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遭遇失业,65岁退休,20年房贷,屌丝如何逆袭?

菲行慢记 2025-02-21 11:53:07

2020年,我们来菲律宾探亲,没想到遇到了那场可怕的疫情,那年我正好36岁。

在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36岁是人生的一道坎,这句话不是凭空捏造而来的,而是有依据的。

36岁是一个人人生的转弯处,在这一年,不论是从命理上还是从身体上,都是人要度过的艰难一关。

48岁也一样,大S不、李玟不都是在48岁走得吗?

所以36岁、48岁,挺过去,就好。挺不过去,就完。

2020年,我们被迫滞留海外,直到三年以后才可以顺利回国。

然而一切都改变了,再也回到从前那样子了。

虽然我阴差阳错,得到贵人帮助,找到了契合自己兴趣爱好的文字工作,但是还是很焦虑,很担心。尤其是在父亲的养老问题以及国内的房贷问题。父亲年龄大了,一个人在山村生活,会有很多不便,头疼脑热也没人照顾,真的很可怜。

房子呢,我买在江苏一个沿江小城市,比较偏远,房子比较老旧,暂时租不出去,卖也卖不上好价钱。之前说要拆迁,后来遇到那场疫情,就没戏了。现在房市不景气,真的是砸手里了。

想我一个穷屌丝,从山沟沟里走出来,本想着在大城市打拼,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没想到遇到疫情,啥都变了。

现在虽然身在国外,但是总是考虑这两件事,让人很纠结。

归根结底,还是没钱啊,有钱的话,这些都不是问题。

但问题是怎么才能赚到钱呢?

现在延迟退休到65岁了,如果还是像这样打工的话,估计在干二十年,也清闲不了。

昨晚闲来无事,我就问了deepseek一个问题“36岁遭遇疫情失业,65岁退休,20年房贷,屌丝如何逆袭?”

deepseek给我的建议如下:

针对36岁遭遇失业、面临20年房贷压力且需规划至65岁退休的困境,以下结合多维度策略与案例,提供系统性建议:

一、财务规划:降低负债风险,优化资产配置

1. 重新评估房贷压力

若当前月供过高,可考虑与银行协商延长还款期限或转为“先息后本”模式,降低短期压力。

若房价持续下跌或还款能力不足,可权衡是否出售房产置换低价房产或租房,避免断供引发法拍风险。

2.多元化资产配置

避免单一依赖存款,可将部分资金投入低风险理财(如国债、货币基金)、商业养老保险或年金险,锁定长期收益。

若持有200万以上存款(如网页1案例),可分散投资于稳定收益产品(如租金回报较高的房产、指数基金定投)以抵御通胀。

二、职业转型:提升技能,拓展灵活就业

1. 技能升级与跨界尝试

根据市场需求学习新技能,如数据分析、AI工具应用、短视频制作等,增强就业竞争力。

考虑转行至抗周期行业(如养老护理、医疗健康、职业教育),或结合经验从事咨询、培训等轻资产工作。

2. 灵活就业与副业开发

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副业:自媒体、直播带货、知识付费等。

尝试零工经济,如网约车司机、外卖配送等短期过渡性工作,维持现金流。

三、长期保障:医疗与养老的未雨绸缪

1. 构建健康与医疗保障

配置重疾险、百万医疗险,覆盖大病风险。

注重日常健康管理,通过健身、饮食控制降低未来医疗支出。

2. 养老规划需前置

探索“旅居养老”或迁移至低线城市(如惠州、桂林),降低生活成本。

若存款有限,可考虑延迟退休或退休后兼职(如保安、社区服务),补充养老金缺口。

四、心理调整:应对焦虑,重塑信心

1. 接纳现实与情绪管理

失业后需正视挫折,避免陷入自我否定。

通过心理咨询、社交支持缓解压力,避免因焦虑导致决策失误。

2. 设定阶段性目标

将长期目标分解为短期任务(如3个月内找到兼职、1年内完成技能培训),增强掌控感。

五、风险警示与案例启示

警惕高杠杆陷阱:过度依赖房贷或投资房产可能引发连锁风险,需量力而行。

避免盲目创业:创业需结合市场需求与自身资源,优先选择低风险项目(如社区服务、小型电商),而非高风险重资产投入。

0 阅读:4

菲行慢记

简介:散文随笔,记录生活。热点事件,关注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