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宝可梦》案在广东高院二审公开开庭审理现场。徐志毅摄
一次“复刻”换来天价赔偿
说起皮卡丘、杰尼龟、可达鸭等经典宝可梦角色,大部分人都不陌生。早在1996年,日本株式会社宝可梦(以下简称宝可梦公司)发行了第一代《宝可梦》游戏。玩家通过角色扮演,在一个被称为宝可梦的生物所生存的世界里,用“精灵球”收服宝可梦并训练它们,展开一段冒险旅程。28年间,《宝可梦》系列游戏已迭代出33个版本,累积了高人气和知名度,影响力遍及游戏、动漫、电影、文化衍生品等领域,是全球最成功的游戏IP之一。
2015年7月,一款名为《口袋妖怪:复刻》的手游在各大应用平台上线,其角色、地图、故事、玩法等核心元素均与《宝可梦》系列游戏高度雷同,且在宣传中使用“复刻经典”“高度还原”“正版授权”等字眼,吸引了大量游戏玩家下载。然而这款手游画面和版号信息中标注的著作权人及运营方,却是成立于2001年的麦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某公司)、方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某公司)等四家公司共同参与了该手游的发行与运营。该手游上线次年的累计流水即突破人民币3亿元。
《口袋妖怪:复刻》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太久。2021年12月7日,宝可梦公司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侵害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诉讼,请求判令麦某公司等五家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5亿元,并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等。2024年7月2日,深圳中院一审判决宝可梦公司胜诉,麦某公司赔偿人民币1.07亿元,方某公司等三家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面对天价赔偿,麦某公司、方某公司不服,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一场公开庭审弥合双方分歧
2024年12月18日,《宝可梦》案在广东高院二审公开开庭审理,案件由广东高院院长、二级大法官张海波担任审判长。庭审现场座无虚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东省游戏产业协会及游戏企业代表、高校师生等百余人受邀旁听。
此前,合议庭已组织了多次庭前会议,全面审查双方提交的所有证据,并逐一比对游戏内容,充分听取了诉辩双方意见。然而,双方对一审判决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赔偿计算等问题仍存在较大分歧。宝可梦公司认为,《宝可梦》系列游戏已形成稳定的故事内容,其主张的权利游戏保护范围是整体故事性内容,包括基本故事框架和特定游戏玩法体系架构,属于受著作权法保护的表达,根据比对情况,两款游戏已然构成实质性相似。麦某公司、方某公司则辩称,《宝可梦》系列游戏并非同一游戏的简单迭代,不应作为整体保护,其游戏玩法体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口袋妖怪:复刻》与其存在明显差异,不构成实质性相似。
在审判长的主持下,二审进一步查明事实、弥合分歧,围绕双方争议焦点展开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最后陈述。“宝可梦公司请求保护的游戏内容能否构成著作权法规定的‘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宝可梦公司是否享有涉案系列游戏元素的商品化权益,被诉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赔偿数额如何计算?”一份份证据当庭质证、一个个疑问交替抛出,尖锐的冲突在疾风烈火般的“交锋”中逐渐找到了平衡点。多名企业代表在庭审结束后纷纷点赞称,“这是一堂生动直观的法治公开课”。
一份示范判决助推达成调解
数字文娱企业的投资和创新发展,离不开有力的司法保护。广东高院将对宝可梦在中国维权首案作出怎样的裁判?业界予以了高度关注。
当前,对于电子游戏玩法规则设计应该受到著作权法还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实践中存在不同的观点。二审庭审结束后,合议庭确定了判决与调解两手准备、同步推进的工作思路,通过援引案例释明同类纠纷的裁判标准,引导双方当事人对诉讼结果形成合理预期。与此同时,由广东高院二审审理的一起涉及游戏《万国觉醒》的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与《宝可梦》案存在相同的法律问题,且案件审理工作已接近尾声。于是,广东高院加快了《万国觉醒》案的审理进度,以判决形式明确了法院对相关法律争议的裁判标准,并向《宝可梦》案当事人释明,游戏玩法规则不构成作品,不宜适用著作权法解决游戏“换皮”纷争,否则可能造成某些类型的游戏玩法被不合理“垄断”,但此类情形还应综合判断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详尽的说理一步步引导《宝可梦》案双方当事人对诉讼结果建立合理的预期,并就法律适用争议达成“共识”。
判决定分,调解止争。合议庭同步开展了多轮“背靠背”“面对面”调解,根据双方诉求不断调整调解方案,努力平衡双方利益。同时,还依托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仲裁与调解中心建立的涉外知识产权诉讼诉调对接机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参与调解。在“严格审查﹢示范判决﹢国际调解”工作机制衔接发力之下,麦某公司、方某公司主动以“停止侵权、公开道歉、积极赔偿”的方式表明悔改诚意,而宝可梦公司也充分了解了中国司法调解的优势,消除了对胜诉权益兑现的顾虑,增强了实质解决本案矛盾纠纷的信心。
