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饰的太平,一个“土木堡之变”,现出了大明王朝的原形

凭阑听史 2021-11-11 18:49:16

自古以来,舆论的力量就很强大,决策者在制定政策时,往往会考虑这种因素。但有时候舆论的作用也会失灵,特别是在古代,皇帝往往说一不二,如果他一意孤行,非得干某件事,并且非得强迫别人也和他一起干某件事,那就相当可怕了。人在头脑过热的状态下容易干傻事,那一个国家自上到下都陷入这种过热状态会怎么样呢?

下面,让我们穿越历史的烟云,回到500多年前的大明王朝,看看事关明朝国运的一场关键战役——土木堡之战,探究一下主战的明英宗朱祁镇和王振等人、以及极力反战的于谦等人,他们各自有着怎样的命运沉浮?经历了这场战役,大明王朝的国运又能如何呢?

01野心勃勃的也先

元朝势力被逐出中原之后,历经明朝初年一系列的北伐,北元终于覆灭,然后分裂为西边的瓦剌和东边的鞑靼等部。刚开始的时候,瓦剌比较强盛。明宣德八年(1433年),当时作为瓦剌首领的脱欢迎立鞑靼的君主脱脱不花为大汗。脱欢在明宣德九年(1434年)攻杀东蒙古的阿鲁台,东蒙古的阿台汗东逃科尔沁。明正统三年(1438年),阿台汗被脱欢俘杀,至此蒙古进入了一个短暂的统一时期。

明正统四年(1439年),脱欢逝世,他的儿子也先继承了首领位置。也先是一位野心勃勃的人,他先是率军攻破哈密,活捉了哈密的国王和太后。然后又和沙州、赤斤蒙古诸卫联姻以加强实力。接着,他又攻破蒙古兀良哈部,威胁明朝的属国朝鲜。在这种情形下,也先的势力已经囊括了长城以北整个草原地区,对南方的大明王朝形成了泰山压顶之势。

但也先并不是莽夫,他也很有心计。从也先的父亲脱欢开始,就十分重视与明王朝的朝贡关系。大明王朝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对于蒙古使团始终本着“薄来厚往”的政策,赏赐物品价值一定要远远超出贡品的价值,这样才能显现出大国的风范和自信。一般明廷对来朝者按其人数及地位给赏,很多蒙古使团为了得到多的赏赐,成倍的扩大使团人数,明廷依然按例给赏。

明廷对蒙古使团的人数不加限制,凡来朝者必有赏赐,天长日久,蒙古首领们的贪欲一天甚于一天,也为后来也先使团谎报人数埋下伏笔。刚开始的时候,也先派遣的使者一般不超过五十人,后来由于贪念朝廷的厚赏,一下子增至二千余人,并屡屡索要贵重难得之物。稍不遂意,立马制造事端。明廷为了息事宁人,不得不把每年的赏赐都有所增加。

由于也先经常与明王朝打交道,所以对大明王朝的内部情况比较熟悉。也先通过在明朝居住的瓦剌使臣及在明庭内部安插内奸,等于在明朝内部建立了一套情报网络,所以对明朝的边防虚实动静了然一胸,每次的进攻时间节点选的非常合适。在这方面,以特务组织治国的大明王朝,对内镇压黎民百姓很在行,但在对外情报搜集方面的工作就要差劲的多。

02昏昏欲睡的大明王朝

明朝初年,在朱元璋和朱棣的治理下,大明王朝很快走向了巅峰,经过明成祖朱棣的数次北伐,明朝的北部边防趋于平稳。到了宣德时期,北方草原蒙古各部互相攻击,自顾不暇,而明王朝的社会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仿佛太平盛世已经来临。上至皇帝大臣,下至黎民百姓,都陶醉于纸醉金迷之中,不能自拔。

仁宣时期,对开疆拓土没有丝毫兴趣。下令停止下西洋活动,对西域等地的交流频率也大大降低。在南方,放弃安南,宣德三年(1428年),废止交趾布政使司,越南从此永远脱离中央王朝怀抱。宣德十年(1435年),停止巡视奴儿干都司。从此,大明王朝对东北的统治开始弱化,并一步步退出了东北,也为二百年后满清的强势崛起创造了条件。

明宣宗对外政策上进行缩边,逐渐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一方面使瓦剌坐大,而自己却眼睁睁地看着,毫无办法。另一方面,造成安逸之风泛滥,兵备废驰。

如宣德八年年末,山东巡按张聪至辽东巡视回来后发现,130人的军额只剩下了老弱5人,缺额率高达96%。责问领军军官,却说都干别的差役去了。当时甚至而连山海关这样重要关卡,都只有五六人驻守,不难想象内地的守备如何?

