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解“道隐无名”和“道恒无名”:其实简单至极!

三棱心爱文学 2024-09-14 15:16:55

首先声明,标题所谓的“正解”,是我说之“正解”,即非“正解”,是名“正解”。如果读者认为啥也不是,是读者之“啥也不是”,即非“啥也不是”,是名“啥也不是”。

可能是我上周写了一篇的缘故,平台这几天老是推送关于“道隐无名”和“道恒无名”的文章,看了后,给我的总体感觉基本上是“假大空”,我觉得有必要把我的观点推销一番。

我之所以认为这些文章“假大空”,原因还是我上一篇文章分析的第一项原因,即“一道到底”,把“道”当个筐,啥都往里装,结果装的是啥估计作者自己也不知道。

典型的假大空之描述

“道恒无名(有的版本是道常无名,无区别)”出自《道德经》第32章,“道隐无名(有的版本是道褒无名,也无区别)”出自第41章。这两个“道”如果都理解为所谓的“恒道”,则矛盾和疑问立即就会显现,至少有三个疑问是无法解释的:

如果“无名”是没有名字,“道”难道不是名吗?虽然这个名是“强为之”,但毕竟是有个名字的,矛盾!如果“小”是道之小,那么在第25章老子明明认为“道”为之名曰“大”,怎么又“小”了呢?难道“道”会七十二变?矛盾!(有人据此推导出所谓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像孙悟空有了神通似的,甚是可笑)“守”怎么解?如果像这些学习者理解的,“道”是所谓的“恒道”,无名无相,不可定义,说出来就不是“恒道”了,请问怎样守?谁有本事守一个给我们看看?所以称之为“无稽之谈”非常之贴切!……

于是,我们所见到的解读文章,无不是在自编逻辑,自圆其说,绕来绕去,一团乱麻,云天雾地。

且听我之“正解”:我说之“正解”,即非“正解”,是名“正解”。如果有人认为我说的不是正解,可以拿出你的正解出来看看——我最讨厌那些腹中无实、嘴唇却像两片批刀的喷子。

“道隐无名”和“道恒无名”,这两章中的“道”皆非先天之道之“恒道”,而是后天之道之“非恒道”,即:实践之道,即“道可道,非常道”这三个“道”中的第二个和第三个“道”。

什么是实践之道?即:人类对宇宙自然、物质世界及社会运行逻辑(先天之道)的探索、发现、总结、归纳之努力,从而形成的与先天之道相互契合的认知逻辑、文明成果和治理理念。

实践之道最本质的属性就是“恒无名”,实践之道的表现方式就是“隐无名”。这两个“无名”的含义很简单:没有模式可循,没有标准可循,没有章程可循,没有逻辑可循,没有目标可循……总之就是“盲人摸象”。这是人类的宿命,也是人类的使命,

理解了“道隐无名”和“道恒无名”的原理,你再去反思人类的发展史,再去反思文明的成长史,你就会茅塞顿开、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你就会理解为什么人类会有战争?理解为什么会有社会周期率?理解为什么会有主义之争、道路之争?理解为什么要坚持文化自信、道路自信……

因为,“实践之道”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趟过来的,就是盲人摸象不断地纠偏纠错修正出来的!人类在坎坷中前行,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前进。如果先天之道有标准、有模式、有条款,那就简单了,我们人类就不会再受磨难了,可是没有!没有!!没有!!!

