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山野的度假木屋
岁月变迁,旅居形态不断迭代,不变的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终日奔走在繁华都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处向往的世外天地,它是灵魂的短暂栖所,为生活留存一份诗意,让人重拾内心的欢愉。
从农耕的第一消费社会,到大量生产的第二消费社会,再到个性化、重品牌的第三消费社会,再到过度物欲满足后第四消费社会开始萌芽,人们开始反思物质真的能带来心灵的满足吗?人与物质越紧密,与自然却更遥远...
极地的茧状特色极光木屋
伴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旅游业迎来发展的春天,各色文旅项目应运而生,许多具有独特自然地貌、原生态的区域被纳入了旅游开发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发建设创造了丰厚财富的同时,所采用的传统建筑体系也对原生态的自然地貌带来了致命的损害。
融入森林的木屋群
如何保证旅游项目高质量开发的同时还不破坏当地原生态环境,成为了一大难题,面对这样的两难问题,木结构建筑给出一份完美的答案——大量的理论和实践证明,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相比较传统的建筑体系具有显著优势,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原生态环境的破坏。木结构建筑也在此时重焕新生,获得了广大文旅项目的青睐。而对于景区来说,采用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的优势还不止于此。
1、绿色环保,不破坏原有地形
林中“树屋”
装配式木结构建筑采用的建筑材料均为符合国家标准的绿色环保木材,木材属于可再生资源,在合理地采伐和规划培育下,更有利于建筑业的永续。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在现场搭建过程中大量使用预制而成的成品构件或整体,采用干法作业施工,与土建现场浇筑相比,可大量减少废水、扬尘和其他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对当地环境的破坏。
2、适用于多种复杂的地理环境
海岛木屋群
文旅项目的建设选地多在岛屿、山地、森林等原生态自然区域,地形复杂。装配式木结构建筑自重轻,运输方便,受地形因素影响小,且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可以在工厂完成预制构件或整体的生产,现场仅需装配即可,受气候因素影响小,而土建则无法回避地形和气候的影响。
3、外观造型多样,原生态木质更好融入自然景致
湿地木屋群
文旅项目的开发既要有特色,也要有颜值,这就需要对景区内的建筑进行创新,不仅要展现出景区风貌,还要协调整体打造出独特的“氛围美感”。木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为建造各种风格的建筑提供了可能,能够极大的丰富景区的景致,使建筑本身也成为“美景”的一部分。
极简现代风的滨海木屋
且木结构建筑更符合极简主义(Minimalism)的概念——“如果可以,我想购买简单”——这是一种回归本真、更简约自然的生活态度。而木结构建筑为游客带来的自然度假体验,恰恰与人们所向往的返璞归真极简娱己的生活方式不谋而合。
4、舒适养生
温馨治愈的木屋居住环境
木结构建筑是绿色养生型建筑,其木质表面可以吸收对人体眼睛有害的紫外线,木材还能释放多种芬多精,芬多精能有效杀死空气中的细菌、遏制疾病、增强人体免疫力。此外,木结构还能通过调节湿度、温度等方式调节人体居住环境,从而达到养生功效。因此木结构建筑在深受文旅项目喜爱的同时,也成为诸多康养项目的不二之选。
5、综合投入成本低,资金回笼快
余姚树蛙部落木屋
投资规模大、周期长且回报慢等问题,一直是文旅项目建设开发的痛点,对于投资文旅项目而言,时间就是金钱。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具有建造速度快、需要人力更少的优势,景区建筑选用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可大大缩减景区建设周期,从而缩短资金的周转期,加快资金的流动速度,实现资金回笼,投入的综合成本也能够大幅降低。
6、重复利用率高
沙漠中的移动木屋旅店
装配式木结构建筑还具有可二次安装、重复利用的优势,通过对部品部件进行拆卸、移动、组装,可实现在不同的地方重复使用,且不会破坏原有场地环境,为景区在后期扩建中更改整体布局留下可能。即便是最后不再做建筑用途,建筑材料也可100%回收再利用。
一体化设计的中林M-HOUSE系列产品
此外,装配式建筑还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成可吊装的一体化移动客房,以整体模块为单元,预制率更高,移动更便捷,可用作景区的峰时客房补充。
7、不受土地政策限制,报建更灵活
中冶云溪谷度假村
在这个寸土寸金的时代,土地资源就是最大的财富,中国拥有世界排名第三的国土面积的同时也拥有世界排名第一的人口数量,为了确保土地资源能够合理规划利用,国家政府对土地资源的开发也有着严格的规定和限制,而木结构装配式建筑可以不受土地政策的限制,因时因地制宜,报建更灵活。
云南太平湖项目
现如今,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已凭借其显著优势,在文旅项目中得到了大量应用,这是一场建筑与自然拥抱的舞会,木结构建筑蹁跹的裙袂擦过自然的足尖,在文旅项目的舞台上舞出了一曲优美的华尔兹。这对“灵魂伴侣”的双向奔赴,将会为文旅产业打开新的局面,创造出更环保宜人,更具经济、人文价值的新时代绿色文旅项目。
中林木结构 预建碳中和
图片来自网络 | 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