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要彩礼违法

王累评文化课程 2025-02-09 05:22:57

彩礼,也有称为聘礼、聘金等,是指在婚姻关系确立过程中,男方家庭向女方家庭赠送的一定数量的财物或金钱等。彩礼通常是男方在婚前按照习俗或双方约定,给予女方及其家庭的一种财物表示,一般包括现金、首饰、贵重物品等。它是婚姻缔结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从法律角度看,彩礼一般被认为是一种附条件的赠与行为,即以结婚为目的的赠与。如果双方最终未能结婚,在符合一定条件下,赠与方有权要求返还彩礼。从社会文化角度,彩礼是一种传统习俗的体现,代表着男方家庭对女方的尊重和对婚姻的诚意。

彩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在中国古代,婚姻遵循“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纳征”就是送彩礼的环节,也叫“下聘”。这一习俗源远流长,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婚姻观念和家庭制度,通过送彩礼来确定双方的婚姻关系,体现了对婚姻的重视和庄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彩礼习俗在不同朝代和地区都有所发展和变化,但始终是婚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不断发生彩礼纠纷案件:

安康中院“闪婚”又“闪离”彩礼返还案:王某与李某(女)2023年1月相识,2月登记结婚,王某系初婚,李某系再婚,王某给付李某及其家人彩礼98,000元,为李某购买“三金”等首饰花费17,000余元。结婚仪式5天后李某回娘家未归,王某提出离婚诉讼并要求李某返还彩礼150,000余元。法院判决王某与李某离婚,扣除李某陪嫁的电器款后,由李某返还王某彩礼款92,300元及“三金”首饰。

安康中院曹某诉吴某、吴某某婚约财产纠纷案:曹某与吴某(女)经人介绍相识,2021年4月,曹某当场交付吴某“见面礼”32,000元,次日向吴某父亲吴某某交付“见面礼”28,000元。后双方未达成结婚一致意见,也未共同生活,曹某遂起诉要求吴某及其父亲吴某某返还彩礼60,000元。法院判决吴某及其父亲吴某某作为接收彩礼的主体,返还全部彩礼60,000元。

贵州高院徐某某与冯某某离婚纠纷案:原告徐某某与被告冯某某2024年1月19日经人介绍相识,1月23日徐某某向冯某某支付彩礼16.8万元并登记结婚。2024年5月6日,徐某某诉至法院请求离婚并返还彩礼,被告冯某某认为双方共同生活有花费,只同意退还彩礼14.8万。双方达成调解意见,徐某某与冯某某自愿离婚,冯某某返还徐某某彩礼148,000元,分阶段支付,若未按期足额履行,则需另支付违约金5000元。

贵州高院赵某某与龙某某婚约财产纠纷案:2013年1月,被告赵某某派媒人至原告龙某某家“定婚”,支付彩礼21,188元及银手镯等物品。2013年9月双方产生矛盾,未解除婚约也未嫁娶。2024年3月25日,经村委等调解不成,赵某某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主持调解,龙某某返还赵某某彩礼21,188元并折价补偿肉、酒、糖果等物品费用45,812元,合计67,000元,同时返还银手镯一对、大洋两个等物品。

86万“彩礼”案:俞先生与徐女士2017年6月相识恋爱,恋爱期间俞先生发大量微信红包,还送宝马车。2019年10月两人分手,俞先生将徐女士告上法庭,要求返还恋爱期间费用共计86万元。一审判决女方归还男方86万元,徐女士不服上诉,二审判决徐女士败诉,维持原判。不过法院认为此不属于“彩礼”纠纷范畴,而是恋爱期间的赠与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为彩礼问题划定了基本的法律界限,强调婚姻应建立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不得将彩礼作为强迫对方结婚或获取财物的手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明确,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这三种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适用后两项规定应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以婚姻为目的依据习俗给付彩礼后,因要求返还产生的纠纷,适用本规定。第二条指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一方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另一方要求返还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三条明确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中,可以根据一方给付财物的目的,综合考虑双方当地习俗、给付的时间和方式、财物价值、给付人及接收人等事实,认定彩礼范围等。

