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逛逛博物馆

哈密瓜谈旅游 2024-02-15 07:07:29

春节大假期间,许多博物馆都推出了跨年迎春主题展览以及开年重磅大展,快来看看那都有哪些可以加入假期行程的必逛展览吧!‍

01

故宫博物院

2024开年之际,故宫博物院联合伊朗国家博物馆,伊朗文化遗产、旅游和手工艺部,沙特阿拉伯埃尔奥拉皇家委员会等机构,共同推出“历史之遇——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交流展”“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和“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展”。

“历史之遇——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交流展”览汇集国内外8家考古文博机构代表性藏品,展品总数达266件(组),展现中国与西亚跨越千年、互学互鉴的历史,引领观众回顾丝路精神逐渐凝结的历史进程。

“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览荟萃伊朗多家博物馆收藏的建筑、雕塑、陶瓷、玻璃、金属、书法、绘画等品类的216件文物,展现了古代波斯文明在交流互鉴之中留下的辉煌壮美的物质文化遗产。

“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展”是埃尔奥拉首次向中国观众展示其壮观的自然风景、珍稀的考古文物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展品中更是包括50件此前从未对外展示的全新出土文物,于故宫博物院首次面世。

02

国家博物馆

“岐阳世泽——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李文忠家族文物展”展览首次完整展出了包括御赐墨敕、御用制品、历代先祖容像、行像、家族藏品、手书、族谱等馆藏文物及复原明代官制典型服饰共计72件套,其中,展出的李文忠及其父李贞容像,是目前存世可见的两幅明代冕服容像,在中国古代服饰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受到诸多服饰研究者和爱好者的高度关注。

展览以李文忠家族的历史为主线,分为“苍梧发轫”“簪缨世族”“厚德流光”“余荫蓊蔚”四部分,讲述李氏家族于明清两代的发展脉络,强调李氏族人对家族根脉的自觉守护与传承,彰显中华民族感怀先祖的尊崇精神与赓续意识。

“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展陈空间约1500平米,首次以盛开的莲花作为造型主体设计成巨型数字装置,艺术家们结合数字绘制、数字3D Mapping影像和AI算法技术,以当代眼光和独特视角来表现、挖掘和阐释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艺术风格与丰富内涵。

03

上海博物馆

甲辰龙年上海博物馆携手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安博物院,举办“春光龙融——上海博物馆龙年迎春展”。展览于2024年1月26日起于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一楼大厅免费对外开放。本次展览共展出8件不同时期、形象各异的龙文物精品,讲述中华龙形成与发展的传奇片段。

上海博物馆东馆启用之际,携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28家单位,隆重举办“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第三季“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

本次展览共计363件/套文物,汇集了最新考古发现,最新文物修复成果,是迄今为止古蜀文明考古出土文物在四川省外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阵容。展览利用东馆的一楼和二楼两个临展厅约2000平方米的空间,分“天行乾道”“地势坤物”“人和明德”三大主题,向公众全面揭示古蜀文明的面貌、内涵和特点,呈现中华文明发展的多元一体和开放包容特性。

04

浙江省博物馆

“蔚为大观——全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特展(第二期)”展出浙江省内21家文博单位的23件“镇馆之宝”,包括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的清乾隆-关槐款西湖行宫图绢本卷,绍兴博物馆的明代青花连枝花蕾纹鸡心碗,余姚博物馆的南宋透雕双童子和田玉佩、西晋越窑青釉黄鼬把瓷鸡头壶,临海市博物馆的汲古阁明抄六十卷本《说郛》,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博物馆的清代畲族龙首木祖杖等。这些极具浙江历史文化辨识度的“镇馆”珍宝将以突出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带观众们了解和认识浙江的“前世今生”。

南宋人特别是当时杭州人是如何过年的?“风雅宋潮——之江宋大年”沉浸式特展将从两方面为大家一一解答。展览之外,还配套一系列的沉浸式体验活动、专家讲座、文化艺术沙龙等,覆盖之江馆区的负一到4楼,和原有的展览互相对照参观和体验,营造“上下内外”的迎春文化活动。

05

南京博物院

“归 流——江淮地区楚文化的东渐”撷集了来自南京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荆州博物馆、徐州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淮安市博物馆、安徽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随州博物馆九家文博考古机构的300余件(套)珍贵文物。‍‍

