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码农,陈先生平日工作与生活节奏都比较快,没时间做饭的他逐渐养成了一天只吃两顿的习惯。
由于不少同事都跟他一样,所以陈先生并未觉得这有什么不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先生发现自己记忆力越来越差。
他在编写代码时精神总是无法集中,工作效率越来越低,还因此受到了组长的多次批评。
陈先生很害怕,认为自己患上了某种严重疾病。
于是抽空到医院做了全身检查,并把自己的饮食情况详细告知给了医生,随后医生的回答让他既安心又后怕。
“你属于营养不良,目前问题不大,补充营养即可,一日三餐还得要正常吃。
由于饭量和寿命密切相关,如果今后仍旧一天两顿,那么不仅营养不良状况会持续恶化,甚至还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陈先生很好奇,为什么饭量和寿命存在关系?很多人都选择了一天两顿,可为什么一天两顿是不对的呢?
一、饭量与寿命密切相关?权威医学杂志《Science》2022年2月10日发表过一项德克萨斯大学主导的研究,研究对几百只小白鼠进行了观察与实验。
通过分组对比法、控制变量法等方法,最终结果表明,限制老鼠的饮食,相比起不限制饮食而言,预期寿命同比增长了10.5%。
这一结果令人相当震惊,如果一只老鼠的寿命为1000天,那么10.5%大约就有100天。
能多活100天对一只老鼠而言,简直称得上长寿。
而且更令人震惊的是,研究人员在限制饮食的基础之上,还进一步控制了老鼠饮食摄入的时间。
当老鼠新陈代谢活跃时才能进食,结果表明老鼠预期寿命能够提高整整35%。
同样以1000天寿命为例,这只老鼠能多活350天,那可是整整一年。
或许德克萨斯大学的研究让世人看到了长寿存在可能,于是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把研究目光转向了通过饮食控制延长寿命之上。
同样是《Science》杂志,仅仅过了三个月,2022年5月2日便刊登了一篇中文标题为《早期发作热量限制的昼夜节律对齐 促进男性C57BL/6J小鼠的长寿》的研究文章。
研究团队对218名年龄在21到50岁的健康人进行饮食控制实验,在长达24个月的实验期间内,不断收集受试者血液、脂肪样本,并通过设置对照组等方式。
最终发现,德克萨斯大学进行的老鼠研究,其结果在人类身上同样能够复现。
每天饮食较少热量摄入较低的受试者小组身体更为健康,具体表现为炎症水平下降、氧化应激水平下降。
这意味着他们生病的概率得到降低,生病概率低了,寿命自然相对会更长。
由此可见,饭量和寿命确实息息相关,且这种相关目前来看属于负相关,即饭量吃的少,寿命会更长。
二、一日两餐为何不对?既然饭量吃的少寿命就更长,于是不少人便想当然的觉得,那只要少吃一顿不就行了?
一天两顿饭,或者再极端一点一天一顿饭,只要吃饭顿数少,热量摄入就能得到控制,长寿简直未来可期。
而且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中国古代从来都是两餐制。
根据历史学家宋镇豪在《夏商社会生活史》一书中的说法,中国从上古时期便遵循大食与小食这两餐吃法,大食对应上午七到九点,小食对应下午三至五点。
这种说法,也得到了另一名历史学家程民生的交叉印证。
他在自己的著作《宋人生活水平及币值考察》当中,便明确提到了宋朝人每天只吃两顿饭,官员富豪也不例外。
一天两顿饭,不仅意味着热量降低,而且对于喜爱历史的中国人而言,还意味着效仿古人回归“传统生活”,也因此很多人都热衷于一天吃两顿。
但一日两餐实际上是不对的,不是所有的传统放到现在都能称得上精华,至于为何不对,咱们接着往下看。
随着对历史的挖掘不断深入,历史学家发现古人之所以两餐制,并不是基于内心喜欢,而是受限于食物匮乏的客观条件。
比如唐朝生产力发达,在国力繁荣时期,唐朝百姓便有过一段时间的一日三餐。
更何况古人生活节奏慢,每天能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没什么太大的精神压力,一天两餐营养摄入完全够用。
可是今时不同往日,现代商业竞争愈发激烈,加班熬夜十有八九,一天两餐完全跟不上身体所需。
所以现代社会坚持一天两餐的人,长期来看就容易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陈先生一样,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体重会更瘦、注意力和记忆力都会下降、皮肤状态和精神状态会很差。
如果是正在发育的儿童以及青少年,那么还会出现发育迟缓的现象,可谓有弊无利。
