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下的山西(9):激战大郭村,崞县阵地失守

星辰与大海 2025-04-08 02:24:08

书接上回。本期将继续讲述在崞县一带的战斗战史。

大郭村前哨战

崞县(今原平市)附近的地形特征,其东西两面是山,两山之间夹平川,冰沱河由北向南流经平原。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下,第2战区希望第19军(附第196旅)依托崞县城(今崞阳镇)、原平镇(今原平市市区)两座城池阻击日军的进攻,尽量迟滞其前进。

王靖国

第19军军长王靖国,字治安,号梦飞,为阎锡山“十三太保”之一。他1893年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新河村,1917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5期步兵科学习。1918年毕业后投身晋军。此后他在阎锡山的晋军中顺利晋升。1935年4月,他被授予陆军中将。1936年,升任第19军军长。他打仗惯于保存实力,因此在晋军内部被认为是“老成谋国”者。

平型关战役时,王靖国第19军布防于雁门关一带。该军辖第205旅(旅长田树梅少将)、第209旅(旅长段树华少将)和第215旅(旅长杜堃少将)。第205旅除本旅的第409团、第410团外,还指挥从绥远调来的第204旅第407团。第407团只有两个营。9月28日,茹越口被日军突破、平型关、雁门关一线的中国守军被迫撤守。第19军也由雁门关附近经阳明堡直奔代县,担任固守代县的任务。但是,其第205旅到达代县南关时,日军已由北门进城。第407团迫击炮连以4门迫击炮与日军对战一阵后,又退据阳明堡。

日军混成第15旅团行动路线图(1937年9月30日至10月3日),图上的大营即大郭村。

9月30日夜,王靖国在阳明堡接到阎锡山的电令,命他带领第19军以及姜玉贞的第196旅,以“依城野战”的方式固守崞县,掩护战区主力布防忻口。据此,王靖国决定以段树华、田树梅、姜玉贞的3个旅占领崞县城北5公里的大郭村(日军称为大营村)及小河线上;以杜堃旅及野炮营、新山炮营占领崆县城,作为全军的支撑。各部奉命后,即于当夜开始行动。10月1日下午,守军正在指定地点加紧构筑工事,突然一股日军进至大郭村附近,但暂不进攻,与段、田、姜各旅,遥遥相对。那么,这股日军是从哪里来的呢?

话得从头说起,此前关东军为策应第5师团,以混成第15旅团对内长城防线发动了进攻,占领了恒山以南至滤沱河上游一带地区,为日军由北面进攻太原创造了条件。

10月1日凌晨3时20分,日军混成第15旅团按照关东军命令(关作命蒙第227号),下达僚作命甲第113号命令,即旅团主力集结于代县,另以有力的一部作为追击队,向大郭村附近(代县南面约18公里)前进。

追击队由步兵第16联队长后藤大佐指挥,其兵力如下:

步兵第16联队(欠1个半大队)、独立山炮第3中队的1个小队、无线机1和汽车1(缴获品)。

追击队实际的步兵兵力如下:

联队本部、第1大队{第1中队(2个小队,编成上缺1个小队)、第2中队(3个小队)、第3中队(2个小队,另有1个小队在铁角岭)}、第7中队(2个小队,另有1个小队担任行李监视,正在追赶中队途中)和第2机枪中队(欠1个小队)。

追击队以外的部队在代县集结的兵力如下:

(一)混成第15旅团本部

(二)步兵第16联队{第2大队本部、第5中队(2个小队)、第6中队(2个小队)、第3大队本部、第10中队、第11中队。

(三)步兵第30联队{联队本部(32名)、通信班(42名)、第6中队(68名)}

(四)骑兵1个分队

(五)山炮兵第12联队本部及第3中队(缺1门)

(六)工兵第2联队第1中队(欠2个小队)

其他步兵部队的情况:步兵第16联队第9中队作为繁峙警备队;其他部队正在追赶主力途中,其中步兵第30联队第2大队(欠第6中队)于当日下午4时到达代县,与旅团主力会合。