2025年2月12日,《宝可梦》案双方当事人就赔偿问题达成最终调解协议并提交广东高院,法院立即启动快速审查程序,当天就出具了民事调解书,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2月18日,麦某公司、方某公司在媒体上公开发布道歉声明,向权利人、广大游戏玩家以及社会各界致歉。
“此次调解不仅解决了当下的纠纷,更为我们未来的经营行为指明了方向。”麦某公司郑重承诺,将在今后的发展中改正错误、诚信经营。宝可梦公司亦对本案的妥善处理表示了高度认可,认为调解结果大大增强了他们对中国司法环境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信心,并期待本案的示范效应能够有效阻止市场上其他主体的侵权行为。目前,侵权游戏已全面下架,赔偿已得到即时履行,宝可梦公司在中国维权首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为全球创新生态发展贡献司法智慧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张海波
《宝可梦》案是全球顶级游戏动漫IP宝可梦在我国提起的维权首案。本案从一审到二审广受社会各界关注,如何在法律框架内充分体现对创新成果的保护,如何做好落细实质解纷,对人民法院提出了诸多挑战。
司法实践证明,定分不易,止争尤难。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不能局限于卷宗里、孤立于单案中、停滞于裁判上,而是要积极融入产业思维,高度关注案件背后相关企业的长久发展,以及相关行业领域的良性竞争,切实发挥知识产权审判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
一是以公正司法彰显平等保护。广东游戏产业市场份额常年在全国占80%左右、全球占25%左右。国外创新主体在华投资兴业,需要强有力的、公正平等的司法环境。法院二审促使被告诚意道歉、履行赔偿,既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法院平等保护的司法态度,又向游戏产业释放出强化保护创新的积极信号。二是以严格审查赢得各方信任。《宝可梦》案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涉外知识产权案件,我们集中审判力量精审,
二审中全面审查证据厘清案件事实,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以公开透明、公正专业的司法赢得双方当事人的共同信任,为后续实质解纷奠定了基础。
三是以司法合力推动形成共识。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探索与国际通行司法规则相衔接的知识产权审判机制,是广东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独特优势。法院通过开庭审理找准争议关键,在类案判决作出示范的基础上,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中心形成调解合力,推动双方达成创新发展共识,共同营造良性竞争经营环境。
近年来,《黑神话:悟空》《哪吒2》等优秀原创数字文娱产品取得巨大的商业成功。实践证明,唯有“熬”得住深耕原创关,才能“点燃”精彩、赢得市场。只有切实“创新驱动”,才能培育出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在中国游戏出海、中华文化输出的大背景下,广东法院将不断健全知识产权审判机制,努力提升知识产权审判质效,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创新生态贡献司法智慧。

扫码了解广东法院在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司法实践。
保护企业创新发展助力数字产业行稳致远
广东省游戏产业协会执行会长 鲁晓昆
《宝可梦》案的审理,为游戏行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了示范性标杆,对游戏产业创新、规范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对营造尊重创新、平等保护、公平竞争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具有积极作用。广东高院通过类案援引、诉调对接等机制弥合分歧,既维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又考虑了企业的生存发展权利,体现了平等保护中外主体、兼顾依法治理与产业实际的司法智慧。
据了解,近年来,广东高院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网络游戏知识产权审判指引,先后审理了涉《我的世界》《万国觉醒》《穿越火线》《梦幻西游》等一系列广受关注的网络游戏案件,明晰类案裁判规则,助推新型优质数字文娱产业健康发展。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广东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为游戏产业创新升级提供了坚实保障。
游戏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意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一方面,企业要坚持原创为本,深化商业模式创新,用差异化赢得市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强化法律意识,建立和完善内部审查机制,依法促进产品全周期规范管理。同时,行业协会也要持续构建创新生态,为产业发展赋能;开展常态化普法活动,帮助企业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推动游戏行业的规范和创新发展,为数字经济发展蓄势赋能。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陈虹伶 陈中山 张海波 鲁晓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