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殴打室友并索要钱款一学生因欺凌同学被判寻衅滋事罪

中国法院网 2025-04-21 10:30:49

  近年来,学生欺凌事件时有发生,此类事件通过网络被广泛传播,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学生欺凌不仅给被欺凌者造成精神痛苦和伤害,还会对学校环境甚至社会风气产生消极影响。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学生欺凌案件,以寻衅滋事罪判处被告人西西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

  西西和小美、小丽是同班同学,也是同宿舍舍友。西西担任班长、宿舍长。入学之初,三人关系不错,但后来三人因为作息习惯不同,常常发生冲突。三人同宿舍期间,西西谎称与校领导有亲属关系,先后多次对小美、小丽进行语言威胁,规定二人的就寝和起床时间必须与其保持一致,还强迫二人帮其订外卖、洗衣服,稍有不满,便对二人拳脚相加。随着时间的推移,西西的行为愈演愈烈,持续多次向小美、小丽索要钱款,累计金额达2万余元。小美、小丽不堪忍受,便将事情经过告知父母。二人父母报警,西西被公安机关抓获。西西到案后,其父母赔偿了小美、小丽的全部经济损失。小美、小丽对西西表示谅解。公诉机关以西西涉嫌寻衅滋事罪向法院提起公诉。

  法院审理后认为,西西多次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其强拿硬要他人财物,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寻衅滋事罪,应予惩处。考虑到西西系未成年人,其父母已代为赔偿经济损失,其本人获得被害人谅解等情节,法院遂作出前述判决。

  该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西西的行为是否属于学生欺凌?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该定义从主体、主观目的、行为手段和后果四个方面对学生欺凌进行了明确界定,有助于帮助我们分辨什么情况属于学生欺凌。

  首先,从主体方面来看,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均为在校学生,既包括普通中小学校,也包括特殊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等。其次,从主观目的来看,行为人主观上是蓄意或恶意欺负其他学生,积极追求他人人身、财产或精神受到损害的后果。再次,从行为手段来看,欺凌者的手段可包括身体殴打、言语辱骂、损毁或索要财物、网络造谣等等。最后,在后果方面,欺凌事件对受欺凌者造成了伤害的后果,可包括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三方面的一种或多种。

  从该定义来看,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人数并不是判断是否属于学生欺凌的要素,关键在于一方实施了欺压、侮辱的行为。本案中,虽然实施欺凌行为的仅有西西一人,但其假借与校领导有亲属关系对室友实施言语威胁、身体殴打、索要钱款的欺压行为,造成室友身体伤害和财物损失,符合学生欺凌的定义。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章家庭保护中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放任、教唆其欺凌他人,第三章学校保护中规定了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第五章网络保护中规定了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欺凌行为。均彰显了国家法律对学生欺凌预防和治理的重视。对于预防学生欺凌,未成年人应不做欺凌者、不做受害者、学做保护者。

来源:中国法院网

作者:计莉卉

6 阅读:1410
评论列表
  • 2025-04-21 11:45

    为什么不是抢劫罪?

  • 明月 44
    2025-04-21 20:15

    别总是用霸凌来解释了,犯罪就是犯罪

  • 2025-04-21 18:11

    重点是“缓刑”

  • 2025-04-22 10:19

    判的太轻!

  • 2025-04-22 14:08

    好家伙。2万多元。真敢要啊。

  • 2025-04-22 13:57

    最少也该是敲诈勒索吧?

  • 2025-04-22 09:27

    这就是打劫敲诈勒索了

  • 2025-04-22 09:04

    我觉得这种情况不应缓刑,应该是实刑。因为对被欺凌的人已经造成了很大的精神伤害,可能一辈子都有阴影了。

  • 2025-04-22 10:04

    应该判刑,否则恶行改不了

  • 2025-04-22 14:59

    这不是敲诈勒索吗

  • 2025-04-22 04:01

    这样的学生理应开除,以净化学校的教育环境[点赞][捂脸哭][捂脸哭]

  • 2025-04-21 15:01

    这是“寻衅滋事罪”么?明明就是“敲诈勒索罪”啊,数额超过5000属于刑事案件,应该判刑呀!

  • 2025-04-22 23:42

    这不是抢劫?

  • 2025-04-22 07:10

    找个最轻的罪

  • 2025-04-22 02:17

    两万块钱还叫寻衅滋事啊,抢劫早够了

  • 2025-04-22 23:14

    只要反杀能被认定正当防卫就行

  • 2025-04-22 06:12

    这个事情啊,如果为了教育本人缓刑可以。如果为了教育大家杀一儆百,制止这样的情况再次发生,应该让她坐会牢尝尝滋味。也震慑一下其他类似欺凌其他同学的人。

  • 2025-04-21 11:17

    以暴力手段敲诈勒索,金额较大,这是寻衅滋事?

  • 2025-04-21 14:10

    这是北京哪所学校呀?太吓人了

中国法院网

简介:中国法院网大鱼号由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主办。提供最权威的法院信息、最快捷的案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