日军追击队于1日上午8时从代县出发,向大郭村前进,下午2时左右到达该地附近。队长后藤大佐得知有中国守军在大郭村南方台地占领阵地,决定对其实施攻击。随后,追击队派出多个小分队侦察了附近的敌情、地形,并命令各队做好进攻准备。如前所述,在大郭村及小河线上布防的中国守军为第19军的第205旅、第209旅和第196旅。

崞县附近的战斗

10月2日,日本关东军司令官为使华北方面军进攻太原的作战容易,决定以察哈尔派遣兵团的主力向此县、原平镇追击,于是下达了如下命令(关作命蒙第229号)

要旨:

(一) 为了太原作战,军迅速向忻口镇急追敌人。

(二)酒井兵团(独立混成第1旅团)迅速以主力前出到原平镇西方地区。

(三)混成第15旅团(配属混成第2旅团及十川支队)迅速向崞县急追敌人。

而身处最前线的混成第15旅团在接到上述命令以前,就有向太原追击的企图。该旅团于2日早晨6时30分,对关东军司令官及大同战斗司令所呈报了以下意见:

(关东)军有必要向太原(至少为忻县)追击。

理由

(一) 据守恒山山脉之敌的大部分已进入五台附近的山地,正在经忻县向太原附近退却。旅团认为其通过山地需要相当时日。

(二)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旅团依靠广武镇-代县-太原之间的良好道路,迅速前进,可切断忻县附近之敌的退路。为此应给第一线部队多配属汽车。

早晨7时许,该旅团的追击队长后藤大佐向旅团司令部发来电报;“追击队昨1日黄昏占领大郭村南方高地,而后击退优势之敌的两次逆袭,目前正以一部进行追击。”

据此混成第15旅团长僚原诚一郎少将决定亲率主力从代县出发,支援追击队的战斗。但其正要发布命令时,却接到关东军司令官的上述命令。因此,僚原决定取消支援追击队的计划、并更改部署,于早晨7时45分下达僚作命甲第117号及118号,命令所属部队向嶂县追击,其具体部署为:

(一) 在大营村(即大郭村)附近的追击队立即向崞县前进。

(二) 在代县的部队午前9时在代县南端集合后,以步兵第16联队第3大队(欠第9、11中队)作为前卫,其他作为本队向县前进。

(三) 步兵第16联队第11中队作为代县警备队,留守该地。

(四) 本多兵团(混成第2旅团)以及其他正在追赶旅团主力的部队一律向崞县前进。

追击队长后藤大佐于2日上午10时接到上述旅团的电令后、先集合部队,接着于午后0时30分从大郭村出发,向崞县前进,下午2时许在郑家营附近得知前方有若干的中国守军扼守大道,于是率领所部向大道西侧迂回前进。当晚7时许到达卜家沟后,又派出多个小分队,搜索崞县附近的敌情、地形。

混成第15旅团主力上午9时30分从代县南门出发,其先头于下午6时许到达嶂县西北方地区。当时步兵第16联队长后藤大佐指挥的追击队已离开大道,在其东北方地区和中国守军对峙。但该旅团主力并不知道这个情况,依然认为追击队行进在其前方的大道上,于是未向前方派出警戒即放心大胆地走在大道上。这样,其前卫步兵第16联队第3大队(大队长牧少佐,欠第9、11中队)的行军纵队进入到中国守军阵地前沿三四百米时,突然受到第19军猛烈的机枪及步枪射击。刹那间,子弹犹如倾盆大雨般向日军倾泻而来。日军反应很快,立即散开卧倒,开枪还击。

旅团长簇原得知情况后,决定立即后退,与中国守军脱离接触,为此作出以下部署:

(一)以步兵第30联队长指挥的步兵部队占领大道两侧,掩护主力的后退,同时搜索当面的敌情、地形;

(二)以山炮兵中队对守军进行压制射击;

(三)各队大小行李后退到后方的河流一线;

(四)其余部队按步兵第16联队第3大队(欠第9、11中队)、山炮兵中队、旅团本部和通信队的顺序后退到后方500来附近。

当晚11时许,该旅团按以上部署整理完态势,准备次日进攻崞县城。

10月3日拂晓,稼原根据第一线部队报告的侦察结果,得知大部分的守军都在崞县城外的各村落布防、于是决定不直接攻击城墙,而是攻击崞县城西侧村落的守军,为此作出以下部署:

