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见不平一声吼呀,该出手时就出手呀,风风火火闯九州。”
《水浒传》中108英雄好汉的形象深入人心,但他们最后的结局却成意难平之事,这和当时朝廷三个十恶不赦的权宦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三个人分别是蔡京、童贯和高俅,梁山好汉中很多都是被这三人使用奸计直接或者间接铲除。我当时不论看书还是看电视剧,都对这三个大奸贼恨得牙痒痒。
《水浒传》是以北宋末年为背景而展开,很多故事和人物是虚构创作,但这三人是真实存在。其中蔡京是“北宋六贼之首”,是万人唾骂的最大奸臣。
蔡京,字元长,兴化仙游人,北宋熙宁三年进士。他天资聪颖,为人圆滑,且具有真才实学,这也让他在没有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下,凭能力与才干,从地方官逐步升迁,最后在神宗、哲宗、徽宗三朝时位极人臣。蔡京先后四任宰相,长达十七年之久,是真正的“三朝元老”。
在蔡京执政期间,虽然有些不错的政绩。比如他对社会救助的规模化和制度化推行力度之大,在历史上是罕见的。他推行的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制度,是封建社会救济制度发展的最高峰。
还有他修建了很多地方学校,极大推动了北宋教育事业的发展,他的“崇宁兴学”运动,完善了当时县、州和太学三级学制系统,恢复和发展了医疗、书画、算术等专科学校,这个效果是北宋时期三次兴学运动之首。
但这些都掩盖不了他是奸臣的事实,他当宰相期间,借口恢复王安石变法排斥异己,遍布党羽,为了达到对旧党一网打尽、斩草除根的地步,曾一次下令将309个官员的名字刻在石碑上,称之为党人碑,并把这些官员关押、流放,子孙不得为官。
他为了以迎合皇帝的奢侈愿望,千方百计捞钱,明知会导致物价飞涨,他也在所不惜发行大量货币;并且废除盐钞法,让无数商人、百姓多年的积蓄化为流水,被迫沦为乞丐;他还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令百姓承担了更重的经济负担……
种种类类,罄竹难书,因此蔡京深为天下人唾骂,百姓把他和童贯等六人列为“国之六贼”,蔡京为六贼之首。
公元1125年,这一年金国先灭了辽国,接着在12月发兵两路侵宋,并发来讨伐大宋的檄文。宋徽宗看到檄文后,慌忙让位给自己的儿子宋钦宗。
靖康元年,有大臣极力弹劾蔡京,说蔡京是像东汉王莽一样的窃国奸佞之臣,从而导致国内反抗暴乱四起,并引来了夷狄外国的侵略。
蔡京于是从权倾朝野的宰相开始被宋钦宗一贬再贬,最后被流放到儋州(海南),当时他已80岁(虚岁81)高龄,才走到湖南潭州时,就感觉自己快不行了。
因为在南遣的路上,他见到沿途的百姓和商家都万分痛恨他,给钱都不把东西卖给他,各级官员同样对这位奸臣爱搭不理,所以蔡京心灰意冷,万念俱灰,身体一天比一天差。
西江月·八十一年往事
八十一年往事,四千里外无家。如今流落向天涯,梦到瑶池阙下。
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几度宣麻。只因贪此恋荣华,便有如今事也。
这首词,没有那么复杂的情感和艺术手法,主要是蔡京对自己一生历经荣华富贵、世态炎凉的回忆和反省,字里行间满是凄凉落寞。
大致意思就是说自己八十一岁了,还流落天涯,无家可归,真是凄凉无比;曾经自己也是五回为宰相的人,沦落到了今天这般地步,都是因为贪恋荣华富贵的后果。
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出,蔡京对于自己曾经的辉煌还是挺自豪的,5次拜相、风光无限,位极人臣,一手遮天。
同时,他也总结了自己失败的原因,就是贪念荣华、不能自拔,才做出了许多误国误民之事,最终落到今天这步田地。言下之意: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正所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首词也算是一代奸臣为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做的忏悔吧!虽然这种悔恨似乎不如人们发自内心的忏悔那样深刻,但对这位一意孤行,平日肆无忌惮的奸佞来说也难得了。
写完这首词不久后,蔡京便在饥寒交迫中一命呜呼了,因此这也是他的一首绝命词。
这首词虽然只有短短八句,却是一个人生经历丰富的老人留下的临终遗言,更是一位作恶多端的奸臣临死前的自我反省。
我们要从他的经历与感悟中汲取人生智慧,从而作为自我警醒的反面教材。
值得一提的是蔡京死后只是简单地用草包裹葬在观音殿,后来在吕川和卞老凑钱下才用青布包裹蔡京尸首,改葬在了潭州的漏泽园。
这漏泽园就是蔡京当年推行的善政,专门为那些贫困孤寡,无人葬埋的人所准备的。蔡京漏泽园,由国家祭祀,也算一种自己的福报吧。
这便是:善恶到头终有报,荣华转身便成空。
END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