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了解商朝的历程和三十位君主,主要君主和兄弟传承王位

东展谈历史 2024-06-21 17:44:00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又称殷商,是中国史书上记载的第二个朝代,也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有文字记载的王朝。相传,商朝一共有17世,历经30位王,沿袭五百年,下面就是商朝三十位君主的思维导图。

根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可以把商朝历史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称为“先商”,第二阶段被称为“早商”,第三阶段被称为“晚商”。以下是商朝发展的思维导图。

作为中国第二个王朝,商朝有许多未解之谜。如古代王朝的国号,都是根据封地或者五行等规定。如周朝的国号“周”,是根据封地而定。汉朝之汉,也是根据封地而定。清朝之清史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而定。

但商朝的国号,是根据“商人”还是五行?根据《史记·殷本纪》等记载来看,商朝以商为国号的原因始于帝舜时代,舜帮助大禹治水有功。于是,舜封商部落的祖先——契于商地。因此,“商”也就是一个地名。

可以推断,商子起初与后来的商人没关系,商地自古就有了。帝舜封给契之后,“商”成了契部落族群的名称,于是一直延续到商朝。

在《史记·殷本纪》中,司马迁用神话故事传说,讲述了商朝起源的神话传说。商部落的祖先是“契”,契的母亲乃是五帝时代——帝喾的次妃,叫简狄,简狄也是有娀氏首领的女儿。

有一次简狄和两个女子外出到河里洗澡,这时候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只玄鸟,忽然在草地上生下一个蛋。

简狄看到了不明的鸟生下的蛋,非常好奇,于是就把蛋吃下去。可是,吃完蛋之后,简狄居然怀孕了,还生下一个男孩。

虽然现在看起来不科学,但司马迁在这里用神话传说,也是表达古人认为皇帝或者能人,都是天选之子和神灵赐予的观念。

之后,简狄把这个孩子带回家抚养,并给他取名为契。契在成人之后,由于跟着大禹治水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在商地(大致就是今天的河南)。契于是就在商地做了诸侯,并被舜赐予子姓。

这就是商朝的起源。在契去世之后,经过一连串的首领位置传承,如契去世后,儿子昭明继承首领位置,昭明去世后,子相土继承首领位置,就这样如表格中讲述的,商部落经历了十三代兴衰沉浮和八次迁都,到第十四代传人是天乙,天乙就是赫赫有名的商朝开国国君——汤,这就是先商时代。

《史记·殷本纪》讲述,在天乙之前十四代人世居在商地,八次迁都。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八次迁都?外租入侵,还是自然灾害,还是追水草生?司马迁本人也没太多记载,只用“成汤、自契至汤八迁”这几个字讲述,也是令人迷惑不已。

商朝在商汤经过鸣条之战灭掉了夏朝末代君主桀之后,夏朝灭亡,建立了长达五百年的商朝。

商朝国君有三十位,鉴于篇幅有限,就讲述在历史上留下名声,在商朝历史上留下显赫轨迹的六位国君:

商汤

第一位就是开国国君商汤。商汤注重农耕,实施仁政、爱护百姓,获得了民众和附近部落的归属。同时,商汤重用仲虺和伊尹为相,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商汤看到夏朝最后一位国君是桀,在位期间统治残暴,民不聊生,于是就产生了灭夏的计划。

商汤拉拢其余部落的势力,最终在鸣条与夏决战,打败夏桀。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选为天子,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建立成为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

商汤统治时候,汲取夏朝灭亡教训,发布《汤诰》,主张以德治民。在商汤一番励精图治下,国力逐渐强盛。之后,汤作了12年的商朝国君,一百岁崩,庙号商太祖。

太甲

第二位就是太甲,太甲乃是商汤王的嫡长孙,商朝第四位国君。商汤继承王位时候,由著名贤臣伊尹辅政,乃是昏君转变为明君的典范。

商汤去世之后,他的长子太丁已经去世,由太丁的弟弟外丙继承商王朝的王位。外丙在位期间,重用仲虺和伊尹等贤臣辅政,以宽治民。外丙在位三年后去世,弟弟中壬继承王位。

中壬在位四年后去世。之后就由他的侄子太丁之子太甲继承商王朝的王位。

太甲一开始继位时候,展现出了帝王应有的风采,如睿智聪明、富有魅力,似乎注定要成为商朝的杰出统治者。

太甲从小在王宫里过着优渥的生活,没品尝过人间百姓的疾苦。在位几年后,目睹商朝的繁荣,自然也是得意忘形,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使得商朝政令不同,百姓怨声载道。

