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杨医生。很多人在调理身体时,总是哪虚补哪,但这就是一个死循环,吃了补药却一点效果没有。
脾胃不好,就该拼命补脾胃;肾虚就拼命吃补肾的药。可在中医理念里,“治病求本”不是死死抓住症状不放,而是寻找藏在深层的原因。比如脾胃不好,其实和“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为什么说纵欲的人消化都不好?从中医角度看,纵欲过度会直接损耗人体的米青气。肾藏米青,米青化气,气分阴阳,而肾阳就是人体阳气的根本。这类人往往会有黑眼圈,脸色暗沉浮肿,手脚冰凉,尿频尿急,拉肚子。
有人会问:脾胃不好,和肾阳有什么关系?其实,脾胃就像一口锅,肾阳就是锅底的火。火不旺,锅里的食物再好也煮不熟。脾胃消化食物的能力,不仅取决于它自身的功能,更离不开肾阳的温煦。肾阳不足,脾胃的“火力”不够,食物自然无法充分腐熟,消化就会变差。

脾胃负责消化食物,再转化成气血,而气血就是肾米青的“原材料”。肾米青充足,肾阳才能旺盛,才能反过来温暖脾胃。但如果肾阳不足,脾胃的消化能力也会变差。比如有些人明明吃得很清淡,但依然容易积食、口臭、腹胀腹痛,大便不成形,舌苔白腻。这时候,如果只是单纯地补脾胃,效果往往有限。
所以,调理脾胃的关键,有时在肾阳。比如附子、干姜、肉桂这些温补肾阳的药,或者右归丸、桂附理中汤这些经典方剂,都能通过补足肾阳,让脾胃的“火力”重新旺起来。

老中医常说“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指的就是肾。肾是人体阳气的根本,也是五脏六腑的“根基”。如果肾阳不足,就像房子的地基不稳,即使把表面的问题修好了,过段时间还是会出问题。
可惜的是,现代人很少意识到保护肾的重要性。熬夜、纵欲、过度劳累、贪凉饮冷,这些行为都在悄悄损耗肾阳。尤其是年轻人,脱发、黑眼圈、记忆力下降、腰酸背痛,甚至x功/能减退。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其实都是身体在发出警告。

调理身体时,不能只盯着表面症状,而要找到问题的根源。记住:补肾阳才是脾胃恢复的“隐形开关”,肾阳足了,脾胃自然会好,身体才会真正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