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人口大国,印度1000人中34人有车,中国1000人中多少人有车?

张张健看论 2024-11-27 16:28:2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一个国家的汽车保有量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这个国家的经济水准,在印度大概每1000个人中有34个人有汽车,那么我国的这个数据是多少呢?

双方之间千人汽车保有量的差距反映出什么样的问题呢?

一、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是多少?

稍微有一些阅历的人回顾一下我国近几十年的发展,就能发现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其实是很快的,往前倒退20年汽车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都还是非常奢侈的。

彭博社曾经对我国的自行车使用情况作出统计,至少在1986年的时候,我国首都北京的自行车使用率还在大约63%,在那个年代中国大部分的家庭能有一辆自行车,已经是条件比较好的了。

然而等到2013年时,北京人的自行车使用率就下降到14%,北京作为首都经济条件自然好一些,不能反映出全国的真实情况,但以小见大,也能看出来我国交通出行方式的变化。

根据2024年的数据来看,截止到今年6月份,我国现有机动车辆为4.4亿辆,光汽车就占到3.45亿辆,根据这个数据来估算的话,那么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大约244辆。

和印度的千人保有量为34辆相比,我们是印度的7倍还要多,但即便有这样的数值,我们也不用感到太骄傲,因为我们和发达国家之间还有不小的差距。

现在世界上主流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法国,德国等等,这些国家的千人汽车保有量普遍在600~800左右,所以我们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还是不小的。

当然从这一点也就可以彻底打破西方人所说的中国目前汽车产能过剩的谣言,之前美西方一直不断炒作我国目前汽车产能过剩,这纯粹是无稽之谈。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全世界第三世界国家中经济条件已经算比较好的了,但我们的千人汽车保有量并没有想象中的高,那也就是说广大更多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还有很多人没有开上汽车。

所以我们国家的汽车制造产业依然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美西方国家之所以造谣我们汽车产能过剩,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等汽车制造产业起来之后和他们抢生意,把汽车价格打下来,让更多普通人看得上汽车,耽误他们躺着收钱。

这两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如火如荼,在之后还会发展的更好,那么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一定也会上升,越来越多的人都能开上自己心仪的汽车。

那么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印度和我们之间的差距这么大呢?明明莫迪也曾经提出印度制造,为什么印度还会有这么多的人开不起汽车?

二、双方之间差距为什么会这么大?

印度千人汽车保有量之所以这么少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从2023年的GDP来看,印度的GDP大约为3.7万亿美元,而我国的GDP为大约17.7万亿美元,我们是印度的将近5倍。

GDP数据虽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居民收入情况,但也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从这里能看出来印度人民整体收入不高,这样一来就没有更多的钱可以购买汽车。

除了人们的收入地之外,印度在对机动车辆销售时所征收的商品以及服务税税率也是极高的,根据2022年4月份的媒体报道,这些税率可以达到28%,而且不同地区所征收的税也不完全一样,还会设置一些别的税种。

也就是说一个印度人想要购买一台汽车,可能光掏税钱就要占到将近40%,这对于印度家庭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这也更加限制了人们购买汽车的欲望。

这样高的征税比例就连汽车制造商都不太满意,印度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就曾经表态:和欧美、日本这些国家相比,我们在汽车以及相关服务税的征收比重是他们的两倍,但明明我们的收入更低,这明显不合常理。

而且印度许多城市的交通状况也非常差,拥堵现象非常严重,今年10月份,外媒报道印度一些邦打算在早晚高峰期的一些路段征收“交通拥堵税”。

当然这样的提议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赞同,一部分人士还是提出了异议,认为征收交通拥堵税的标准很难制定,执行的时候也比较麻烦。

已经不是他们第1次提出这样的计划了,2018年时就有过这样的设想,2009年印度前首席部长甚至还希望对所有进入市区的私家车征税。

交通状况拥堵也不只是司机们的原因,国家道路交通规划不到位以及交通管理没有做好的多重原因都会导致,但印度政府却想把这些责任转嫁给司机,对他们征税实在有些离谱。

所以这样的情况也能让印度许多家庭对买汽车望而却步,毕竟买一辆汽车开出去还不如骑小电车,实在是有些划不来。

不过也正因为印度较低的千人汽车保有量,也让许多外部企业把印度看成是一个非常有开发潜力的市场,所以许多车企都想进入印度,吃下这块大肥肉。

比如日本的铃木集团就曾在2022年宣布要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建立生产制造电动汽车以及电动汽车电池的工厂,预计投资13.69亿美元。

