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美国硅谷科技圈热议的就是路面无线充电技术。据说这技术并不复杂,就是在路面之下埋上带状无线充电装置,这样电动车在行驶中可以随时补充电能,达到增加车辆行驶里程的作用。
这想法听上去有点玄幻,但细想还是有很多实现的难度,比如这种连续不断的地下无线充电装置的造价,安装维护的施工难度,充电效率,计费方式等等。
笔者问了一位硅谷大厂的华裔码农,他很确定地告诉我,这事儿是真的。提出构想并拿出初代产品的初创公司就在硅谷,已经拿到了加州政府和一家知名投资公司两笔数千万美元以上的投资,前景似乎一片大好。
加州政府已经确定把这技术应用于2028年奥运会运动员村与各大比赛场馆的连接道路上,先让公共交通车辆实现不间断充电。第一段实验路面就在洛杉矶,明年初就要动工。
不过朋友告诉我,那家初创公司当前的技术还没有达到划时代的程度,主要是无线充电的电能补充有限,充电效率不高。远达不到充电电能大于消耗电能的程度,且差距很大,但能够让电动车增加一半的行驶里程还是可以实现的。
所以最初的应用主要是公共交通车辆,因为公交车要经常停靠站点,那么就可以在站点地下加装功率更高的充电装置,同时,车辆在静止状态本身的充电效率也更高,基本可以实现无限续航。
至于私家车什么时候能用上这带无线充电的公路,朋友并不看好,这一点我倒是完全赞同。以我对美国基建建设的观感,这工程对他们实在是挑战性太强。
笔者一八年初去美国波特兰拜访一个朋友,从机场出来穿过市区,前往比佛顿。赶上有一段高速路修路,一共三条车道,两条施工,一条保持通行,二十多公里路朋友开了接近一小时。
今年年初时我又去那个朋友家,这次自己开车,想着多年过去,高速路应该通畅了。哪曾想与六年前相比,这路唯一的变化就是从两条施工,一条通行变成一条施工,两条通行,还是开了近一小时。
这条高速路施工的部分不过十几公里而已,难度最大的不过是修两个立交桥,其它地方连路基都不用重建,换换路面罢了。就这工程,中国随便来个村办施工队,最多一年也就干完了,美国的工程效率实在是让人震惊。
比弗顿的朋友告诉我,高速路刚开始修时,他周围有几个要在市区上班的邻居立刻就卖房搬家了。他当时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堵了几个月才发现周围的房子都不好卖了。换工作与换房子的选择题,他还是选择了前者。
由此想来,加州政府要是把高速路、市政路改造成带无线充电的道路,耗时可能难以想象,弄不好又是一个半拉子高铁工程。就算它历尽千辛万苦给修出来了,很可能电池技术也突破了,充电半小时,续航几千里,还要路上那点儿电何用?
在美国,这类事情还真挺普遍,技术很领先,市场前景都能看得到,可一牵扯到市政基础建设参与,先进技术也变成落后技术了。这么看,美国政府搞技术封锁也实在有难言之隐:自己干活的不争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