特展分为“发源”“东渐”“滔天”“合流”“润泽”五个部分,围绕楚文化东进江淮的这一历史进程展开。楚文化东进的过程不仅是一次宏大的民族交融与文化碰撞,更是区域性文化差异与特质融合的生动展示。江淮古老文明的沉淀、太湖吴越风情的独特魅力与楚地江汉韵律的交相辉映,共同汇成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

“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是南京博物院90年院庆系列之一的重磅大展。展览联合了国内40多家考古、文博单位,汇集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出土、传世馆藏顶级玉器艺术品,约600余件(组),打造一场极致的玉器盛宴。讲述中国近万年绵延不绝的玉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呈现博大精深玉文化所滋养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揭示中华玉文化所蕴含的中华文明的突出特质。

“九十年春华秋实——南京博物院的珍藏”展览以九十年院史发展脉络为线,以四十余万件藏品收藏史为纲,从建立、传承、发展的角度出发,系统梳理九十年发展史上的人、事、物。

展览分为“筚路蓝缕——一座规模宏大现代化之博物院的宏伟蓝图”“薪火相传——一座东南地区物质文化史博物馆的远景规划”“继往开来——一座中国历史艺术综合性博物馆的久久为功”三个部分,通过90组200余件珍贵文物,突出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点滴汇聚中,形成的南博藏品的珍贵性、特色性和综合性,同时,折射了时代浪潮下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历程。

06

陕西历史博物馆

“腾飞天宇的中国龙——陕西国宝系列特展之鎏金铁芯铜龙”展览以馆藏文物“唐鎏金铁芯铜龙”为核心展品,讲述了从古至今中国龙文化的发展脉络,梳理了各时期龙的形象特点、应用范围和文化内涵。展览分为“骑龙枿枿升紫烟”“龙衔宝盖承朝日”“飞入寻常百姓家”三个单元。其中,核心展品鎏金铁芯铜龙具有典型唐代龙的风格。

“壁上丹青 盛唐气象——唐韩休墓壁画考古发掘与保护展”是陕历博“唐代壁画珍品馆”的延伸。2014年2月,陕西历史博物馆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长安区旅游民族宗教文物局对西安市长安区郭庄村的一座古墓进行联合发掘,不料获得意外发现。出土墓志显示,墓主人为唐代著名画家韩滉的父母——盛唐宰相韩休与夫人柳氏。

该墓葬出土了骆驼、马、牛、鸡、鸭等陶质文物140余件,在甬道、墓室还绘有大量精美的壁画,题材有朱雀、玄武、高士、山水及乐舞、日月星象图等,共揭取21幅。他们不仅表现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和美好理想,也描绘了盛唐那个辉煌的时代与浪漫的社会。

07

苏州博物馆

“出走露香园——江南画绣史”展览分为“以画入绣”“露香园绣”“宫墙内外”“以绣自立”“风月同天”五个板块,汇集展示了由宋至今,来自亚、欧五国的100件/套刺绣精品,立足江南、面向世界,讲述江南画绣发展及其背后女性故事的同时,着力以崭新的视角梳理画绣历史、呈现绣品辉煌、传播刺绣文化。

“向美而生 长三角非遗系列 朱炳仁熔铜艺术展”遴选朱炳仁《宋画迷宫》和《稻可道,非常稻》两组具有代表性的熔铜装置艺术作品,设计大型的六角花窗状迷宫,将熔铜装置分散于迷宫之中,等待一场邂逅与探访。步入迷宫,观者可以调动各种感官寻画、赏稻,尽享探秘与赏美的双重体验。

08

广东省博物馆

“共饮一江水——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汇集了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陕西、江苏、浙江等省市的18家文博单位共137件/套展品,其中一级文物54件/套,向观众系统展示长江流域青铜时代的璀璨文明,传承中华文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天下有情人——《西厢记》文化展”展览通过解读《西厢记》故事中的美好情感,全方位展示《西厢记》的文化内涵与精神追求,深入挖掘其在物质、精神和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巨大影响,推动古代文学经典与当代文化对话,从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她们的盛装和嫁衣——珠江流域女性民族服饰展”精选珠江流域的23个世居民族的盛装和嫁衣,解读西南、华南地区女性民族服饰,浓缩的民族历史与生活图景,探寻服饰承载的文化密码,品味女性服饰的文化内涵。展览展现各族同胞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09

