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的灿烂星光:蒋梅英
1931年的一个晴朗午后,上海滩如往常一般熙熙攘攘,街头巷尾充斥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和各式各样的小贩声音。在这繁忙的街道上,蒋梅英以她那非凡的美貌和端庄气质,在人群中犹如璀璨的珍珠,难以忽视。她的步伐优雅,穿着一件简单而合身的旗袍,颜色低调却格外显眼。这一天,她无意中吸引了一位正在寻找新面孔的星探的目光。
这位星探看到蒋梅英那独特的东方美时,便被深深吸引,不自觉地跟随她,穿过人群,走过热闹的市场,直到蒋梅英的家门口。他稍显局促但坚定地敲响了门,待门开启时,便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来意。
“小姐,失礼了,我是一家广告公司的星探。看到您走在街上,我不由自主地被您的气质和美貌所吸引。您的形象非常适合我们即将拍摄的一系列广告。不知您是否有兴趣尝试一下模特工作?”星探的话语恭敬而诚恳,目光直视蒋梅英,等待她的回应。
不久后,蒋梅英的照片便首次出现在“美丽牌”香烟的广告中,她优雅的姿态和独到的美貌很快就捕获了大众的目光。广告里,她手持一支烟,轻轻侧着头,眼神迷离而深邃,背景是模糊的上海市景,艺术感十足。
随着广告的流传,蒋梅英的面容开始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她的名字也开始在社交场合和媒体中被频繁提及。不久,蒋梅英便成为了上海滩的焦点人物,频繁受邀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和更多的广告拍摄。
坚贞的爱情与平淡的生活
蒋梅英年轻时,以美貌和气质闻名,吸引了众多追求者。很多人慕名而来,有些是上海滩的商人,也有些是文艺圈的人士,还有一些来自社会名流阶层。尽管如此,她从未被这些热烈的追求所动,而是选择了一个平凡却可靠的伴侣——周君武。
她与周君武的婚姻生活并不轰轰烈烈,但却安稳幸福。他们婚后育有一子一女,儿子性格内敛,女儿聪明伶俐,家庭生活平和温馨。他与蒋梅英之间相互尊重,在孩子们的教育上也十分用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和学识。
1971年,周君武因病去世。这对蒋梅英来说是人生的一大变故。家里的经济负担顿时加重,但她始终保持着坚韧,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她搬到了延安西路的一间小屋,面积不到20平方米,虽然地方不大,但干净整洁。
虽然生活简朴,但蒋梅英的日子并不孤单。她的孩子每次来看她,都会带上新的故事和消息,一起聊聊工作和生活的点滴。
蒋梅英的不幸遭遇
1973年,26岁的周荣鹤从部队退伍,回到上海,进入长宁公安分局江苏路派出所成为一名基层警察。那时,他初入警队,业务不熟,经验不足,由派出所的老警察孙发仪带领指导。孙发仪在派出所干了多年,熟悉各类社区事务。
到了1974年,周荣鹤的工作渐渐上手。一次例行的社区巡查中,他偶然在街头注意到一位年长的女性——62岁的蒋梅英。尽管蒋梅英的年龄已过花甲,但她平日打扮整洁,举止优雅,身形依旧保留着年轻时的婀娜线条,这一切让周荣鹤不由多看了几眼。
几天后,8月20日下午,周荣鹤以社区访问为由,特意敲响了蒋梅英家的门。蒋梅英开门后,看到一位穿着警察制服的年轻人站在门口。周荣鹤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说自己是辖区的新民警,过来了解社区情况。蒋梅英对穿制服的民警并无戒心,出于礼貌将他请进了屋里,并泡了一杯茶递上。
周荣鹤坐下后,开始简短地自我介绍,说自己是部队转业的警察,刚到派出所一年多,今天过来了解一些居民的情况。随着交谈的继续,周荣鹤的提问逐渐偏离了工作内容。他开始询问蒋梅英的家庭情况,比如家里是否有其他人居住,孩子是否经常来看望她。
蒋梅英回答着这些问题,觉得谈话似乎有些漫无边际。周荣鹤一边点头一边打量着屋内,目光偶尔停留在墙上的老照片上,其中有一张是蒋梅英年轻时的模特照。照片中的她身穿旗袍,神情优雅。周荣鹤盯着照片,笑着说道:“阿姨,您年轻时真漂亮.”
