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天有不测风云!初夏时节,气象万千,老天爷翻脸比翻书快,有时候阳光灿烂,有时候乌云密布;有时候滴滴嗒嗒,有时候缠缠绵绵。似在表述世事的迷惘,似在洗涤内心的纠结。但是问题来了,时晴时雨的天,屋里厢这几竿湿衣裳咋办?一歇歇挂出去,一歇歇收进来,汗爬雨淋,忙出忙进,浓缩成三个字:寻开心?
在下是奔七路上的城市草根,社保局称:退休老人。按伲上海话:随心所欲不逾矩,有福不享“猪头三!”对,人老了,除了尽量保住一条健康的老命外,身边有一位心地善良的老伴与手头留一点财务小自由的老本,若有几位臭味相投的老友,那就是老有所乐。
所以对大多数传统老人来说,家里多多少少都有一点“棺材本。”主要有二大用途:一是救急;二是寻开心。救急是为了不给小辈添麻烦,该用钱时就用钱;寻开心主要对于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一个“寻”字,本身就是一种时间与情感上的付出。其实,商品交易与人情交易,都是一种现代世俗意义上的情商,年轻人对老年人的每一个“微笑”,侬都要拎得清爽,勿要神之胡之对不对?
大千世界,寻开心的何止是人类?昨天,听说社保为每个退休人员增加的退休金到帐,顺便调一下头寸,到附近一家银行的ATM存款。沿街有四台机器,其中有三台是“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于是到唯一的那台存取款一体机上去存款。插卡,按程序输入密码,放入现钞,一阵操作猛于虎,须臾,完毕。退卡前,显示一下余额,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要西夸了,金额比存入的款子少了1W,立时头就大了!过一遍脑子,第一个念头:有猫腻,不会是黑客耍流氓吧?第二个念头:淡定,也许是机器“寻开心?”虽然人算不及机算,但朗朗乾坤,这100张“老人头”说没就没了?这种事无论摊上谁都尴尬,况且不是小数目,于是到银行柜台讨说法。
大堂女经理戴着口罩,边说边用肢体语言向我解释道:“莫急莫急,ATM一般不会出错,若真的错了,我们晚上轧帐,会把你弄错的钱自动转到你的帐上......”奇了怪了,怎么是我弄错?明明是你们银行的问题。“质量做得好,错漏自然少”的标语牌明镜高悬,就像是阳澄湖大闸蟹——腾空八只脚!谁说了算呢?万一银行耍赖死不认账,奈何?

图片来自网络
一路纠结,到家后,立马心急火燎地与该分行的客服电话联系,并告知详情。接电话的似乎是女性智能机器人,听口气嗲得来要西,虽然你火气一缸,她就像灭火器,让你“熄搁”,这就是人工智能的魅力。说五日内予以答复,请您耐心等待。我想爆一句:“没有人工智能,要ATM干什么?”
尽管二天后,资金回到我的帐户里,可说是虚惊一场,但心里大大的不爽。都说“港度”港进不港出,为什么帐户金额是少1W而不是多1W?这一切的背后,是人工智寻开心,还是另有一番隐情?令人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