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蒋介石下密杀令,卢汉未改一字救下90多人,让密令成了废纸

野史转记 2025-02-12 10:59:58

咱中华文化那可老博大精深了!

前言

在历史这个大舞台上,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可都有着很深的含义。它们就像是对一个时代的概括,又像是某件事情发生的代表。

1949年,欢乐的氛围早已弥漫在中国大地,老百姓脸上笑开了花,可在这美好的背后,蒋介石还在耍着小心思。

这天,卢汉接到了蒋介石的一封密令。当时的蒋介石已经没多少能耐了,可他就是不想让别人好过。这不,他先是把卢汉叫到重庆去,然后就下了一道“残害”的命令。

这封命令是有关啥的?最后结果咋样?

一、蒋介石的“密令”

1949年的时候,卢汉在云南那可是说一不二的人物,为啥?因为他手底下有一支厉害的滇军给他撑场子。在这之前,云南是龙云在掌管。可蒋介石这人,谁他都信不过,就一门心思扩充自己的力量,把那些可能会起义的军队的力量给削弱下去。

卢汉的家庭情况很复杂,他和龙云的关系相当不一般。什么玩伴、兄弟之类的,都是人们对他们关系的一种概括性称呼。卢汉打一出生就有那种糙汉子的性情,在田里干活的时候特别认真,那用心和耐心的劲儿,就像能把活干出花儿来似的。

后来哪怕有了学习的机会,卢汉好像也没多大兴趣。他,好像怀揣着一个英雄梦,对武功、拳打脚踢这些武学的东西更感兴趣。

就这样,卢汉和龙云都开始学武了。他俩每天练得浑身酸痛,还被打得满脸是伤,可到最后他俩却说:“这是一定要走的路,以后就轻松了。”

后来生意没做成,就跑去四川了。正好赶上辛亥革命的时候,就加入滇军部队了。就这么着,他们哥俩和滇军的联系就开始了。

1949年的时候,卢汉跑了一趟重庆。这一趟,就像是一场“鸿门宴”,可把卢汉弄得又紧张又难受。为啥?因为那时候卢汉满心想起义,咋的也得考虑自己和共产党的关系。

可蒋介石不这么想,他自己不好受,那就得把别人也拖下水。要知道,之前卢汉可是在国民党军队里的。所以,卢汉接到的命令就是把云南地区的我党党员全给杀了。

这么着,蒋介石的目的就达成了,卢汉起义也就失败了。这可真是一箭双雕,当时的蒋介石那叫一个高兴,毕竟让我党不痛快是蒋介石最想干的事儿。

蒋介石把毛人凤派了出来,卢汉这下可就左右为难,只能在表面上先答应着,然后再去想别的办法。毛人凤动作那叫一个快,刚到云南,上百号同志就被抓起来成了囚犯。

卢汉也只能不断拖延,说道:“得有这些人更确凿的罪证才行,咱可不能留下后患。”

毛人凤就跟他这么耗着呗。后来经过好多轮审核,上百人的规模最后减到了几十人。蒋介石,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毕竟要是能杀掉一个,卢汉那边就不好交代了,他自己的目的也能达到。

接着,蒋介石送来了一道密令,上面写着“情有可原,罪无可逭。”

卢汉一下子就慌了神儿。还好,这条密令主要就蒋介石和卢汉两人知道,没传出去。可身边有蒋介石的人在催,卢汉心慌意乱的,想不出应对的法子,甚至都有想不管不顾冲一下的想法了。

还好李根源来了,这个大麻烦就被他给解决了。李根源先是瞅了一眼电报内容,接着就神秘地笑了一下。

卢汉反倒着急了,说道:“李先生,都这么危急的时候了,你咋还能笑得出来?”

李根源慢悠悠地说:“卢主席,您先别急。您把前后四个字换一换,然后再瞅瞅。”

卢汉一下子就心领神会了,马上就从被认为“有罪”变成了“无罪”。咱们党的人也因此保住了性命。

二、卢汉与李根源

卢汉和李根源是在云南陆军讲武堂结识的。那所学校可是培养出了不少优秀将领。龙云和卢汉都毕业于这所学校,龙云在云南的功绩可不小。

不管是军事方面,还是经济、文化等方面,他们都做了很大的调整与改变。后来卢汉起义之后,那可是为云南的解放作出了相当重大的贡献。

当时,李根源在武堂当教官和总办,在某个时期参与了革命运动,还为云南省培育出不少军事人才。

武堂可不是随便能进的,思想、能力啥的都在人家的考察范围内。哪怕后来蒋介石一个劲儿地打压,云南“培养军事人才”这事儿也从没停过,李根源当然看蒋介石不顺眼了。

卢汉身边的滇军就是在这儿培养出来的,就连蒋介石都有点忌惮。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些学员还没多少社会经验,就已经在滇军里施展自己的本事,顽强地抗击敌人了。

抗战的时候,滇军就是60军,好多战役里都打出了名声。他们跟那些在战场上打了老长时间仗的战士比起来,一点也不逊色。徐州战役的时候,滇军的兵力有了些损失,不过云南方面很快就进行调整,补充兵员。

在我军队伍里经常被提及不说,连日军那边都知道了。日军要是知道面对的是60军的滇军,一开始就心里发虚,然后就会想好得做两手准备。

这样一来,卢汉的身后可是有着数不清的滇军,他发动起义,这对我们党而言意义可重大了。

三、云南解放

1949年,咱们党解放全中国的行动那叫一个迅猛。尤其是解放军在打过长江之后,战士们的士气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了,对解放全国也越来越有信心,所以在行动的时候特别团结,干啥都特别顺利。

上海、广州等地很快就陆续解放了,这对全国各个地方影响可大了。蒋介石只能龟缩在重庆,可他那想反抗的念头还没断。

在重庆,蒋介石寻思着利用周边还没被解放的城市,尤其是四川和云南。他最先就想把四川当作先锋,采用一种防守战略,而且把四川视为重中之重。

之后就是云南了,云南有滇军守着,这可是个很不错的战略大后方的地方,把它当作西南重要的战略基地。对咱们党解放西南而言,云南是个难啃的骨头。

于是,我党一开始就做了重大的战略调整,制定了挺周密的战略计划。像包围、回打之类的都在计划当中,而且通过实际行动证明这个计划是可行的。

你知道吗?早在1947年的时候,咱党的好些地下党员就开始往云南那边渗透。他们踏踏实实地在云南政界开展工作。就这样一直到1949年,这都过去两年了,队伍里的人是越来越多,卢汉他们的想法也开始发生转变。

不管是抗战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卢汉起义的想法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在云南,我们党的组织据点不断增加,人数也在持续扩展,甚至达到过一千多人。

你想,卢汉的解救行动那可给我党帮了超级大忙,让我党人员有了一线生机。

结语

卢汉的选择又对又明智。共产党那是胸怀宽广,重视贤能之人。卢汉起义之后,云南就顺利解放,然后在我们党这儿也得到重用。在卢汉、李根源他们一块儿努力下,还解救了咱们党九十多号人。

卢汉走的路虽然充满曲折,可得到咱们党认可就值了。他们是抗日英雄,在解放战争中也是助力者,新中国就在解放进程里蓬勃发展起来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