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曾经在东北消失了近800年,近代东北之所以能够成为大米生产的重要省份,与朝鲜人和日本人有很大关系。
务欢池遗址中的稻田遗迹
考古发掘表明,原本早在夏商时代,东北先民就已经开始种植水稻了。比如在距今3500年前的辽宁务欢池遗址中就出土了水稻田遗迹,在距今2400年前的大连湾大嘴子遗址中又出土了战国时代的碳化粳米文物。
而到了隋唐时代,随着东北首个农耕王朝渤海国的崛起,古代东北水稻种植业也迅速进入了巅峰期。这一时期渤海国培育的“卢城之稻”名闻天下,是进贡给唐朝皇室的贡品。《新唐书》对此就有过记载。
但是到了公元926年以游牧起家的契丹人灭亡了渤海国之后,大量掳掠当地居民。导致东北水稻种植业遭到了严重破坏,中国历史上首个优秀的亚寒带水稻品种卢城之稻也就从此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宋元明各朝史籍对东北稻米再无一字记载。
同时我们观察中国气候变化图还可以发现,从10世纪的北宋时期开始,我国整体气候温度一直偏低,这或许也是大规模水稻种植在中国东北消失的原因之一。
而到了清朝,消失近800年的东北大米又一次出现在了史籍中。《清史稿》记载1682年康熙帝东巡到达吉林松花江岸边的乌拉街镇后,有人献上了一碗米饭。康熙帝吃后赞不绝口,并赋诗一首《在之禾》。1706年康熙帝又在乌拉街镇地区设立五官庄,专门安排人员种植稻米,年年向皇家进贡。
但是由于出身渔猎民族的满清统治者把东北当成龙兴之地进行封锁,严禁汉人进入东北开荒种地,所以这一时期的东北稻米种植业十分稀少,产量极低,种植代价极大,是只有满清贵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
后来到了19世纪中叶,随着沙俄步步紧逼地入侵东北,满清终于幡然醒悟,放开管制,不仅允许汉人前往东北定居开荒,还允许藩属国朝鲜人前往东北种地。1881年清朝在东北边境设立招垦局,把图门江沿岸的中国一侧设立成朝鲜人专垦区,一时之间为了逃避饥荒的朝鲜人成批涌入,到了清朝灭亡前夕,仅仅在延边地区,朝鲜移民就达到了10.95万人之多。
又由于朝鲜半岛总体气温要比中国东北暖和,在朝鲜半岛南部还有亚热带气候区,朝鲜族世世代代都有种植水稻的传统,所以随着大量朝鲜移民的涌入,他们也把这一传统带进了中国东北。
水稻原本是一种喜湿热的植物,而中国东北地区太冷了,朝鲜人带来的水稻品种在气候较暖的辽宁地区还能正常生长,一旦到了更北的吉林和黑龙江等地,则无法正常生长,产量极低。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世纪初,朝鲜移民申友景从日本北海道带回了一种叫“赤毛”的稻种,这种水稻非常耐寒,在黑龙江地区试种成功。从此水稻种植业在中国东北全境推广开来。
之后东北的大地主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又不断地前往日本引进高产稻种,并聘请日本专家前来东北指导种植。“小田代”“北海”“陆羽”等日本高产稻种陆续进入中国东北。
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朝鲜,朝鲜人成了受日本管辖的子民,紧接着1915年,日本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北洋军阀东北当局害怕日本会利用朝鲜移民向东北渗透,于是成立了奉天官牧场、溥丰农场、彰武农牧场,并在1918年颁布了《提倡华民耕种水稻办法》,给移民到东北的汉人提供农资、粮食、住处,拼尽全力扶持汉民在东北开垦荒地种植水稻。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原本已经在东北消失了近800年的水稻种植业再一次兴旺发达。建国后我国又开展起了北大荒大开发,从此东北成了我国的水稻主产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