并且更要命的是,一天只吃两餐的人,相比一日三餐正常吃的人,全因死亡率还会增加。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2022年8月10日,中国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学院便和美国爱荷华大学共同刊登了一篇研究论文。
信息来源:常笑健康
研究在对2万多名受试者用餐频率、基础信息以及死亡情况等基础指标进行长期跟踪之后,最终发现每天只吃一顿饭的人全因死亡率会升高30%。
每天吃两顿饭的人情况稍好但也好不到哪儿去,因为全因死亡率会升高7%。
并且,他们分别对应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会升高83%和10%。
所以虽然饭量与寿命存在负相关关系,但显然这种关系并不是纯粹的线性关系,饭量的降低需要有度,不是越少越好。
并且饭量降低不能直接降低吃饭顿数,一日三餐必不可少,想要减少摄入,那就每一餐都少吃一点即可。
三、一日三餐有哪些讲究?除了减少每一餐的摄入之外,为了让身体更加健康,一日三餐最好得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多吃蔬菜
多吃蔬菜已经成为了许多人对童年母亲的回忆,小时候挑肥拣瘦爱吃肉,母亲总是叮嘱多吃些蔬菜。
母亲可能不懂科学原理,但母亲说的话可一点都没错。
蔬菜特别是深色蔬菜,里面含有各种微量物质,不同的物质对人体健康存在着不同的好处。
随便举几个例子,蔬菜中的钾元素和镁元素能够降低钙流失,能够帮助人们预防骨质疏松。
蔬菜中的胡萝卜素和叶黄素有助于保护视力;经常提起的维生素也能预防各种维生素缺乏疾病。
蔬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消化,对体重控制有好处。
所以为了身体健康,哪怕不爱吃蔬菜,也要尽可能提高蔬菜在一日三餐中的营养摄入占比。
如果实在没有吃蔬菜的动力,想想小时候母亲的唠叨吧。
2、清淡少盐
追求健康,一日三餐还得清淡少盐。
有生活经验的人应该都感受过,平时做饭盐放少了没味儿,盐放多了吧虽然咸,但好歹能下饭。
所以很多人会养成宁可多放盐也不少放盐的坏习惯。
之所以说它是坏习惯,因为盐本身具有吸水特性,民间通常将其用作腌肉。
如果吃的太多,食盐进入胃部,就会导致胃黏膜损伤,引发胃黏膜充血、水肿、溃疡甚至糜烂,这种损伤会增加胃癌变的概率。
除了胃部遭殃以外,肠道也得遭殃。
人的肠道遍布者多种有益细菌,它们能够帮助人体消化食物,而食盐的进入会让细菌脱水,导致大量有益细菌死亡,进而阻碍肠道对食物的代谢吸收。
总而言之,下次再吃饭,食盐可减半。
3、晚饭不能太晚
这一日三餐的最后一餐肯定是晚饭,吃晚饭有讲究,不能吃太晚。
如果吃晚饭没多久就睡觉,由于肠道正在努力消化食物,人的睡眠质量往往不好,失眠多梦时有发生。
考虑到吃完晚餐后胃部消化所需时间大概在三小时左右,所以晚餐时间最好控制在睡前三小时以上,建议睡前4小时,这样不会影响睡眠。
4、间隔不能太短
一日三餐的最后一个原则是间隔不能太短,准确来说是每两顿饭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能少于4.6到5.5(不同的人略有差异)个小时。
为什么不建议如此呢?因为有研究表明,同样是吃三餐,相比起间隔时间在4.6到5.5小时的受试人群,间隔时间小于4.5小时的,全因死亡率会升高17%,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会升高22%。
而反之超过5.5小时进食,则不存在死亡率升高风险。
结语综上所述,不起眼的饭量确实和寿命息息相关,它俩存在负相关关系。
只不过这种负相关关系并非线性,因此为长寿盲目减少饭量是不可取的。
并且减少饭量的方式也有讲究,一天两顿弊端颇多千万不要用,最好一日三餐正常吃。
只不过每一餐适当调整摄入量,同时遵循文章所提到的四大原则,相信每个人都能拥有一副健康的身体。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资料:
人民网2018年7月12日《晚餐吃太晚,7种疾病来敲门》
人民网2015年5月16日《物美价廉 每天吃绿叶蔬菜的12大好处》
健康界2022年12月11日《一日三餐,少一顿都“折寿”!超2.4万人研究:每天吃不够三餐,全因死亡率大大增加》
(东南大学)东大新闻网2022年12月4日《【人民日报】两顿饭挨得近,死亡风险高!新研究:两餐间隔别少于4.5小时》
人民网2020年6月22日《一日三餐怎么吃出健康?八大饮食建议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