方面是这个事件对他有利,另一方面是他具备实施刺杀的条件。从有利的方面来说,高澄被刺杀对东魏孝静帝势力、西魏势力、高洋和南朝都有利,然而从实施条件来说东魏孝静帝势力和西魏势力可以排除。

《北齐书》卷三《文襄纪》: “东魏主与王猎于邺东,驰逐如飞。监卫都督乌那罗受工伐从后呼曰:‘天子莫走马,大将军怒。’王尝侍饮,举大觞曰: ‘臣澄劝陛下酒。’东魏主不悦曰: ‘自古无不亡之国,朕亦何用如此生!’王怒曰: ‘朕!朕!狗脚朕!’使崔季舒殴之三拳,奋衣而出。” 可见东魏皇帝已毫无权威,完全成为一个傀儡,被完全孤立起来,身边的人全是高氏所安排,孝静帝的一举一动都处在高氏的监视之下,根本不可能实施这样一个计划。《资治通鉴》卷一六二《梁纪十八》武帝太清三年(549年) 八月条: “(高)洋讽东魏主以立太子大赦。(高)澄死问渐露,东魏主窃谓左右曰: ‘大将军今死,似是天意,威权当复归帝室矣!’”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孝静帝对高澄遇刺一开始并不知道。

况且高澄死后孝静帝完全没有被牵连也可以看出他与此事没有任何关系。西魏宇文泰集团出自尔朱荣统治时期的尔朱天光集团,与高欢势力并无多少交集,想要在高澄的身边安排大量人员也是不可能的,况且这次事件的主谋及党羽明显都是来自南朝,所以说西魏也不具备实施计划的条件。也有人认为东魏的勋贵们因贪污被高澄制裁,他们也具有刺杀高澄的动机和条件,小编认为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高澄虽然借惩治贪污对勋贵们加以制裁,但这种制裁并没有伤害勋贵们的根本利益,况且当时勋贵中的首领人物如斛律金、厍狄干等大都和高氏有婚姻关系,基本没有什么野心,不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就谋划刺杀高澄。刺杀高澄这种谋逆之事需要大量的准备和善后工作,而这样又必然会加大事情泄露的几率,冒着巨大的风险仅仅是为了泄私愤,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高洋事发时为京畿大都督,之前又曾经为领军将军,掌管邺城的禁卫军,具备实施刺杀的条件,此外,他在高澄死后继承了霸府统治,也具备刺杀的动机,确实很有可能就是事件的主谋,但是参考其他一些记载的话就可以发现这一结论过于武断。首先,《北齐书》卷三〇《高德政传》: “世宗暴崩,事出仓卒,群情草草。勋将等以缵戎事重,劝帝早赴晋阳。帝亦回遑不能自决,夜中召杨愔、杜弼、崔季舒及德政等,始定策焉。以杨愔居守。”杨愔、崔季舒等生前深受高澄信任,得以参与高澄禅代前的准备工作,在高澄被刺事件中侥幸生还,如果高洋是事件的主谋,不可能在善后问题上和他们商量并且让杨愔留守。而且在高洋此后的执政生涯中也一直对杨愔非常信任,甚至在临死前对杨愔委以重托。

此外,如果高洋是主谋必然会对高澄死后的情况有所安排,而高洋却“回遑不能自决 ”,这也是说不通的。其次,高洋晚年败德,猜忌屠杀宗室,然而高澄诸子却没有任何人遭到高洋屠杀,如果高洋是刺杀高澄的主谋那么高澄诸子必然不能幸免于难。再次,《北齐书》卷二五《王纮传》: “世宗暴崩,纮冒刃捍御……(文宣帝)后责纮曰:‘尔与纥奚舍乐同事我兄,舍乐死,尔何为不死!’纮曰:‘君亡臣死,自是常节,但贼竖力薄斫轻,故臣不死。’帝使燕子献反缚纮,长广王捉头,帝手刃将下。纮曰: ‘杨遵彦、崔季舒逃走避难,位至仆射、尚书,冒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旷古未有此事。’帝投刃于地曰: ‘王师罗不得杀。’遂舍之。” 如果高洋是主谋,事后必然会对此事讳莫如深,不可能主动提起此事并且以王纮不死为罪。

最后,如果高洋真是高澄被刺事件的主谋,此事必然不可能被完全遮盖,即使东魏群官迫于高洋的压力不敢谈论此事,西魏和梁朝必然不会放过这个打击混乱东魏政局的机会,在史书记载上必然会有所反映,然而史书却并没有这样的记载,后人也并没有这样的猜疑。前人认为高洋是主谋的主要依据有两个,一是事件发生时高洋恰巧“别有所之”,二是高洋知高澄被害后神色不变。历史事件本来就存在偶然性,如果事发当天高洋被杀,高氏家族自然也会有其他人继承大位,不能因为高洋没有被害就认为他是主谋。

同样高洋遇事神色不变也不能排除高洋确实具有处变不惊的性格这种可能,况且在事件初步稳定后高洋对于如何善后的问题同样“回遑不能自决”。此外,还有一种可能,即高洋作为禁卫军头领对兰京等人的谋划略有耳闻,却故作不知,事发后再出面收拾残局。如果这种假设成立的话,高洋虽然要为高澄被刺负责,但毕竟高洋并不是主谋。不管怎么说,认为高洋是高澄被刺事件的主谋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将以上各势力排除之后,剩下来就只有侯景控制下的梁朝了。侯景在东魏发动叛乱失败后投奔梁朝,不久又发动叛变,控制了梁朝的建康及周围部分地区,但同时却遭到梁朝地方势力的讨伐。如果兰京等人的计划成功,即高澄和高洋同时被害,那么东魏必然会陷入剧烈的动荡,至少短期之内无法南顾,这将有利于侯景抽调更多的力量对付梁朝国内的乱局。这说明从动机上讲,侯景是有可能计划刺杀高澄、高洋的。那么侯景有没有能力实施这个计划呢?

从侯景的生平可知,侯景也是属于北镇集团的一分子,东魏时期 “总揽兵权,与神武相亚。魏以为司徒、南道行台,拥众十万,专制河南 ”,有条件在邺城及高澄身边安排人手。此外,侯景一直野心勃勃,高欢一死即发动叛变,必然会在邺城安排自己的势力。而且侯景投梁之后,一直负责梁朝对东魏的战争和边防,加上兰京等人都是东魏与梁朝战争中梁朝的战俘,这些都说明侯景完全有能力实施刺杀高澄和高洋的计划,虽然刺杀高洋由于出现意外而没有成功。

总之,关于高澄被刺事件受到史料记载的局限已经无法考证清楚,但是根据各方面的记载,高洋是主谋的可能性很小,如果非要给一个大致的判断的话,小编认为侯景是主谋的可能性最大。高澄遇刺身亡,打乱了东魏正常的权力继承,使得兄终弟及成为北齐政治的常态。而继承高澄的高洋却得不到勋贵们的承认,为了确立自己的权威只能依靠汉人,建立皇权体制。而这又导致了北齐政治中胡汉对立日趋严重,使得北齐在一次次的政治冲突中迅速衰退,最终被北周所吞并。

2 阅读: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