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推进,建筑工地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工地数量基数大、地点分散,人员混杂参差不齐,导致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监管难度大。亟需推动工地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建设,借助智能化技术全面提升工地的监管能力和管理效率。
政策层面,为了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印发《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激励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科技创新和创建智慧工地的通知》,在全市建设工程范围内开展科技创新和创建智慧工地。在顶层政策和行业需求的助推下,智慧工地建设势在必行。
实现智慧工地建设,关键是要强化“人-物-场”三要素的安全监管能力:一是聚焦人,明确施工人员的作业规范,严格管控工地人员进出,非作业人员禁止进入作业区域。二是聚焦物,包括对生产设备、施工材料、施工车辆等进行全流程监管,确保安全可控。三是聚集施工的综合环境,对施工场地的烟火、粉尘、噪音等影响施工安全的要素进行重点监控。
基于物联网、边缘计算、5G等先进技术,瑞驰信息打造了开箱即用的边缘计算盒子,通过“云+边+端”协同,赋予普通摄像头AI识别能力,重点聚焦“人-物-场”的动态AI识别,实现人脸识别、烟火检测、佩戴安全帽检测、违规抽烟检测等多种功能,为工地安全赋能。
1、高精算法,AI赋能
边缘计算盒子软硬一体设计,内置多样算法,支持人脸识别、全目标结构化、行为分析以及异常事件分析等功能,算法精度高达95%以上。通过AI算法赋能,提升工地主动监管能力,出现异常情况自动告警,通知管理人员处理,以强化工地应急处置能力。
2、利旧改造,降本增效
目前业内实现场景AI识别多采用大规模更换AI摄像头的模式,项目建设费时费力,且成本高企。而瑞驰边缘计算盒子可充分利旧原有摄像头资源,通过外接的模式,即可赋予普通摄像头AI识别能力,单台设备最大支持16路视频实时分析,在提高工地监管效率的同时,保护用户投资。
3、场景丰富,适应性强
瑞驰边缘计算盒子具备丰富算法仓,除了智慧工地场景,亦可充分适用于智慧交通、智慧社区/园区、智慧校园、智慧水利、智慧安监等多样化场景。此外,设备具备三防认证,且灵活轻便,便于施工部署,可满足各种复杂场景需求。
智慧工地是安全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实现智慧城市的基石。瑞驰将继续深耕边缘计算领域,深化技术落地应用,不断为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