面对大臣的劝谏和百姓的怨言,太甲依然不听劝告,贪图享乐,我行我素。当时,已是四朝元老的伊尹,为了让太甲回归正途,写下了《伊训》、《肆命》、《徂后》三篇文章来教导太甲如何做一个贤德的君王。之后,又讲述夏桀残暴享乐灭国,开国国君商汤以德治民的经历,希望他能汲取教训。

但是,太甲依然不听,伊尹看到太甲的执迷不悟,不忍心商朝如此衰落,于是就趁着太甲祭祀时候,发动兵变把太甲囚禁于成汤墓旁的桐宫里,令他在那里反省和改过自新。

太甲被囚禁在桐宫失去自由,在接受商汤守墓老人教导时候,意识到自己错误,反省自己骄横奢侈生活的错误。这样过了三年,伊尹看到太甲反省自己错误,也没奢侈的作风,于是率领群臣亲自到桐宫接见太甲回都城,重新恢复王位。

太甲在重新获得权力之后,也彻底改变自己,展现过人的智慧和勤奋意志力,全心全意投入到国家治理和建设之中。他在位时候,推行公正法律、减轻民众赋税负担,改革官员选拔制度,实现了商朝的中兴,成为一代明君。

当太甲去世后,伊尹特意作了《太甲训》三篇,记述太甲改过自新后,继承成汤事业的伟绩,并尊太甲为太宗。

太戊

第三位就是太戊。太戊乃是商朝第九位君主,太甲的孙子,在位75年,乃商朝在位期间最长的君主。

太戊也是一位勤政修德的贤君,任用伊陟、巫咸等贤臣,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各诸侯纷纷愿意臣服,使商朝再一次兴盛。因此,太戊与太甲、祖乙并称三示(即三位有贡献的君主),太戊死后庙号中宗。

盘庚

第四位是盘庚,乃商朝第十九位君主。盘庚在位时候,最大的贡献就是盘庚迁都到殷,成为殷商。

盘庚登基时候,商朝由于废除嫡长子继承制,这也使九代王室成员为了争夺王位继承权,不断斗争,造成国家陷入政局混乱、时局动荡之中,诸侯也不来朝拜。

盘庚继承帝位时候,知道“强龙斗不过地头蛇”的道理。为了巩固政权,就想迁都,破坏王室成员在当地培育的势力,才能安心治理国家。

但是王室成员不愿意迁都,百姓也不想长途奔波。面对反对势力,盘庚就想着“糖果加棍棒”的策略,终于把都城迁移到殷(今天河南的安阳)。

盘庚在迁都之后,推行开国国君汤的德政,社会日益繁荣,创造灿烂的商朝文化。商的都城都变为了殷。在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和青铜器等文物,都是殷商繁荣的象征,这也是晚商阶段。

武丁

第五位就是武丁,也是商朝第22位君主,盘庚的侄子。武丁继承帝位之后,重任贤臣傅说和甘盘,使得商朝国力增强。通过多年征伐战争,征服北面的鬼方、羌方、周族、东面的夷方。商朝再度强盛,史称“武丁中兴”。

第六位就是末代君主商纣王。

商朝的纣王和夏桀,乃是先秦时候著名的暴君。纣王在统治期间,加重苛捐杂税,推行严刑峻法、大兴土木建朝哥,生活骄横奢侈,引起了民众不满。于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一些小国会师于孟津,对商朝发动了进攻。周武王在牧野一战,使得商军纷纷倒戈,纣王最后跳火自焚,延续五百多年的商朝至此灭亡。

兄终弟及制之弊端

商汤灭夏之后,确立的王位继承制“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也就是兄长灭亡之后,就由弟弟继承王位。弟弟去世之后,又传给少弟弟,直到同辈兄弟皆亡,就由长兄之子来继承王位,借此类推,这就是商朝很多君王是继承哥哥兄长王位的原因。

但是“兄终弟及”制的弊端,就是造成王位权力斗争白热化。如很多兄弟都想当君王,就经常为争夺王位开展权力斗争,加剧了国家内耗。获得王位的弟弟,又想把王位传给儿子,不是还给兄长的儿子。

在商朝中期,出现以夺取继承权为目的王位继承制造成的政局混乱,那就是后世说的“九世之乱”。

结语

可以看到,“兄终弟及”是一种不完善的王位继承制。西周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就是汲取前朝商朝弊端的基础上的。

0 阅读:16

东展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