另一样隐患就是将领的素质下降太快。明太祖、明成祖皆以武功起家,手下名将济济,但宣德之后不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将领们便逐渐腐败疲软起来。加上将领们兼并土地、私役士卒、贪污克扣等恶风盛行,军队的战斗力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当时的将领们,分为三类。第一类如英国公张辅,在明成祖朱棣时期为名将,但在宣德时期,国家承平日久,他已是多年未碰弓马的老人了。第二类就是那些在外带兵多年的将领,打仗是外行,贪污腐化是行家。还有一类是那些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将领,多半是“勋二代”、“勋三代”,由于他们地位显赫,虽然碌碌无为,但把持着许多要害部门。

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驾崩,皇太子朱祁镇即位,他就是明英宗。朱祁镇年轻气盛,立志要做有为之君,他能让昏昏欲睡的大明王朝振作起来吗?

03志大才疏的明英宗

朱祁镇即位,次年改元正统。由于新皇帝年仅九岁,主少国疑,众臣请太皇太后张氏垂帘听政。太皇太后听政时,抑制宦官,重用仁宣以来的旧臣,其中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非常有名,史称“三杨”。三杨担任内阁辅臣期间,安定边防,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使得大明朝国力鼎盛。

但花无百日红。随着“三杨”和太皇太后的先后去世,明英宗朱祁镇也渐渐成年了,他觉得自己羽翼已丰,不希望像他的父亲那样做一个守成的皇帝,他的偶像是他威名赫赫的先祖洪武和永乐大帝,他立志要干一番伟业。

从表面上看,明英宗确实如此。他在位初期,曾经组织了三次大规模北伐,希望像明成祖朱棣一样饮马塞北,立下不朽功勋。他的北伐也确实取得了一定战果,让他沾沾自喜。明英宗做的第二件事是重新下西洋,这一点也有一些永乐遗风。

明英宗做的第三件事是大规模介入南方战事,史称麓川之役。明英宗分别正统四年(1439年)、正统六年(1441年)、正统七年(1442年)和正统十三年(1448年)4次介入麓川战事。明朝经过连年征战,仍未彻底平息叛乱,最终以盟约形式结束;期间连续发动数十万人的进攻,致使大军疲惫、国库亏空,对北面蒙古瓦剌的防御空虚。

特别是最后一次出击麓川,明朝从京城调集了大量精兵,也有一大批的名将被调到南方战场。这就造成了京城空虚的态势,为正统十四年的也先大规模入侵创造了条件。

更为荒诞的是,年轻的明英宗头脑发昏,用人不察,居然重用宦官王振,对他言听计从,还授予他至高无上的权力。就这样,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终于引爆了土木堡之战。

04土木堡之变

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马,向明朝政府邀赏,由于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并减去马价的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也先就趁机制造事端。遂于同年七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地进犯。

其实,也先的这次南侵是蓄谋已久的。他已经把蒙古各部统一了起来,力量空前强大。再加上他安插在明廷内部的情报网络早已经起了作用,知道明朝京城空虚,长城一线武备废弛。与老练狠辣的也先相比,明英宗天真单纯的就像是个孩子。

1449年七月十五日,大同总督宋瑛、驸马都尉井源、总兵官朱冕、左参将都督石亨四员将领各率兵一万赴阳和(今山西阳高县西北)防御。结果明军大败,全军覆没。也先的蒙古骑兵锐不可挡,前锋直逼大同。前线战败的消息如雪片似地传递到了京城。

在这种情况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也先来者不善,必须对他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我们的明英宗和他的宝贝王振呢?王振给皇帝说,这些蛮夷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竟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不给他一点颜色瞧瞧他就不知道他是谁!

明英宗也幻想着自己能像其曾祖父明成祖那样,数入漠北建立赫赫军功,所以听了王振的话,也认为亲征是他大显身手的好机会,便不与大臣们商议,做出亲征的决定,并宣布两天后立即出发。

皇帝决定亲征的消息一出,满朝皆惊。因为大臣都知道当时朝廷的军队主力都在几千里之外的南方,仓促之间难以集结;再说,也先的蒙古骑兵可不是纸老虎,这些年已经在塞北打遍天下无敌手了;何况年轻的皇帝没有作战经验,不是马背皇帝,和他的先辈明成祖朱棣不一样。

因为皇帝要亲征,以王振为代表的一群人很会揣摩上意,极力怂恿。但也有少数大臣表示反对,于谦就是其中之一,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力言六师不宜轻出”。吏部尚书王直率群臣上疏劝谏,认为“边鄙之事,自古有之”,只要“将士用命,必可图胜”,朝廷应以守为主,劝谏英宗“不必亲御六师,以临塞下”。

其实按照明朝当时兵力空虚的实际情况,在前方战事失利,敌情不明的情况下,还是以防守反击为好。作为一国之主的皇帝万不可轻出,只需选一员得力大将挂帅即可。但当时以皇帝为首的中枢机关早已经头脑发热了,为了自己的“政绩”什么也不考虑了。

虽然大臣们极力劝谏,但明英宗就是不听,甚至下令“反对出征者论罪”后,除了于谦等少数人,大部分人不吱声了。于是皇帝从京师附近临时拼凑二十万人,号称五十万大军,只准备了三天时间,就开始御驾亲征。为了说服自己的母亲孙太后,他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并让异母弟郕王朱祁钰监国。