(一) 右第一线部队为步兵第16联队本部、通信班、步兵第1大队(欠第3中队的1个小队)、第7中队(欠2个小队)、第2机枪中队、山炮兵中队的1个小队,由卜家沟附近攻击敌人左侧背。

(二) 左第一线部队为步兵第30联队(欠第1、3大队)对崞县城西侧村落之敌进行攻击。

(三)炮兵队在大道附近占领阵地,主要协力左第一线部队的战斗,同时射击崞县城墙。

(四)预备队为步兵第16联队第3大队(欠第9、11中队),在炮兵阵地位置。

1937年10月3日日军混成第15旅团在衅县附近战斗之后的行动要图。

步兵第30联队第1大队于当日上午9时到达崞县附近,随后作为旅团预备队由僚原直接指挥。但其机枪中队及大队炮小队被增加到第一线,复归步兵第30联队。

上午8时许,日军第一线步兵开始发起攻击。其左第一线的步兵第30联队主力(欠第1、3大队)以一部从正面牵制守军,主力则向其后方迁回。同时,日军山炮兵中队也对配置在崞县城墙上的守军及其山炮进行压制射击。

日军的攻击意图是逐次将守军向城内压迫,待其后续部队赶到后再予以包围歼灭。但是,出乎日军预料之外的是,城外布防的守军在其猛攻之下纷纷向南撤退。因此,日军步兵第30联队(欠第1、3大队)先向北标村追击守军,而后竞独断沿新道路向原平镇追击。

镶原见此情况,认为崞县守军的大部分已向东南方山地退却,崞县城内虽有部分守军还在坚守,但其已孤立无援。在这样的情况下,旅团若趁势向原平镇追击,不仅可威胁崞县城内守军的背后,使其很快退却;还可使独立混成第1旅团从广武镇向原平镇方向前进容易。况且,对据守城墙的守军进行攻击需要很长时间,不合追击的要领。另外旅团仅有山炮3门,攻击城墙也力不从心(当时混成第15旅团所属的绝大多数炮兵部队因为不能通过铁角岭,被迫绕远路迂回前进,因此未能及时赶来)。

因此,混成第15旅团决定绕过崞县城内的守军,从其西侧迁回,急袭原平慎之守军。但是,日军估计,当日如一举向原平镇前进,到达该地附近时天已黑了。而原平镇为同蒲铁路要点,很可能由有力的守兵把守。部队夜间在未知的地形上前进,如与中国军队发生遭遇战,容易产生混乱。这样不如夜间休息,次日早晨再奇袭原平镇的守军,据此作出如下部署:

(一)右第一线部队以主力向田家庄、以一部向下薛孤前进。

(二)左第一线部队向北丰铺前进。

(三)旅团主力在北贾村附近集结。

日军的意图是将田家庄、下薛孤、北丰铺和北贾村作为进攻出发地,当晚在这些地点集结体息,次日凌晨出发,急袭原平镇的守军。

正好这时混成第15旅团又收到关东军司令官2日下午6时所发的命令(关作命蒙第232号),令该旅团先占领原平镇附近,准备而后的前进。这样,混成第15旅团与关东军司令官的意图竞不谋而合。随后其各部队的行动如下;

右第一线部队于下午5时许到达目的地宿营。

左第一线部队也于下午5时40分到达北丰铺(原平镇北方8公里),但日军了解了当面的守军状况后,又独断决定进入到武彦村。晚7时以前,步兵第30联队主力(欠第1、3大队)相继进入武彦村宿营。

该旅团主力上午10时开始出发,下午4时到达北贾村宿营。

而直到4日凌晨5时,第19军发现嶂县城西北附近的日军不见了踪影,错误地判断其是向北撤退了,还派队向郑家营西南地区追击。

崞县城的陷落

日军混成第2旅团(旅团长本多政材少将)于10月3日夜到达崞县北方地区,4日上午前出到崞县城外,开始对崞县城内的第19军进行攻击。4日上午10时许,日军步兵在飞机与炮火掩护下,攻到崞县北关跟前。守北关的第407团奋力抵抗,旅长田树梅也光着膀子到城上督战,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由于北关战况吃紧,第19军军长王靖国于下午6时命令向郑家营进击部队撤回原防。

