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队伍,自成立之日起,就在村里为基层群众服务,成为了医疗卫生系统,设在最基层的医疗组织,承担着防疫,诊病治病等医疗任务。
乡村医生在本村服务,一方面熟悉情况,对患者都比较了解,另一方面,村医大多出自农村,深知基层缺医少药的实际情况,因此村医对自己的工作,都尽心尽力,尽量做到都满意为止。
村医队伍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刚刚成立之时,大多轮番在上级医院实习,进行培训,因此论医疗技术,对于一般病症,都能应对自如,疗效还不错,因此村医在农村的口碑,并不很坏。
走街串巷,踩百家门,给患者服务,让患者感到心中温暖。进入新世纪后,村医的任务,有了大的改变,那就是注重“公卫”任务的完成。
“公”卫任务,是国家推行的一项重大医疗决策,也是一项惠农工程,它对预防疾病,起着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自从接手“公卫”任务后,村医就没有精力专注看病了,大部分时间,被公卫任务占去了,因为这个公卫任务太过复杂,且看一位村医的自述:
“基层医生队伍,人少力量薄弱,还要拿出大量的时间搞公卫,弄资料,应付各种检查,看小病,开各种处方,上传电脑,真得是没时间。”
这里描述的这个各种检查,是管理部门的通用手段,这里边有很多罚款的契机,一旦抓住契机,就会有一笔可观的现金收入,这也是乐此不疲的真正动力。
在这里要探讨的是,村医由于公卫任务繁忙,而懈怠了本职工作看病,结果两项任务,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完成的质量,大打折扣,在这里建议村医专注给乡亲们看病,而把公卫任务交由卫生院的专业团队来干。
这样乡镇卫生院,可以组建一个二至三人的专业小团队,专门负责公卫任务的完成。因为卫生院本身就负担公卫任务,占此任务的一定比例,这样组建专业队,尝试接手这个任务,让村医腾出手来,专门给乡亲们看病,这样各司其职,競競业业,两项任务都能够圆满地完成。
这里边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村医的待遇问题,因为这个公卫任务有一定的补助,村医不干公卫了,这一块补助就拿不到了,鉴于村医待遇很低,适当给他们提高一些,也不无不可。
毕竟村医担负着基层医疗服务,给上级医院省了多少麻烦,减了不少工作压力。村医本身不在编,没有工资待遇,就指着有限的补贴过日子。如果这么一变动,村医失去公卫补助,也是一大损失。
尽管干着时,也常常遭到不明原因的克扣,但是那毕竟还是有。
且看一位村医的评论:“有利于公卫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村医的安心看病,对人民负责,为国家负责。”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村医两项任务一肩挑,弊病就是完成也保不住质量,有些统计数字不准确,在所难免,因为村医没有那么多精力和时间,下沉到基层去,逐项逐人地去完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很严重。谁也不能脱俗。
这一条是有一位网友,在文章评论区中,提出来的,大意是,如果村医不干公卫任务了,连西北风也喝不上。言外之意就是这个补贴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