蒋梅英略显尴尬地笑了笑,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她站起身整理桌子,示意对方时间不早了,询问是否还有其他事情。周荣鹤似乎意识到谈话该结束了,也站了起来,表示自己该走了。
然而,就在他转身准备离开时,突然情绪失控,做出了不当举动。他冲上前去,对蒋梅英进行了猥亵。蒋梅英大惊失色,立即奋力挣脱,用力推开他。周荣鹤见状慌张地后退了一步,随后迅速离开了房间。
寻求正义:孤独的抗争
1978年,距离那次不堪的事件已经过去了四年,但蒋梅英始终无法完全从中释怀。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这件事如影随形。她反复思量,觉得不应该再继续沉默下去。终于,她决定采取行动,希望通过正式渠道让真相得以昭示。
那天,蒋梅英取出纸笔,坐在小桌旁,开始写信。她在信中详细描述了四年前发生的事情,包括周荣鹤是如何以民警的身份进入她的家门,又是如何在临走前对她做出不当行为的。信中,她还特别提到周荣鹤的姓名、身份和当时所在的派出所,力求细节准确无误。
写完信后,蒋梅英将信封封好,装进包里,步行去了附近的邮局。她站在邮局窗口,递上信件时特意叮嘱工作人员,这封信一定要妥善寄到长宁公安分局。
然而,这封信在送达公安分局后,并未引起预期的重视。蒋梅英的检举信可能只是被简单地归档,或许只是经过了形式化的处理。她并未收到任何回复或调查的通知,仿佛这封信从未存在过一般。而此时的周荣鹤,非但没有因此事受到任何影响,反而在职业道路上步步高升。
周荣鹤从派出所的普通户籍警开始,通过处理一些琐碎的治安事务积累了经验。在基层干了几年后,他因为"工作积极"被调到了内勤岗位,这份工作让他接触到了更多的内部资料和管理机制。他工作中表现出的“能力”赢得了上级的青睐,很快被安排到信访接待岗位。
到了江苏路派出所,他作为副所长的履职阶段,更多地负责协调和管理内部事务,也掌握了更大的权限。他利用这些职务之便,继续隐秘地实施不道德行为。多名女性受害者选择保持沉默,或者在他的威逼利诱下妥协,这让他更加肆无忌惮。这期间,他的“职业荣誉”在系统内得到了认可。1983年,他甚至被提拔为团委书记,成为许多年轻警员的“榜样”,他带着光环出现在各种公安系统的活动中。
正义的延迟与终归不懈
1983年10月21日的晚上,上海延安西路的小屋里,蒋梅英一如往常地整理着房间。屋外突然响起了敲门声。她起身走到门口,打开门,看见站在门外的人竟是周荣鹤。这个熟悉的名字让她愣了一下。周荣鹤开口说,自己是路过这里,想顺便看看她,问问近况。
话题逐渐偏离了日常。周荣鹤开始主动提起一些细碎的往事,提到四年前那次的“拜访”,他的语气带着轻佻。蒋梅英听到这里,明显感到不安,站起来想要结束谈话。她转身要去给他倒茶,周荣鹤却突然站起来靠近她,挡住了去路。
周荣鹤的动作变得粗鲁,他抓住了蒋梅英的胳膊,不让她走开。蒋梅英挣扎着试图推开他,却因为力气悬殊而无法成功。他用力将她按在椅子上,掐住她的脖子,阻止她喊叫。蒋梅英拼命挣扎,试图挣脱束缚,但周荣鹤用手捂住她的嘴,用双腿夹住她的脚,不让她发出声音或者踢到地板。
整间屋子里只有喘息声和物品碰撞的声音。随着时间推移,蒋梅英渐渐没有了力气,她的动作慢慢停了下来。屋内恢复了寂静,周荣鹤松开手,确认蒋梅英已经没有了呼吸。
第二天,蒋梅英的邻居发现屋内一片寂静,连日常的声响都没有传来。他们起了疑心,最终报警。警方到场后,发现了蒋梅英的遗体,案发现场虽有伪装的痕迹,但一些细节显得不自然。警方迅速成立了专案组展开调查。
在专案组的走访中,蒋梅英的儿子周德安从外地赶到上海。接受调查时,他提到母亲曾对自己说过,有一位姓周的警察在数年前对她有过侮辱行为,还说她曾写过检举信给公安分局。这一线索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
经过缜密的侦查和取证,警方逐步锁定了嫌疑人周荣鹤。他的履历被彻底调查,警方发现他不仅涉嫌蒋梅英一案,还与多起针对女性的侵害事件有关。在证据面前,周荣鹤最终承认了自己的罪行。1985年7月,法院对周荣鹤作出判决,他被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
参考资料:[1]黄石(绘画).最美的上海——愚园路涌泉坊[J].上海城市发展,2024(4):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