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的董明珠又上热搜了!
这位格力电器的“铁娘子”,昨天在股东大会上三句话又一次轰动了全网:

海归派有间谍、90岁老专家照样重用、自家汽车十年没出过事故....
一石激起千层浪,就在这几句话发出来没几个小时,连官媒都坐不住发话了...

4月23日,格力最新的董事会选举完成了,不出意外,“铁娘子”董明珠百分之百,全票通过当选为董事长,可是刚当选,她在股东大会上提出的“三个决断”,就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第一个就是关于用人标准:"九十岁老专家照样重用,二十岁毛头小子也能上位",这确实说到了人的心坎里...

第二个争议点直指竞争对手,我们跑北京公交十几年没着过火,不像某些新车出事害人命,但凡懂点事的都知道,这是在“阴阳”雷军呢。

不过这并不奇怪,毕竟这几年,她跟雷军的矛盾的确都摆在明面上...
但第三个“决断”,那真是踩了猫尾巴了,“不用海归”这句话一出,直接引爆了舆论...

网友们立马分成了两拨,有人支持董明珠,觉得她这样做很正能量,说明重视自己培养的人才。
另一拨人则反对,批评她眼光不够长远,不够开放,和国家鼓励海外人才回国发展的政策不符。

现在科创板上市公司里,海外归来的人当高管的比例高达37%,董明珠这么说,让很多海归觉得特别难受,担心以后找工作会更难。
其实抛开舆论,她这么想其实“有迹可循”...

她一直强调格力自己培养人才,还提到了格力在光伏空调、磁悬浮压缩机这些关键技术上的进步。
这些似乎都在说明,格力的成就主要靠的是自己的技术积累和培养人才的模式,不是依赖从国外回来的人才。

但是,这些理由也无法完全解释她言语中对海归群体的固有看法,大家还是觉得她对海归存在偏见。
就在这件事发生不久之后,某知名媒体的“点评”来了:企业有权不用海归,但别给整个“群体”扣帽子搞对立。

这个“知名媒体”很知名,但也别的人家这话说出来就有问题,总不能真的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吧?
就连某日报客户端跟着转载专家观点,列数腾讯、比亚迪这些大厂里海归高管的贡献。

连向来敢说的某大V都发微博喊话,要董大姐为不当言论道歉。
但话说回来,董明珠这么说,跟她自己的“早年经历”也有很大的关系...

翻翻格力这些年的成绩单,空调压缩机、光伏储能这些看家本领,确实都是自家团队啃下的硬骨头。
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的奖牌在展厅里挂了六年,研发人员从八百扩到两万,这些数字衬着董明珠的底气。

可问题在于,当她说"海归可能泄密"时,隔壁大厂正靠着海外人才突破芯片封锁,小米汽车工厂里穿梭着硅谷回来的工程师。
而董明珠这个已经70出头的女强人,从一开始最底层的销售员做起,一步步成为如今的董事长、话事人,整个人的形象,那也是雷厉风行、敢于实践...

但这种“铁娘子”形象,以及过于强硬的处事方式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样,既铸就了传奇,也埋下了对"外来者"的本能警惕。
其实只看格力的人才培养手册就明白,从国内高校直招、内部培训晋升的"双轨制"确实是看家法宝。

去年提拔的两个董事,一个是从技术员干起的老格力人,另一个虽是空降兵却也打磨了六年。
而董明珠如今频频发声,也可能并非,随意之举。
近年来,格力电器尝试多元化发展,但过程并不顺利。

格力在小家电、手机、芯片、新能源等多个领域都有投入,但公司的收入主要还是靠空调业务支撑,总营收很难超 过两千亿,多元化效果并不理想。
格力电器想要突破现有的增长瓶颈,可能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而小米则不一样,它的业务范围一直在扩大,几乎各个行业都能看到它的竞争对手。

这种落后,肯定让董明珠非常担心,她始终强调掌握“看家本领”,还为此和竞争对手们打了很多专利相关的官司。
但是,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改变了过去做生意的方式,竞争不再像以前那样,这让董明珠倍感压力。

虽然空调业务依旧能打,可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这些新战场总显得力不从心。
看看财报就明白,格力营收在两千亿门槛徘徊多年,而老对手美的早已突破四千亿大关。
董明珠嘴上说着"掌握核心科技",心里比谁都清楚: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这些领域,闭门造车真的行不通了。

回头看看中国制造的发展史,海归人才的贡献确实不该被抹杀。
钱学森冲破封锁回国搞两弹一星,黄旭华隐姓埋名研究核潜艇,这些前辈哪个不是"海归派"?
开放后,正是大批留学生带回来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让中国企业快速融入世界潮流。

如今在量子计算、生物制药这些前沿领域,海归团队依然是攻坚主力。
当然,董明珠的担忧并非全无道理。
前几年某车企就出过商业间谍案,核心数据被跳槽到外企的工程师带走。

可防范这类风险,靠的应该是完善的保密制度和审查流程,而不是把整个群体拒之门外。
说到底,企业竞争终究要回归产品本质。
董明珠若能把这股较真劲头更多用在技术创新上,少打些口水仗,或许能赢得更漂亮。

就像北京长安街上那些格力钛公交车,稳稳当当地跑了八年,乘客记住的是舒适安全,谁在乎司机是不是海归呢?
商业传奇的续写,终究要靠实力而非嘴皮子。
信息来源:
71岁董明珠回应管理层年轻化,称不以年龄或资历衡量人才:哪怕90岁,你要是能干我也可以用你
2025-04-22 21:40·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