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界的“超级巨星”:西王赏功,历史与财富的象征

球场神探 2025-02-23 10:21:21

宝子们,上回讲完家传古砚的故事,今天咱们接着在古玩的世界里 “寻宝”,来聊聊古钱币中的传奇 —— 西王赏功。这枚钱币可不简单,在收藏界那可是大名鼎鼎,堪称 “古钱五十名珍” 之一 。

西王赏功是明朝末年起义军首领张献忠在四川铸造的。大家都知道,古代钱币大多是用来流通的,但西王赏功却不一样,它属于赏功钱,是用来赏赐给有功部将的,相当于现在的 “荣誉勋章”,所以不具备通货的性质。别看它不参与日常交易,其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却高得惊人。

话说当年,张献忠率领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从湖北一路打到四川。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军队涌现出了许多英勇善战的将领。为了激励士气,表彰那些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士,张献忠决定铸造一种特殊的钱币 —— 西王赏功。当某位将领在战斗中表现出色,比如成功攻克一座重要城池,或者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军队立下大功时,就有可能获得一枚西王赏功。这不仅是对将领个人的极大肯定,更是一种无上的荣耀。得到西王赏功的将士,在军队中会备受尊敬,其地位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西王赏功的形制是典型的外圆内方,这也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传统造型。钱体相对较薄,轮郭平整,背外郭比面郭稍宽。钱文 “西王赏功” 是楷书,直读,字体刚劲有力,透着一种古朴的美感。而且它还有金、银、铜三种材质,泉界一般认为,它铸造、颁发的时间大约在张献忠建立大西国之后,也就是大顺元年至二年(1644—1645)之间,铸造地点就在四川成都。

说起西王赏功的发现历程,那也是充满了传奇色彩。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发现者是清代光绪末年的张扫巴,他在成都五洞桥的一个冷摊上看到一枚西王赏功金币,当时只花了八十文就买了下来,可谁能想到,他竟然把这枚珍贵的金币给熔化了,现在想想都让人觉得无比惋惜 。

后来,收藏家蒋伯埙的西王赏功金币在 1963 年被上海博物馆收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枚金币都是上海博物馆的 “镇馆之宝”,号称 “存世孤品”。再之后,西王赏功陆陆续续又有新的发现,比如在 2011 年,四川彭山岷江河道江口段建设施工时,就出水了西王赏功金、银币各一枚,这也是首次发现的出水品。从那以后,西王赏功进入大众视野,其价值也被更多人熟知。

在收藏市场上,西王赏功一直都是备受瞩目的焦点。2011 年,“西王赏功” 金、银币在中国嘉德上拍,金币成交价高达 230 万元,银币成交价也有 55.2 万元,直接轰动了收藏界。这几年,随着收藏市场的火热,西王赏功的价格更是一路飙升,市场上甚至出现了很多仿制品。毕竟真品存世罕见,所以大家要是想入手,可得擦亮眼睛,找专业人士鉴定才行。

宝子们,听完西王赏功的故事,是不是觉得古钱币的世界特别有意思?你们还想了解哪些古钱币的故事,或者对西王赏功还有什么疑问,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交流 。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