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这位老将,在三国里那可是战绩排第一的!他的能力那还用说嘛。黄忠岁数虽然不小了,可在战场上照样不停地立下战功,刘备可赏识他了。
但黄忠一直都搞不懂,关羽为啥不待见他。打那以后,他也老琢磨着跟关羽把关系搞好点儿,可都没起啥大作用。直到黄忠把夏侯渊给斩了,他才慢慢弄明白关羽为啥不喜欢自己了。
一、种种迹象实际上,从很多地方都能瞧出来关羽不太瞧得上黄忠。他俩以前还是对头的时候,关羽就特别看不上黄忠。那时候关羽年轻气盛,黄忠都年过半百了,不管咋说肯定不是关羽的对手,关羽那骄傲的性子就不用提了。
关羽奉命攻打长沙城的时候,才开始有了对他和别人关系的描写。那时候,赵云和张飞都已经有战绩了,他俩每人都攻下了一个郡。可关羽还没有战功,所以他马上就找诸葛亮,积极主动地请求去攻打长沙郡。
诸葛先生洞察人心的本事那可没的说。关羽来的时候,诸葛亮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关羽的请求,他明白关羽心里着急着。而关羽要走的时候,诸葛亮又叮嘱了关羽几句。
当时镇守长沙郡的是黄忠。诸葛亮就提醒关羽,碰到黄忠可得小心点儿,黄忠虽然年纪大了,可那战斗力一点不比年轻人差。结果关羽一听说黄忠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儿,立马就觉得没什么可怕的,还说去攻打黄忠这种人,五百校刀手就够了。
在战场上碰到的时候,关羽才真正见识到黄忠的武艺,这时候关羽也开始明白诸葛先生说的得小心谨慎了。
黄忠和关羽两人都交手一百多回合了,可到最后也分不出谁胜谁负。得提一下,黄忠岁数大了,关羽可是正当年,黄忠的体力肯定比不上关羽,但就算这样,黄忠还能和关羽打成平手,就从这儿就能瞧出黄忠的武艺有多厉害。
可这一回交手下来,关羽对黄忠还是没啥改观,照样不喜欢黄忠。打完这仗之后,关羽就说,以后用拖刀计就能把黄忠给打败。这时候关羽不管怎么说,还是没把黄忠当回事儿。
最后一回就很明显,就是在汉中那事之后,刘备把关羽、黄忠他们封为“五虎上将”。关羽虽然排在头一个,可他心里还是不痛快,当场就说,黄忠咋能跟自己并列?
二、黄忠何等人其实,黄忠到了蜀汉之后,慢慢就察觉到关羽好像不太待见自己。可黄忠这时候年纪已经很大了,这么多年的阅历让他没把这事儿太当回事儿。毕竟大家都在一个阵营里,关系搞得太僵也不合适。打那以后,黄忠也找过机会去跟关羽联络感情,可大多数时候都是聊不到一块儿去。
一开始,黄忠还以为,关羽是嫌他年纪大了,就断定他在战场上没什么能耐了,所以不喜欢他。
黄忠好不容易才追随到一位贤明的主公。在战场上,他总是展现出自己最厉害的一面,就怕别人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没战斗力,那样可就对不起刘备,对不起蜀汉。
不过,定军山那场战役里,黄忠把夏侯渊给斩了之后,他就慢慢懂了,为啥关羽不咋喜欢自己。因为到蜀汉之后,黄忠打仗就没自己谋划过,大多时候都是诸葛亮或者刘备咋吩咐,他就咋干。
就拿这次定军山来说,黄忠能有这么出彩的表现,那可全靠诸葛亮。可关羽跟黄忠就不一样了,关羽是刘备手下的头号大将,在战场上他很有主见,常常都能做到胸有成竹地指挥作战。
关羽读了好多书,在军事方面的成就可不小。黄忠,就是个听话服从命令的人。相比之下,关羽在军事谋略这块儿明显更厉害。这么一看,就能明白为啥关羽不待见黄忠了。
可就算是这样,黄忠也清楚,自己眼下是没法改变啥了。他都年过六十了,早就不是身强力壮的时候。现在,就算是想跟关羽那样厉害,也是有心无力。他只能听从诸葛亮的安排,给蜀汉的江山出自己最后的一份力。
说到底,在黄忠眼里,关羽不待见自己是觉得自己有勇无谋。但这里得说一下,虽然有这个原因,可光这一点还不至于让关羽讨厌自己。
其实,没什么谋略却能跟自己平起平坐,这才是关羽打心底里不待见他的原因。咱再说说前面的事儿,汉中战役打完后,刘备就封黄忠、关羽这些人为“五虎上将”,还让费诗去传达旨意。刚开始的时候,关羽可高兴了,觉得这是刘备很看重他。
听说还有黄忠跟自己并列,关羽脸立马就变了,马上就问道:“黄忠算什么人,竟敢跟我并列?”在关羽看来,黄忠不过是个只懂打打杀杀,啥谋略都不懂的武夫,还跟自己一个档次。
当然,这还没完。接着关羽又冒出一句“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伴”。这可就相当于把对黄忠的不满直接摆到台面上了,不但让黄忠下不来台,连刘备都被波及了,要知道这五虎大将可是刘备提出来的。
后来,关羽干脆就拒绝接受印信。看到关羽态度这么坚决,费诗就开始劝他了。多亏了费诗的劝说,后人才看清了关羽内心的另一个想法,啥想法?就是他怕黄忠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费诗可有一句话直戳关羽的心窝,他拿当年汉高祖刘邦和萧何、韩信来举例。萧何对刘邦的帮助那可不用多说了,可刘邦却先给韩信封王。但萧何自始至终都没一点不满,为啥?就是因为他俩地位不一样,韩信不过是个下属,而萧何可是刘邦起事的合伙人。
后来费诗又讲,压根儿不用担忧黄忠会威胁到他的地位。黄忠嘛,不过就是个下属,可关羽是刘备的兄弟,兄弟的地位哪是旁人能比的?费诗说完这些,关羽就接受了。
三、各有千秋关羽就算不喜欢黄忠,可这对黄忠的影响也没多大。我想大家看过黄忠的事迹就知道,黄忠这人一辈子都在老老实实做事。
在战场上他也一直这样,几乎从不冒进,就讲究稳稳当当的。有一回关羽想让黄忠跟他一块去偷袭敌人,可黄忠觉得这太冒失了,就没答应关羽。
在这儿就能瞧出来,这俩人,那完全是两种性格的将领。他俩处不到一块儿去,也是有原因的。这俩人,都各有各的厉害之处,一个做事踏踏实实的,另一个,点子多,老是尝试不同的战术。这就是后来诸葛亮把他俩搁一块儿的原因。
结语其实,现在应该也能看出来,一开始关羽不待见黄忠,可能是黄忠战术不咋地。不过关羽说出“敢与吾同列”这话,更多的还是担心黄忠会影响到自己的地位。
不过就算知道了,在黄忠心里也没什么不一样的,毕竟黄忠就想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