深圳南山博物馆

“万历那些年——万历文物主题特展”从5家文博单位中精选123件(套)珍贵文物,展品包含万历帝后的冠冕服带、陪葬明器、宫廷用具、青瓷书画等,仅国家一级文物就有19件。展览通过“以礼永续”“物里乾坤”和“中外交融”三个章节,以明定陵出土、水下考古发现及传世文物为支撑,以物叙事,以物证史。向观众展示一个恢弘大气的万历时代,在那些庄重华美的皇家珍宝中品味大明王朝独特的生活意趣与审美潮流。

“对望与凝视——东京富士美术馆珍藏西方人物画展”所展出的作品均来自亚洲范围内馆藏最丰富的美术馆之一,东京富士美术馆。展览选取了安东尼·凡·戴克、安格尔、德拉克洛瓦、布歇、约书亚·雷诺兹、托马斯·庚斯博罗、让-弗朗索瓦·米勒、马格利特、夏加尔、安迪·沃霍尔等著名艺术家的56幅作品,展品内容主要展现了人物绘画在西方艺术史中的表现形式、发展和演变历程。

10

成都博物馆

“风华万象:16-20世纪典藏珍品艺术展”由成都博物馆、北京圣轩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汇集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明十三陵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福建博物院、武汉博物馆、定州博物馆的馆藏珍品以及香港两依藏博物馆、卡地亚典藏、V MUSE珍藏、意大利安娜莫得基金会、珀伽索斯珍藏等的顶级典藏珍品。

300余件展品时代横跨4个世纪,涵盖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等多个重要时期,展现着社会变革与时代审美的发展轨迹。来自不同地域的传世珍品穿越时空,在展厅内交相辉映,让观众沉醉于一场连接着东西方工艺之美、历史文化之韵、时代变迁之谱、文化交流之乐的艺术饕餮盛宴,在世纪的流光跌宕中,感受灼灼其华之工艺,听娓娓道来之过往。

“满庭芳——金银器里的宋代生活”展览由成都博物馆、易县文物保管所、易县博物馆主办,四川博物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彭州市博物馆联合举办,荟萃了来自河北易县大北城窖藏金银器、玉器、琥珀制品与以彭州宋代窖藏金银器为代表的四川地区出土金银器共计120余件/套。

11

山东博物馆

“沿着运河看年画”由山东博物馆甄选江苏、河南、山东、河北、天津、北京等地共128组,149件年画代表作品,以直观的图像,从艺术、信仰、生活等方面展现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再现运河两岸流动的“生活图景”,传递出普通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望与热爱。

“器以载道——山东晚期铜器的古意与新义”从晚期铜器的角度出发,通过“序厅”“仿古的执着”“新古的变革”和“集古的大成”四个单元,展出山东博物馆、济南市博物馆、青岛市博物馆、潍坊市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馆藏文物230余件,辅以场景、视频,尝试解读晚期铜器背后所承载的儒家理想、祖先崇拜和文人雅趣,向观众展示我国晚期铜器寓古于新、守正创新的发展情况。

“古董·今董——山左金石全形拓文物艺术展”是山东博物馆将全形拓藏品中的精品汇聚成展,将全形拓的技术、文献和艺术价值全面呈现,名器施拓、名工手拓、名家监拓及名人题跋已用最佳姿态列队展厅内,等待为你讲述那段清中期至民国百年间金石学蔚然成风的光辉岁月。

12

山西博物馆

“此湘有礼——湖南青铜艺术展”汇集湖南博物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长沙博物馆、岳阳市博物馆、宁乡市炭河里遗址管理处、汨罗市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汨罗市博物馆)等6家文博单位青铜精品近百件展示了湖湘地区青铜文化面貌和艺术魅力。

湖南是商周时期长江流域青铜器铸造的重镇,自宋代就有出土记录,迄今累计出土400多件商和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器类多样、制作精良、特色鲜明、时代集中。本次展览云集近百件湖南出土商周时期青铜器精品,为广大公众提供了一次感知湖南青铜艺术,直观触及湖湘文化的契机。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各博物馆官网

◇ 本文未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