11 阅读:1807
评论列表
  • 2025-02-10 09:44

    现在才说违法,早干嘛去了。

  • 2025-02-10 12:34

    现在中国的缅北女都是这样,结婚前合伙娘家狠狠敲一大笔,然后结婚后开始盘算你的家底,丰厚没有任何债务也就跟你过日子,如果发现你根基不稳,既无发展资源,又无丰厚的变现,那么这些缅北女就开始搞事,每天家吵屋闭,没事找事,甚至出轨,总于怎么给男方留烂摊子就怎么来,最后男结一次婚就一辈子致贫,老家已经见过几个类似这样的了,女方天涯海角那个地方的都有,真是造孽!看吧,30-50年后,中国孤助无依,像蓝洁瑛那样死后十天八天后才被发现的情况会越来越普遍,这明显有些女性是给一些居心叵测的邪恶给洗脑了,只看到眼前而不会居安思危,年轻时小部分的积蓄到上了年纪扑通一下,水花都起不了几下就瞬间消失!

  • 达人 15
    2025-02-10 08:33

    彩礼是一种契约,双方要有承信,不是无原无故的赠送对方的,一方违约不守诚信,要付出代价。要财礼才结婚的,是违法买卖婚姻,女人嫁人靠彩礼绑定结的婚,彩礼是婚姻的纽带,离婚应刻与彩礼解绑,包括结婚捆挷的所有东西,离婚应该全部解挷,不解挷,等于没离清。靠财礼绑定的婚姻,是与彩礼结的婚,不解绑法律应该不支持离婚,先解除违法,再离婚,不退彩礼离婚的应加入失信黑名单。不解除离婚法律就是纵容女人骗婚的保护伞。

  • 飘渺 10
    2025-02-11 09:31

    只要男的不当添狗,就没有彩礼之说。

  • 2025-02-10 19:31

    年轻躺平、结婚、出生数下降,房、彩礼、收入等物质完全不匹配立大功。

  • 2025-02-10 08:17

    彩礼是一种契约,双方要有承信,不是无原无故的赠送对方的,一方违约不守诚信,要付出代价。要财礼才结婚的,是违法买卖婚姻,女人嫁人靠彩礼绑定结的婚,彩礼是婚姻的纽带,离婚应刻与彩礼解绑,包括结婚捆挷的所有东西,离婚应该全部解挷,不解挷,等于没离清。靠财礼绑定的婚姻,是与彩礼结的婚,不解绑法律应该不支持离婚,先解除违法再离婚。不解除离婚法律就是纵容女人骗婚的保护伞。

  • 2025-02-11 13:22

    彩礼是中国的传统,是传承文化,坚决不能取消,而必须全力保障。

  • 2025-02-12 00:07

    若男方无过错,女方退婚就要退还彩礼无需叨叨。若女方有过程无论谁提出退婚都应当退还彩礼。若是都无过错,男方提出,泽无需退还或者只退一部分。女方提出则全退。毕竟不是儿戏。到了过了彩礼才发现不合适不喜欢等扯淡理由退婚,不该给人家一定赔偿吗?

  • 2025-02-10 12:45

    不要彩礼要出门红包,下车红包,进门红包也不一样?

  • 2025-02-12 19:35

    你别催婚啊,那不是就不用给彩礼了吗?

  • 2025-02-11 08:56

    七十年代是没有彩礼的,那个时候的婚姻比现在我稳固多了

    kiu828 回复:
    90年代也没有彩礼
    Allies 回复:
    可以确定说是有的,父母就是那时候结的婚,彩礼和陪嫁对应
  • 2025-02-12 22:37

    我不要彩礼也不结婚,自己买房过了几年,觉得挺爽的[滑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