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读者跟我说过,她和朋友是大学同学,从大一刚进校就认识,对方是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不怎么说话。
两个人平时基本一起吃饭,有一次中午问吃什么饭,她说吃面条,对方就生气了说“你是个骗子,明明早上说中午吃米饭”。
她感到挺惊讶的,因为这件事对方一天都没理她。
后来问题改善了,但看到她叫上其他同学一起吃饭,对方就会说“你们先走吧”。
而且,更让她惊讶的是,出去和同学聚餐,对方永远不说自己爱吃什么,只是让她做主。
但对方如果对点的菜不满意,就会觉得是她的错。
这样的事情,隔段时间就会发生一次,让她觉得挺累的。
最近因为实习找房子的事,又发生了矛盾。
因为要去另一个城市实习,要提前找好房子,本来是四个女生一起,但考虑到房租比较贵,四个人也没相处过,她就没答应另外两个女生要一起住。
她先是问了对方的意见,对方以为女生要和其他人一起住,孤立她。
她对此感到很心寒,相处那么久,居然从来没被她信任过。
对方也因为租房子这件事,慢慢不理她,还说气话,走哪都自己去。
她能感觉到对方正在排斥她,但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每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渴望拥有一段让自己快乐幸福的爱情,但是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幸福快乐的,除了爱情,还有友情。
但友情的无疾而终,有时比爱情更伤人。
01
为什么伤人?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会在一段关系里感觉自己很受伤?
原因之一,在于我们允许别人来伤害自己了。
好比上述故事,女主感到郁闷、痛苦,其实都是因为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允许对方来伤害自己。
事实上,如果两个人相处不下去,完全可以直接让对方离开自己的世界。
但女主没有,她在不断地给对方机会,让对方进入自己的世界。
其实女主从一开始就可以说不,她是有这样的权利的。
原因之二,在于自己构建了一个假设性——“希望能够处理好这段关系”。
可是在长大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学会面对和接受一件事情:
有些关系是我们处不好的,它可能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又或者跟对方之间根本就不是能看对眼的两个人。
有的时候也许两个人都没有错,只是彼此不合适当朋友。
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接受不完美,接受世界的不完美、别人的不完美、自己的不完美。
如同我以前所说:同学关系、同事关系,就好像上了一架飞机,与其他乘客建立的关系,遇到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偶然、随机事件,不是我们主动挑选的。
只是大学这架飞机飞得有点久,一飞飞四年,就误以为旁边座位上的人,就应该成为不错的朋友。
但我们要知道,室友不一定必须是朋友,大家只是恰好处在隔壁位置的旅客而已。
02
如何社交?
人生这趟列车,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三五好友的一举一动,会在无形之中改变我们、塑造我们。
而什么样的能力,决定了我们会遇见什么样的朋友。
1)关系的分辨能力。
要知道,在所有朋友中:
什么人是跟自己一起喝酒的?
什么人是跟自己一起喝茶的?
什么人是玩伴?
什么人是伙伴?
朋友分很多种,而很多人却没有学会去区分这些不同的关系。
就像我们小时候看电视电影,通常只看到正派跟反派,好人跟坏人,因为那时候的我们还不能够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
但当长大之后,我们知道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而是色彩斑斓的。
一个人长大成熟的重要标志,就是不再用是非黑白这么简单的标准,看待一段关系、看待这个世界。
哪怕一个人今天做了让自己伤心的事,也能从对方身上看到可取之处,这就是「关系分辨」的能力。
不要随随便便给一个关系贴标签,但也不要随随便便把一个人看作好朋友。
要分辨清楚,对方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朋友,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
2)需求分类的能力。
不管是交朋友的痛苦,婚姻中的痛苦,还是其它关系中的痛苦,很多人的问题都在于试图把所有的需求放在了一个篮子里。
但我们的人生其实是一个套餐,如果非得把所有东西放在一块熬一个八宝粥,就什么都混在一起了。
那交朋友是一个什么套餐呢?
有人陪着一起去看电影,或者晚上一起去酒吧喝杯酒,跳个舞,这是一个玩伴。
但是,也有人陪着一起去上自习的,还有人陪着一起去健身。
这些,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曾经有位读者告诉我,身边两个要好的朋友读完中专就出来工作了,她感觉和她们除了一起玩,其他方面并不适合一起交流,比如看了一本好看的书,女生并不会推荐给她们,因为觉得她们不会看。
女主说“看了一本书,不会推荐给她们”,难道看了一本书就厉害了吗?难道喜欢读书的人就香吗?
我觉得并非如此,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要是真的想看书,有那么多读书会可以去参加读书活动。
所以,需要具备一种对自我需求的觉察能力。
从零开始,慢慢培养对自己需求的觉察:
自己有什么样的需要?
自己现在究竟是寂寞了?孤单了?要找个人一起玩?
现在一个人学习学不进去,要找一个学伴?
要去探险,想要找人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我们有个主创小组,小组里的成员对我来说就是创作伙伴,甚至是人生成长的伙伴。
我们会交流对每一个故事的看法,每一期内容的主创也都会被标注在文章结尾。
对我来讲,我们的关系就是我有一颗探索世界尽头的好奇心。
我需要有这样一个创作小组,有这样一种创作伙伴的关系,然后一起去探索。
而如果我的创作伙伴他们也有这个需要,那他们就可以跟我一起来创作,这就是自我觉察的能力。
3)吸引力。
人类本质上是社会化动物,人跟人之间构建社交关系的一个前提,就是被一个人吸引。
这种吸引,不一定是两性之间的吸引。
我们会发现,总是有一些人,他们的人缘特别好。
在这种人身边,能感受到他们有一种特有的能量场,感觉自己在被充电。
这,其实就是吸引人的一种特质。
这种特质是非常复杂的混合体,它会从一个人身上由内而外散发出来,其中包括理解别人。
跟这种人在一起时,会感觉有的时候甚至什么都不用说,就会被理解、被看见。
但同时,他们也有他们的表达能力。
哪怕两人之间产生了不愉快,对方也能够自然地表达出来“我不开心,我不舒服”。
理解、表达,同时有一个独特的自我精神世界,这些东西综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对别人的吸引能力。
只有能够吸引别人,才能够真正交到朋友。
因为这个社会大家都很忙,如果没有吸引别人的能力,别人又为何愿意花时间走到一起呢?
所以,要学着分辨关系,要能够自我觉察,并学习怎么吸引别人。
当然,在结交新朋友的过程中,肯定要对关系做筛选,并且做筛选的时候要有心态建设。
择偶和择友,其实都是在择人。
选择好人与选择劣人,过程和结果总是天壤之别。
择真善人而交,方能寻得知心朋友;择真君子而处,方能佳偶天成。
本文的插画,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及个人,未经授权,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