剩下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大军出征,谁知天公不作美,大雨连绵。大军到了大同附近,发现尸横遍野,加之后方粮草供应不及,军心开始动摇。在这种情况下,王振说服皇帝绕道他的老家,来一个蔚州几日游,也好在家乡父老面前好好长长脸。

虽然大臣们极力反对,但大军仍然开拔,前往蔚州。不料王振心血来潮,担心大军过处,踩踏自己家的庄稼,而建议按照原路撤军。等到大军行至怀来附近,辎重反而没有赶上。于是,王振下令原地驻扎等候。

就这么一折腾,明军错过了进入怀来城的机会(实际上再有一个时辰就可以了),瓦剌大军终于追上明军,将皇帝等人困在土木堡。水源被掐断,陷于死地,军心动荡。于是,当也先假意议和,引诱明军取水,结果饥渴难耐的明军士兵纷纷离开阵地取水,阵型散乱,瓦剌大军趁机发动突袭,数十万明军全军覆没。

混乱中,护卫将军樊忠在皇帝身边用棰将王振捶死,曰:“吾为天下诛此贼”。皇帝朱祁镇被俘,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等五十多名大臣战死。历史上称之为“土木堡之变”。

05英雄本色

土木堡惨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北京紫禁城,后宫皇后嫔妃哭声一片,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争论着逃跑路线,有人主张往南京跑,有人主张往四川跑。总之,几乎所有人都已经草木皆兵了,觉得大明王朝要亡国了,都准备逃离北京城,这一切与三百年前的大宋东京城的情景何其相似!

主张逃跑的人中,肯定有不少当时极力怂恿明英宗亲征的官员,现在他们摇身一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逃跑主义者。这些主战派,都开始收拾家产,准备随时南迁,他们要定都南京,借口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当时口口声声要为国而战的人,真的要拼命的时候,想到最多的竟然是家里那些私产,想的是怎么样逃到南方去,躲过这场灾祸。

在大明王朝即将覆灭之时,有一个人勇敢的站了出来,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他是谁?他就是当初极力反战的兵部侍郎于谦。

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十八日,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作为监国,主持朝会。面对众多大臣南迁的建议,于谦斩钉截铁地说:“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历史就是这么的有趣!在一个月前于谦曾经是坚定地反战派,但是当明朝将亡的时候,于谦成了最有力的主战派,反战是因为不该战,主战是避无可避必须一战。

于谦的话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扭转了朝会的风向。在此危难之时,他们拥立朱祁钰皇帝,遥尊被俘的朱祁镇为太上皇。同时下令边关将领,不得私自与瓦剌接触,即便是瓦剌用上皇的名义,也不用搭理。

也先恼羞成怒,挥师攻打北京。却被于谦等明朝文武击败。北京保卫战,明军击退瓦剌。瓦剌无奈之下,退走大漠。

06结束语

于谦的壮举,等于挽救了大明王朝的命运,使得明朝避免了重蹈北宋的覆辙。但大明王朝经此打击之后,明廷已如惊弓之鸟,内外矛盾立即激化,并日趋严重起来。明朝的统治,由此开始一步不回头地走向了下坡路。

通过这场战役,我们可以发现,明朝的惨败是有原因的,这是明朝内部矛盾长期积累的总爆发。而坐在庙堂之上的明英宗和王振们却不知道这一切,仍然做着大国美梦,把打仗当作是儿戏。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从来就不是一件小事,它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生存,一个民族的前途,必须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内部问题一大堆的情况下,对待战争更要慎重。

通过这场战争,让我想起了很多自信心爆棚的大V们的高谈阔论:他们都成了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或者成了韩信,百万雄师,攻必克,战必胜;更或者成了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来源于凭阑听史,大家如果觉得写得好,敬请点赞、分享和关注

1 阅读:762
评论列表
  • 2021-11-11 22:34

    垃圾明[呲牙笑]

    朕有钱 回复:
    这是个满虫
    龙珠 回复:
    明朝再如何,努尔哈赤见到李成梁,也得乖乖叫一声爸爸。[呲牙笑]
  • 2021-11-11 23:49

    朱元璋敌国未灭诛尽谋臣强将,罪大恶极也,假如建文削藩成功干掉永乐,很可能就提前变成所谓的仁宣,土木堡之祸必提前出现

    龙珠 回复:
    搞笑! 这个世界,敌国多得去了,你能把他们全部灭尽? 说话都不带脑子!
  • 2022-02-20 11:15

    战神朱祁镇

  • 2021-11-14 10:38

    大明的历史都是满勤胡编乱造的,到今天居然都还有人相信历史上发生过土木堡之变,这完全是满清的污蔑啊!醒醒吧。

    于瓜瓜 回复:
    读书读傻了?
    咱家不怕酸 回复:
    你这个人是我虚构的!到了今天你还相信你出生过?

凭阑听史

简介:拨开时空的烟云,洞察历史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