财联社今年11月18日也报道称,铃木和印度的TataElxsi公司会联合成立海外开发中心,今后会将部分业务放在印度的研发中心。

所以这对印度来说也未必不是一个机会,印度会想方设法抓住这些机会和我国一较高下。

这些年来,不少人把印度当做我国在亚洲的一个重要竞争对手,认为印度现在有人口方面的红利,市场潜力巨大,就像曾经的中国。

那么印度真的能在今后的竞争中追赶我国吗?

三、印度还能赶上我国吗?

我国近几年来生育率结婚率直线下滑,在未来我国面临比较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已经不可扭转。

因此很多人都认为趁此时机印度可以凭借着人口红利追赶我国。

现在印度已经是全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且印度的人均工资开价比我国低得多,许多产业想要把工厂转移到印度,也是看准了他们廉价的劳动力。

不少人认为当初中国就是凭借着密集的廉价劳动力,产业才慢慢实现经济腾飞,那么印度和我国人口相近自然也可以。

这完全就是本末倒置,在中国凭借人口优势发展起来之前,很少有人把庞大的人口当做是发展红利。

庞大的人口如果不经过教育,成为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劳动型人才,那么就不是红利而是负担。

而且人口过多,但是没有相应的岗位可以消化这些人口,也会成为社会的巨大隐患。

根据财联社今年4月份报道,联合国统计南亚人口增长以及就业率,发现南亚的新增就业岗位根本供应不上南亚的人口增长速度。

从2000年到2022年,以印度为主的南亚地区就业率一直在下降,等到2023年,南亚的就业率就已经只剩下59%,而全世界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就业率为70%左右。

更何况,还有一个更加危险的情况正在悄然来临,那就是近些年来全世界都发展的如火如荼的人工智能产业。

在未来人工智能替代人类从使低端劳动力这样的趋势很难避免,毕竟比起人类机械劳动更加低廉且高效。

到时候印度的就业率恐怕还会更难看,要养活这么多的人口,却没有这么多的就业,想要追赶我国,恐怕难于登天。

2014年,莫迪提出印度制造,想要大力发展制造业,并作出计划要在2025年让全国的制造业GDP占总GDP的25%,然而如今看看这个数据,印度恐怕是很难达到目标的。

虽然2023年印度实际GDP增速高达8.2%,在全世界排名前10的经济体中,印度的增速是最高的。

但与此同时,印度制造业占总GDP只有15%,在全球制成品出口里更是只占了2%,和越南差不多。

也就是说莫迪雄心勃勃想要打造的印度制造几乎相当于失败。

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想要成为下一个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依靠人口就能实现的,我国所做的普及教育、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男女平等,让女性可以参与到社会劳动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印度想要追上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是简单喊几句口号,制定一些目标就能快速实现的。

印度想要真正发展,让更多的印度人想要开上汽车,也需要印度政府做出更多实际性质的努力。

这两年印度和我们关系比较复杂,他们采取了诸多保护主义措施,在经济贸易往来上对我们采取了许多限制性措施,这种狭隘的举措也让印度的发展受到极大损害。

结语

如果印度更有眼光的话,就应该和我们经济合作实现共赢,否则再这样下去,印度人民恐怕永远也无法开上物美价廉的小汽车。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信息:

国家发改委: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180辆低于发达国家500-800辆水平,来源:环球网-2020-04-09

2023年亚洲GDP最高的10个经济体,每日经济新闻,2024-04-01

「深度」莫迪若赢得总理三连任,对“印度制造”与外交影响几何?界面新闻2024-06-04

印度TataElxsi公司与铃木汽车在印度成立开发中心财联社2024-11-18

0 阅读:57

张张健看论

简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