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唯一支持博古李德的人,建国后他儿子参观旧址时尴尬了

静心历史录吖 2025-02-03 11:39:55

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之一,也被誉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而在这场会议中,确立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但会议中却有一人,坚持支持博古李德。

他是谁?他为何会这么做?

伟大转折——遵义会议

1935年1月,我党在遵义召开了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

这次会议,是我党历史上最重要的会议之一,同时也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当时红军未来何去何从?行军方向如何?对于每一位红军来说,都是非常关注的。

而在紧要关头,毛泽东同志主张:在湖南通道转兵西进。

正是这个主张,让红军避免了可能遭受的毁灭性命运。

因为此前红军的计划,是北上湘西。而在采取了毛泽东同志的主张后,红军做出战略方向转变,红军也再一次赢得主动。

此时改变、调整战略,对当时的红军来说非常重要。

在长征的行军途中,毛泽东同志对王稼祥、张闻天等干部做了深入细致的工作,向他们分析了原因。

而毛泽东的主张,也受到了周恩来、朱德的支持。

可以说,当时的党和红军,已经有了充分条件。

所以,在红军占领遵义后,遵义会议正式召开。

遵义会议中,大家就《中共中央反对敌人“围剿”的总结的决议》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这份决议,是根据多数人的意见,以及毛泽东发言的内容起草的。在这份决议中,指出了防御路线的问题。

这不仅仅关乎着每个人的命运,也关系着红军,以及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

但对于这份决议,博古却不认可。

当时,参会的大多数人都是认可这份决议的,所以支持博古的人也很少。对此,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但在这其中,却有一人支持博古李德。

这位就是——凯丰,也是叫做何克全。

唯一支持博古的何克全

博古对自己的辩解,遭到了毛泽东等大多数同志的批评,但何克全却不同意大家的观点。

甚至直接指责毛泽东称:“你懂得什么马列主义?你顶多是看了些《孙子兵法》”。

而面对何克全的指责,毛泽东则反问他称:“你读过《孙子兵法》没有?你知道《孙子兵法》一共几章?”

毛泽东的这番反问,问得何克全哑口无言。

事实上,何克全在军事上的认识十分有限,所以对毛泽东提出的“中国革命战争实践中形成的军事思想”也不甚理解。

正因如此,在他看来,毛泽东的“十六字诀”“诱敌深入” 等作战原则,不过是从《三国演义》《孙子兵法》上抄来的,并非是马克思主义。

也是基于这种观点,何克全才在遵义会议上对毛泽东进行了荒谬的指责。

而除了在军事上的无知之外,何克全坚持支持博古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何克全和博古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

何克全,曾经是所谓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成员之一。

1930年,何克全从莫斯科回国,那时候他颇受王明重用。当时,还被任命为共青团中央书记等职位。

不仅如此,何克全和博古也交情颇深。

1927年何克全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的时候,博古和何克全就在同一学校,而且还是何克全的学长。

两人同在异国他乡,博古自然对这个小学弟照顾有加。两人之间的感情,也是越发深厚。

回国之后,博古也是积极介绍何克全加入中国共产党。

可以说,博古既是对何克全关照有加的学长,同时也是他入党的革命引领人,双方的确算得上是关系密切。

因为和博古、王明关系比较近,所以在1934年的时候,又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红军开始长征之后,何克全再被任命为红一方面军第九团中央代表。

也就是说,何克全和博古的关系,是比较亲密的。

正因如此,在遵义会议召开之前,何克全也是跑前跑后,为博古争取支持者。

根据聂荣臻回忆:遵义会议开始之前和召开的时候,何克全就三番两次的找自己谈话。

并且,一谈就是半天,没别的目的,就是要聂荣臻支持博古。

但对这个要求,聂荣臻是坚决不同意的。

而面对聂荣臻的坚决拒绝,何克全还曾说过:“聂荣臻这个人真顽固”。

虽说在会议前何克全没有争取到更多的人支持博古,但是在遵义会议召开的过程中,何克全还是身先士卒的坚持支持博古。

即便是结束之后,何克全还是说:“路线我是接受不了的,中央大印不能就这么交出去”。

由此可见,在遵义会议已经结束,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位置后,何克全依旧没有认识到问题,态度也没有改变。

面对这样的何克全,中央认为他不应当继续再担任职务了,便撤销了他在红九军团中央代表的职务。

思想发生变化

遵义会议结束后,会议精神开始传达到红军当中。

据李维汉会议:遵义会议传达后,自己的很多疑团都被解开。

因此,对遵义会议的决议,他是坚决拥护的。

所以在张闻天传达完了之后,他率先站起来表示支持。但没想到,何克全却自己站起来说道:“谁正确,走着瞧!”。

当时,因为何克全坚持自己的观点,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劝说以及开导。

毕竟,党和红军有了新的路线和出路,这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大家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但何克全的态度,却始终像一根刺,扎在大家中间。

所以,大家对于何克全的做法表示非常不理解。

而在大家的帮助下,何克全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尤其是在学习了一些军事上的知识之后,才懂得自己当时反驳毛泽东主席时的浅薄。

随着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何克全的思想受到了震动,何克全的态度也因此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最终,何克全决定自己走上讲台,对自己进行自我反思。

他表示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

而敢于承认,就是好同志。

其实,对于一个思想转不过来的同志而言,想要真正认识并承认自己此前的想法很难。

不仅要经过思考,还要经历内心的煎熬。

但好在,何克全完成了这种转变,改变了自己的态度。

自那之后,党中央也很是宽容,恢复了他在红九军团的职务。

何克全长子参观遵义会议旧址

恢复了职务的何克全,一直在从事共青团和宣传工作。

虽说他对军事上不那么了解,但在自己的领域,他却做得十分出色。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为革命做出了贡献。

但让人惋惜的是,何克全49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

20世纪80年代,何克全的长子何明来到了遵义会议纪念馆参观,感受一下父亲曾走过的足迹。

而当时,讲解员正在讲解何克全当时在会议上时如何支持博古,如何用言语指责毛主席的时候,并不知道游客何明就是何克全的儿子。

而在知道了之后,讲解员一时间不知道到底该不该讲,不知如何去讲。场面一时间陷入了尴尬,而何明也注意到了气氛的不对劲,一下子明白过来,原来是因为自己。

他便马上微笑着对讲解员说道:“没关系,实事求是的讲就好了。”

而后来在接受专访时,何克全的长子何明曾发表过自己的看法:“现在很多人看到我,都忽略了父亲对革命的贡献,这其实也令我很尴尬”。

虽说何克全当时的确激烈地反对、指责过毛主席。但毛主席心胸宽阔,且后来的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思想问题,立马去进行了改正。

而且在长征后期,何克全更是积极支持和维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不仅如此,何克全还被毛主席的自身才华以及军事才能所吸引,甚至主动走到讲台上,对自己进行公开的反思。

这种行为,不是谁都能做的出的。这种对自我剖析的勇气,也不是谁都有的。

他的人生虽然短暂,但却无愧于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如今,何克全老先生早已经离我们远去。

但他身上曾发生的事,有过的经历,无一不在告诉我们,只要勇敢的面对自己,就还有重新来过的可能。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