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位于山西省阳泉市东部的一个小山村。
我出生于1966年10月。
经历了中国从改革开放到国家日益强大的重要历史时刻。也经历了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劳累一生,刚刚解决温饱,就永远离开了我们的痛苦时刻。
我清楚的记得。我八岁那一年,正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去世的日子,举国上下,全民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
爸爸连续多日背着我,步行十几里山路。到公社所在地设的灵堂悼念伟大领袖毛主席。从那时起,我暗暗发誓,一定好好学习,走出大山,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
爸爸每天上地劳动,天不亮就起床,种着十几亩薄田。
大家都知道,山西的地基本都是旱地,靠天吃饭。到秋收时,从田里收割玉米,到玉米棒子拉回家里,父亲整个人累的几乎虚脱,每斤玉米收购价1角多,拼死拼活一年到头收入只有几百元。
家里还长年养猪,每头猪一年能卖五十多元钱,割猪草,垫猪槽,都是父亲田地劳作归来后的业余工作。
每天就没有见到父亲有休息娱乐的时间。
我们家原来有两眼土窑洞,父亲为了以后给我娶媳妇,又用两年时间,打了两个窑洞,为了这两个窑洞,父亲付出的辛劳,简直可以说是用语言无法表达。这两眼窑洞总共才花了现金120元。可以想象,在这里,他究竟流了多少汗水。
由于长年劳累,父亲在五十九岁时生了一场大病,在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后,因无钱医治,断断续续保守治疗两年后,在六十一岁时,便永院离开了我们。
父亲劳累一生,拼死拼活干了四十多年,去世那年,家里不仅没有存款,还欠下了两千多元外债。
父亲去世时,我刚刚21岁。
操办完父亲丧事,我便背起行囊,到阳泉市里打工。
那个时候,改革开放已经多年,个体生意已经蓬勃发展。我在工地劳动之余,便乘火车,到石家庄南三条市场背点小商品,在夜市里设摊卖货,从而挣到了我人生以来的一桶金。
正是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机,经过五年努力,我终于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一万元。也正是用这一万元,我买下了在市里的第一套房。
虽然说房子只有四十多平米,还离市区很远。但我终究脱离了飘泊不定的租房日子。在这个房子里,我也娶了媳妇,生下了儿子。
不知不觉,二十多年过去了。尽管我们省吃俭用,每天都不敢有任何松懈。但我们的苦日子也终于熬出了头。在市里买了一套80多平米的房子。儿子也从市中学顺利毕业,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上海复旦大学。
我们送儿子到上海读书的前一天,我们全家三口人,回了一趟老家。
父亲为我准备结婚用的婚房依旧在,只是由于长年无人收拾,已经破烂不堪了。父亲何曾想过,他的儿子在多年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在阳泉市区娶妻生子,安居乐业。
如今,我的儿子,父亲的孙子,又一次要远赴他乡,去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念大学,完成父辈想都不敢想的愿望。
儿子临走时,我替儿子收拾好行襄,告诫儿子,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在大城市扎根,买房置业。




假如没有国家的好政策,我们这种既没有金钱,也没有靠山的人家,何德何能到中国最高学府读书求学。
正所谓穷人孩子好当家。儿子也终究没有辜负我们的企望。刻苦学习,努力上进,多次在学校被评为学校优秀学生。多次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
转眼四年大学生涯过去了。儿子大学顺利毕业,并被中国知名造船企业招聘,并给了上海户口,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上海人。
现在,儿子已经结婚7年了,并有了自己的孩子,也在上海梅陇新村买下了房子。
今年,我也正式下岗。从山西阳泉乘飞机赶往上海,准备在儿子家住一段时间,看看上海的美景,享受一下从没有吃过的上海美食。
五十年前,我的父亲想也不敢想,他的儿子能在阳泉市里安家立业,娶妻生子。
三十年前,我想也不敢想,我的儿子能在上海安家立业,娶妻生子。
努力上进固然重要,但不是赶上好的国运,赶上好的政策,你就是拼死拼活一辈子,也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我的父亲劳累一生,可以说是最辛苦的一个人,但生活在中国一穷二白的哪个年代,最后没有享一天福,得病因无钱医治而撒手人寰。
我赶上了改革开放,有幸也能从农村来到城里,打下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儿子更是赶上了中国国力强劲,人民安居乐业,幸福感爆棚的最好时代,从而也能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安居乐业。
因此,要想成功,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不努力,肯定不会有好结果。
国运昌盛,努力拼搏,积极上进,一定会得到自己的幸福。
关于这个事情,大家怎么看?
欢迎大家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