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在很多的起义中,比如:明朝末年的李自成起义、清朝末年的金田农民起义、东汉末年的黄巾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等等。
不难看出,都是朝廷把百姓逼上了绝路,生活苦不堪言的情形下的无奈之举,谁不想生活在和平年代,但前提是能够生存下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明君心系百姓,为百姓谋福利,百姓自然会拥护;暴君扰乱朝政,百姓苦不堪言,自然会揭竿起义。
中国古代有一位人尽皆知的暴君,不仅残虐无度,任用奸臣,还发明了令人发指的水滴刑,使受刑者痛不欲生,此人就是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帝辛。
加重百姓负担,只图自己享乐商纣王帝辛并非是父亲帝乙的长子,长子名为微子启。按继位顺序来看,微子启无疑是首选之人,可作为将来的一国之君,各方面都要综合考量,身份是一个重要的考因。
因此,由于微子启生母地位的低贱,无法继承,错失王位,帝辛也就以嫡子的身份一跃成为了继承人。
帝辛本人头脑聪慧,又生得一副好口才,再加上体力过人,动作迅速,徒手战胜猛兽不过是小菜一碟。久而久之,他把小聪明耍在了朝堂之上,无视各位大臣的谏劝,对自己所犯的过错一带而过。
性子自然逐渐飘了起来,目中无人,觉得世上无人能与自己相比。他丝毫不关心百姓的生计,肆意地加重赋税,百姓越来越苦难,朝中鹿台钱库的钱可是愈发的爆满,还令人把那钜桥的粮仓堆满粮食。
一切尽在手中的他越走越偏,天天把酒言欢,寻欢作乐,美人皆逃不过伺候他的命运。就算后宫佳丽三千,却还是有一位美人能牢牢地拴住了他的心,使他甘心地听之任之,此美人名叫妲己。
越是新奇的物品,他越珍爱,搜集的物品在宫室内随处可见。他令人扩建的沙丘的园林楼台是他专为自己打造的娱乐场所,特意捕捉了很多的野兽飞鸟放置其中。
待场所打造完毕,他就招来了大批的戏乐,聚集在沙丘的一端,旁边的池子也被他用爱喝的酒灌入其中充当池水,凡是所邀请的男女,均只能赤裸着身体,在这园林中嬉笑追逐,寻欢作乐,好不自在。
商纣王帝辛惩罚人的手段向来令人战栗帝辛不仅在生活上寻求刺激,还在惩罚人的手段连连出奇,令人咋舌不已。
被帝辛任用的三公之一的九侯,他曾将自己貌美的女儿献给帝辛,可此女无法适应帝辛,就被帝辛一怒之下杀死,不光如此,他还将罪过牵连至九侯,对九侯施以醢刑。
醢刑是将尸体剁成肉酱的一种酷刑。
鄂侯得知后据理力争,想要扭转帝辛的想法,最后不但没有成功,反而鄂侯自己也被处以脯刑。脯刑是把人杀死后慢慢晾成肉干,和醢刑相比有过之无不及。
三公中的两公都是如此凄惨的下场,作为仅剩的一公的姬昌听闻此事后,又能有何举动,只能暗自叹息,将想法封存于心。奈何崇侯虎去向帝辛告发姬昌,帝辛没有迟疑地就将姬昌囚禁。
囚禁姬昌的命令传到了姬昌的僚臣们耳中,于是众人设法投其所好,献给帝辛一些美女、好马、稀奇之物,讨他欢喜,才救出姬昌。帝辛心情大好,封姬昌为西伯昌。
姬昌也在释放后选择让出洛水以西的一片土地,如此大的手笔就是想让帝辛废除炮烙之刑,不再使用。为什么姬昌要禁止炮烙之刑呢?
炮烙之刑具体是指在一根铜柱上面涂满油,下面则让人生火使整个铜柱受热,然后再命令罪犯在此铜柱上走动。
铜是一种导热的材料,跟随火的温度一路上升,人的皮肤怎么会受得了,在光滑的油面上又怎能走稳,最后罪犯只能跌入炭火中被火烧死。
上述中商纣王帝辛使用的这些酷刑光是听着都觉得十分发憷,更不用说真正实施起来又有多么的恐怖了。但他不仅爱实施酷刑,更是会发明酷刑。水滴刑就是他碰巧发明的,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
水滴刑的由来在一次照常的宫中宴会上,一位仆人在上茶的过程中,手一不稳便将手中的茶杯给打翻了,由于位置在商纣王帝辛的身旁,一些茶水自然免不了地溅到了纣王身着的长袍上。
这本是一件小事,在别的君主身上可能会对仆人仗罚,扣薪水,亦或者是开恩,但对脾气暴怒的帝辛来说,他给出了极端的惩罚。
纣王对仆人淡淡地说:“既然你是将水撒了出来,那么我就将水一直滴在你的头上,以此来惩罚你”。
水滴刑就是在这个时候发明的,但它听上去并不是什么酷刑,感觉只是一直滴水而已,然而,要是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看看这位受罚仆人的最终下场,你就心寒胆战了。
不一会,这名仆人就被士兵压在了特制的刑具上,开始实刑。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直被水滴到的仆人的头部开始出现发痒和疼痛的症状,在不断地滴下去后,仆人的头发和头皮都经受不住,从而脱落。
没有了保护的外衣,仆人的头骨接着被不断的水珠滴落着,滴水穿石,水都能透过石头,人的脑壳哪里比得过石头的硬度,最终脑壳被彻底穿透,仆人也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不论在你清醒的时刻还是昏沉的时刻,水滴都在消耗自己的警觉,降低自身的敏感度。
从一开始的安然无恙,到逐渐痛苦加剧,受刑者内心饱受折磨,它却不会让你来个痛快,而是就这样耗着折磨你。这样看来,水滴刑比一刀当场斩杀更让人死得绝望。
从商纣王帝辛发明的水滴刑上不难看出,就算不了解他真正的为人,在他所用的刑上也能略知一二,如此爱用酷刑、发明酷刑,毫无仁慈之心,只顾自身享乐,全然不顾百姓生死,他这样经营朝政,会有哪个忠臣能追随一生。
得民心者得天下,他终归要偿还这些罪孽,可惜商朝的大业就交给了这样一个暴虐的君主。
上次说是朱元璋,这次说是纣王,内容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