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2008年前后,市面上有一本刊物名叫《汉和防务评论》,这本刊物的创办人名叫平可夫,当然,这是个假名字,这个人真名叫张弘毅,后来被证实是个“罕见”,因为他专门在刊物上抹黑我们的国家。最近,他又发表了一些惊人言论。

张弘毅是云南人,1986年从昆明某专科学校毕业后,自费前往日本留学,在此期间娶了一个日本妻子。留学结束后,他又前往加拿大定居,后来拿着来历不明的境外资金创办了《汉和防务评论》,并给自己取名平可夫。
取这个名字是因为他崇拜苏军名将朱可夫,但平这个姓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四大姓氏之一,再加上他办刊物的资金,以及他的妻子是日本人这一点,就知道这个人的立场了。
事实上,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军事刊物主编,张弘毅的军事知识是非常粗浅的。他不但经常在文章中张冠李戴,出现低级错误,而且还经常抄袭国内军迷的帖子。

但只要有国内的文章,不管是军事还是民生,他一定是千方百计的抹黑,因此深得西方主子的喜欢。英国某军事刊物还给他冠上军事评论家的头衔。但这也改变不了他本质上是个“罕见”的事实。
比如,他曾公开表示,我国这四十年来的高速发展,只是运气好而已,是不能长久的。说我们科技的进步是偷了美国的技术,我们的发展对世界是一个巨大的隐患等等,
4个月前,他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的时候说,鉴于两国目前紧张的关系,以及某地区紧张的局势,美国应该采取相应的行动。比如派潜艇攻击我们的军舰,事后就说是不小心误击了,反正他们也不能怎么样。

这话听起来非常刺耳,让人气愤难平。但仔细想想,他之所以敢这样说,是因为他仍然借鉴的是二十年前的经验。
那一年我们的大使馆被美军的B2隐身轰炸机炸了,国人群情激愤,但最后美国只是轻飘飘的一句“误击”就带过去了。
那一年我们的战斗机在自己的领土上被美军的侦察机撞下来了,一位飞行员壮烈牺牲,但被扣押的美军飞行员们最后毫发无伤的回去了,只象征性的赔了3万美元。
那一年我们的货轮在公海上被美国的军舰无理拦截,并强行登船检查。最后证实是美国人错了,但他们连一句道歉都没有。

这一桩桩一件件,真的如平可夫所说的一样,“反正他们也不能怎么样”。遥想当年,前辈们一句“美军不得越过十七度线”就让美军噤若寒蝉,十几年的越战不论战局如何不利,都不敢越雷池半步,更不敢有任何“误击”。
我们想听到的,就是这给美国人划红线的声音,而不是国内在事后出现的谴责和抗议声。只是这振聋发聩的声音已经过去五十多年了,此后再也没听到过了。以至于宵小之辈都敢说“反正他们也不能怎么样”了。

这二十年来,我们的国力和军力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那个捏着鼻子受气的时代应该已经过去了吧。我们还能不能听到那雷霆万钧的声音呢?能不能让美国连生出“误击”的念头都不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