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但专业人才却严重不足。为了破解人才困局,国家甚至出台了一项特殊政策:服刑人员若能搞出重大发明创造,可以获得减刑机会。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叫李红涛的天才罪犯,硬是靠着这项政策完成了从死刑犯到发明家的惊人逆袭。你说这人得有多聪明,才能在生死关头想出这样的救命招?
1966年出生的李红涛,从小就是个天才,12岁那年参加全国数学竞赛,轻轻松松拿了个二等奖。后来更是顺利考入浙江大学电子系。
在学校读书期间,他在同学眼里就是个"怪才"——不爱说话,整天泡在图书馆研究《锁匠技术大全》这种冷门书,按理说这样的人才本该前途无量,可偏偏他骨子里就带着一股不安分的劲儿。
毕业后在昆明电子厂工作期间,他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先是出轨闹离婚,后来又跟老同学合伙创业。结果公司开张没多久就资金链断裂,这小子居然动起了伪造银行印章的歪脑筋,一口气骗了18万。
1992年第一次被捕时,李红涛的表现就让警察直呼邪门。别人进局子都是垂头丧气,他倒好,眼睛直放光。果然没过几天,他就趁着警察吃饭的空档,撬开手铐大摇大摆地溜了出来。逃亡路上更绝,先偷奥迪后盗警车,最后还敢跑到前女友学校晃悠,这不是明摆着等警察来抓吗?
结果6月份二进宫时,他居然跟警察叫板:"三个月不定我的罪,我还跑!"警察当他是说大话,谁知这小子真带着两个狱友挖墙越狱了,逃出去后还不忘打电话到看守所炫耀。
直到第三次被捕,李红涛才总算消停下来。这回他终于想明白了: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与其跟警察玩mao'z猫捉老鼠,不如赌一把搞发明创造。当时他研究的"无刷电机"正处在关键阶段,可法院的死刑判决书已经下来了。
1993年12月,距离执行死刑只剩最后7天,李红涛像疯了一样不眠不休地做实验。就在行刑前一天,中国第一台"无刷励磁电机"终于研制成功。看守所所长连夜打报告申请暂缓执行,这才让他捡回一条命。
后来的故事就更传奇了。1995年,化名"杨红俊"的李红涛在专利博览会上斩获金奖,刑期也从死刑改判为有期徒刑。在狱中他还帮看守所开发了监控管理系统,让昆明第一看守所跻身全国模范单位。
2009年出狱后,好几家公司抢着要他。他也不含糊,5年内又拿下4项重要专利,真正实现了从阶下囚到科技精英的华丽转身。
要说这人啊,聪明是真聪明,就是路子走歪了。不过话说回来,他最后能迷途知返,用科技赎罪回馈社会,倒也算给这个传奇故事画上了个不错的句号。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浪子回头金不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