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美国到底有没有真正登月的问题,老实说笔者一直持否认态度,一方面是喜欢看有阴谋有悬疑的内容,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美国对中国技术打压的反感,内心里期望他们自己打脸。当然还有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并没有实地考察,系统了解。
前些天去逛了逛佛罗里达的肯尼迪航天中心,还是很有些感触,至少感觉美国的登月应该不是造假。

在园区内有一个运载火箭的展示区,从最早的验证技术火箭,到C1火箭,到土星1B,到最终的土星五号运载火箭,能够看到大约在十年时间里,美国宇航局在失败、改进、再失败、再改进做的诸多努力,也能够了解每一个型号之间明显的演进关系。
而园区里展示的火箭不过是整个计划的二十分之一,而展出的火箭发动机更是多达十几款。

很难想象,为了造个假,美国会前期投入如此巨大,把整个运载火箭的研究路线、分支产品都搞出来。当然我们可以认为他们是为了更加真实,但问题是,都研发到了这个地步,还造个什么假,直接发射不就完了?
与此类似的还有登月舱的设计,同样是经历了几十次的改进,而且很多改进是经历了惨痛的人员伤亡教训才得以完成的。所以,应该不会有人为造假疯狂到如此程度吧?

更离谱的是,展馆内还有很多登月计划的辅助设施设备,比如能够装载数百吨火箭的载重车辆、专门回收登月舱的直升飞机、宇航员专用的救护车、数百种太空食品、二十多种不同功能的宇航手套、甚至为了保证在失重状态下能正常书写,自来水笔的设计都历时三年,从几十款设计发明中从优选出。
可以说有关登月的一切都考虑到了,也都有了完善的应用产品,前期投入的人力物力更是难以想象,事儿做到这个程度,那么他们有什么理由不登月呢?

当然,也还是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美国的登月计划确实是实施了,他们造了运载火箭和登月舱,只是他们意识到按照那时的进度将会落在苏联的后面,于是在最终登月的环节造了假。

不过在肯尼迪宇航中心,笔者见到了两位当年登月计划的工作人员,现在都八十多了,还在坚持做着讲解员,已经三十多年。他们依旧充满激情,在模拟控制室,讲到当年登陆成功时控制中心里的欢庆盛况,眼里全是光。
如果美国的登月计划是个谎言,那这俩坚持讲解了三十年的工作人员,绝对能拿奥斯卡奖了。

1969年的美国,科技确实强大,地球第一。现在2024年了,理论上讲计算机进步了,航天进步了,月球上没有动,应该上去更容易。实际上上不去。
同样,美国人在继续向世界展示五十年前六次成功登月的辉煌,但我们仍无法理解现在科技更发达,GDP更领先的美国,六次无人登月(包括几个马夹)都以失败告终的结局。这个美国怎么啦
这已经不重要了,就如埃及这个国家,给世界展示了五千年前强大的建筑技术,施工技术,及无与伦比的防腐技术。这些强大的展示也无法让我们理解当今埃及人民在为每天获得几个免费大饼而焦虑。
现在讨论的不是当年美国想不想登月,而是有没有登上月,也就是说现在也想登月,可登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