5日拂晓,日军又开始猛攻北关。因为日军炮火猛烈,守军第407团的官兵只能隐蔽在工事内,一动也不敢动。突然,该团指挥部的窑洞被一发炮弹直接命中,发生垮塌,团长刘良相、中校团附高育麟、通信排排长李慕耕以及通信兵、传令兵等多人,被掩埋在窑洞内。由于失去统一指挥,第407团打到中午,就再也顶不住了,被迫撤出阵地,退入崆县城内,日军趁势占领北关。

此时,田树梅旅长亲自到城门洞里指挥督战。当他看到第407团第3营营长柳青魁退下来时,便问柳:“你的部队怎么样了?”柳答:“没有收集起来。”又间:“你们团长怎样?”柳答:“被埋在窑洞里。”又问:“你刨了没有?”柳答:“没有”。田旅长听罢大怒,当即命令将柳枪决。

6日,阎锡山决定对侵入平型关、雁门关、阳方口之日军,乘其立足未稳迅速击破,并先歼灭围攻原平、嶂县之日军,据此下达对日军出击的命令。其要点是:以中央集团军由忻口通崞县公路两侧地区向原平、醇县之敌进攻;左、右翼集团军从后侧截击日军。预期于10日晚开始动作。

7日早晨7时,日军混成第2旅团步兵第1联队决定以第1、3大队突击崞县城墙,大致定为下午3时开始突击。

第1大队长奉命后,于下午1时在大乐沟南端围墙内集合各小队长以上军官,下达以下要旨命令:

大队作为右第一线,夺取北正面城墙,我正面凭借150毫米榴弹炮开设突击路,各队按第2、3中队的顺序,在北门外北侧村落庙附近集结,在炮兵破坏城墙时,越过小河到达突击发起点。接着乘炮兵的突击支援射击后瞬间突入城墙破坏口。

第2、3中队随即按照上述命令在庙北侧集结。下午5时30分,日军炮兵在第1大队突击正面打开两道缺口。这时,日军步兵在炮兵的压制射击掩护下,已前出到突击发起地点。但是,两道缺口中,右面的缺口破坏不完全,上部仍有3米的直壁,不能攀登。第1大队长虽立即要求野炮大队使其崩塌,但野炮却不容易命中。该大队遂决定仅凭左面的缺口突入,并要求炮兵实施炮火掩护。

下午6时10分,第2中队的第一线小队抓住其当面的守军受到炮火压制,全躲在掩体内的机会进行突击,终于攀上城墙。接着在该小队的掩护下,第2中队全部登上城墙。随后日军第1大队长又将预备队的1个小队及工兵2个分队增加给第2中队。

王靖国发现日军在北城墙上取得立足点后,命令所部夺回城上的日军据点。首先是田树梅旅长组织的进攻,其后是杜旅卢仪欧团长组织的进攻,均未奏效。关于守军的反击情况,日军资料有如下记载,“敌人从南面城墙及西门楼附近反复逆袭而来。第2中队前出到城墙的第2突出部附近后,战局无进展。加上天已黑了,我军对敌情、地形不明,于是在和敌人进行手榴弹战的同时,积极增强工事,以确保当前阵地。这期间第2中队第1小队长铃木准尉以下9人负伤。”

当夜,谣言开始在守军之间传开,有说日军已进城的,也有说日军已占领原平的。于是军心动摇,指挥不灵,部队渐渐失去控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有的官兵从东城墙跳下逃跑,甚至有人将守东门的警卫人员杀害,夺门而出。当田树梅旅长到东门附近了解战斗情况时,发现人已不多了。

王靖国见大势已去,便于8日凌晨2时许率部由南门出城,向辛章村、练家岗一带转移。崞县城就这样沦陷了。第19军过冰沱河时,其野炮营的10门野炮,仅1门过了河,其余9门均沉人河底。

混成第2旅团占领崞县后,并未南下,在与第5师团的部队换防后由崞县向大同转进。

由于崞县过早失守影响到原定向日军出击的作战计划,阎锡山于当日命令各军放弃10月6日发布的对日军出击的作战计划,全线改取守势。

【未完待续】

0 阅读:21

星辰与大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