关于“道隐无名”我们已经在上一篇文章中讲得很详细了。下面重点讲一讲“道恒(常)无名”:

先将此章文字试作如下翻译:

实践之道没有固定的章法,因实践而所“德”便是最本初的治理思想根源,即使其很微小,天下也没有人能不臣服。侯王如能紧紧抓住这个治理的根源,万物就会自行宾附。坚守此思想治理天下,天地相合降下甘霖,民众不需要任何人的指使便可自行调和。侯王君主就可以根据民意将他们自发的规范和秩序用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有了规范和秩序,上上下下就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治理天下就不会有危险。打个比方来说,探索治理天下之道,就如同川谷对于江海的意义。

难点释疑:

【道常无名】:实践之道没有章法可循,是“非常(恒)道”。诸多解读者将“非常道”解释为【说出来的道就不是原来的那个恒道了】,逻辑思辨上没有问题,但是这种解释在实践应用中毫无意义:你既然说出来就不是“恒道”了,那你干吗还要说?说那么多不就是个锤子吗?所以,“非常道”不能这样理解。“道常无名”和“非常道”的含义是一样的,这里的“道”都是后天之道,是实践之道(文明成果)。我们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来反思一下:自己在生活实践中,在实践某一理论或道理的时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呢?还是照搬照抄、一成不变?“道常无名”的意思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遇山开路,遇水架桥。

(关于“名”,在《道德经》中不仅仅是指名字,请参阅我的其它文章)

【朴】有人把“朴”解释为“道”,这是没有完全弄明白《道德经》的逻辑和基本概念。在《道德经》中,“朴”和“婴儿”和“谷”等,是和“德”相关的概念。什么是“德”?很简单:实践之得,运用于社会治理和为人处世,达到与人和的效果。人类探索和发现先天之道(即“盲人摸象”或“摸着石头过河”),必有所得,所得契合先天之道,就形成一定的认知逻辑,那么最本初的认知逻辑(主义、思想、理论等),就用“朴”作喻。之所以是“朴”,是因为它还没有转化为制度、文化、标准、规范。“朴散则为器”则比喻了主义、思想、理论,转化为制度、文化、标准、规范的过程。

【虽小,天下莫能臣】这一句是对“朴”(即主义、思想、理念)的描述,并非是对先天之“恒道”的描述,先天之“恒道”连“朴”都称不上,因为先天之“恒道”无物、无名,恍兮惚兮、寂兮寥兮,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虽然能“用之不勤”,但不能直接用,需要“德”的转化。道之德为朴,朴散则为器。所以这个“朴”再小,即某个人的合道之德无论如何不起眼,它只要是合于“道”,它就是好主义、好思想、好理念。用伟人的话讲,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守之,守的就是个“朴”,再小的“朴”也值得坚守,这就是“不忘初心”。多数解读者认为守的是先天之“恒道”,咱们就弱弱地追问一句:这个“恒道”你怎么守?说出来就不是原来的“恒道”了,请问从哪里守?守什么?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这一句描述了侯王坚守治国之道、治理理念后“天下有道”的治理场景,没必要过分解读,用一句俗语来理解,就是“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连接上述文字逻辑:统治者通过治理实践,形成一定的治理思想,在这个治理思想感召之下,天下万物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地运转运行,其治理思想得到了实践的检验,统治者即根据其治理思想及其实行效果,制定出相应的治理制度、道德规范、社会规则等,天下民众按照制度和规则行事,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全社会一清二楚。

其隐含的思想脉络是:统治者根据先天之道(包括社会治理的基本条件、民意等)汇集天下民众愿望,形成治理逻辑(主义、思想、理念),然后坚守这个治理逻辑,民众则顺应这个治理逻辑,在实践中接受检验,治理逻辑最终转化为治理制度、治理文化,实现从“无名”到“有名”的转变和演化。

认为《道德经》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描述物质世界的“万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衍生、演化的解读者,需要仔细品味本章的叙述逻辑。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这里的“道”有两层含义,但仍然是指后天之实践之道、治理之道、制度之道、文化之道……两层含义分别是动词和名词。这些“道”,都类似于川谷汇集江海的过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探索的成果、实践的成就。这一句描述了人类实践的本质规律和伟大意义。

总之,第32章主题非常突出,逻辑非常严密,意义非常重大。细品之,回味无穷;实践之,受用无穷!

0 阅读:10

三棱心爱文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