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经济
按照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官员制度是指那种由通过选举所产生的、被任命的以及经过考试而录用的政府官员来管理政治事务的制度。总的来说,这种政府官员制度的效率是比较低的。其原因如下:
首先是缺乏竞争。政府的各个部门都是某些特殊服务的;垄断供给者。没有任何其他的机构可以替代这些政府部门的工作・由于缺乏竞争,政府部门的效率一般都比较低下。此外,由于缺乏竟争的对手・人们常常甚至无法判断政府部门的成本即每年的财政支出是否太多,或者,它们的产出即所提供的服务是否太少,即很难准确地判定政府部门的效率。
其次是机构庞大。政府官员一般不会把利润最大化(或者成本最小化)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因为他很难把利润直接占为己有。政府官员追求的主要是规模(亦即官员机构)的最大化,因为规模越大,官员们的地位就越高,权力就越大,得到进一步提升的机会就越多。
最后是成本昂贵。政府官员会千方百け地増加自己的薪金,改善工作条件,减轻工作负担,从而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服务的成本,导致浪费的极大化公共选择理论认为,解决政府官员制度低效率的主要途径是引入竞争机制,具体做法是:第一,使公共部门的权利分散化。分散有利于减少垄断的成分。例如,可以把过于庞大的公共机构分解成几个较小的、有独立预算的机构。第二,由私人部门承包公共服务的供给。由政府投资的公共服务,并不一定必须由政府来生产。例如,街道清扫、垃圾处理,消防、教育,体检等等公共服务的生产都可以实行私有化。第三,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展开竞争。如果允许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一样提供公共服务,则它们之间就会展开竞争,竞争将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第四,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地方政府的权力不仅受到公民选票的制约,而且受到居民自由迁移的制约。当一个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的成本(税收)太高而质量太低时,居民就可能迁移到其他地区去。居民的迁出会减少当地政府的税收。因此,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也可以促使它们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