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北国之春》,此文写得何等之好啊!日本员工:太了不起了

老方说说老方 2024-11-30 17:28:50

《北国之春》是任正非的名篇,与《华为的冬天》一文可以对照来看。

任正非在文章开头就说了,“此次东瀛之行,我们不是来感受异国春天的气息,欣赏满山遍野的樱花,而是为了来学习度过冬天的经验。”

为什么要去日本学习呢?因为日本企业有丰富的“过冬”经验,证据也很明显:日本的长寿企业是最多的,百年之久的企业比比皆是。

相比日本企业,无论是美国的企业还是中国的企业,都还“年轻”,无论是质量上还是可持续发展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当任正非的《北国之春》一文发布后,华为在日本的员工看后感到不可思议,认为任正非对日本的很了解,文章中充满了智慧和哲学:

太了不起了!对日本的认识太深刻了!

奋斗是一个民族崛起的动力源泉。

日本企业经历过最严寒和最漫长的冬天,有过长时间的低增长时期。因此日本的企业家普遍有忧患意识,能够对未来未雨绸缪。

比如松下幸之助提出的“水坝式经营”理念,就是一种“生于忧患、有备无患”的思路。还有稻盛和夫,他跟任正非一见如故,两人都有居安思危的战略意识。稻盛和夫认为企业应该有充足的现金储备,才能经受住萧条、逆境的考验。

在《北国之春》中,任正非表示,日本从90年代初起,连续十年低增长、零增长、负增长,为什么还能持续生存呢?他曾数百次听过《北国之春》这首歌,在他看来其中就有答案。

《北国之春》发行于1977年,词曲由井出博正和远藤实创作,由日本歌手千昌夫演唱,因为歌曲意境动人,传播甚广。任正非说,《北国之春》是日本人民奋斗的一个缩写,“《北国之春》原作者的创作之意是歌颂创业者和奋斗者的,而不是当今青年人误认为的一首情歌。”

日本人的忍耐、乐观、勤奋和奋斗的精神才是日本企业能够长期存活的关键,任正非指出,是日本人无怨无悔,勤奋努力,不断奉献的精神,创建了日本的繁荣。

日本企业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首先是结构性或格局上的困难,冷战后随着美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日本的企业自然就会遭遇困难,“由于信息技术进入工业体系,其产业的附加值很快转移到核心技术研发以及销售环节,制造业开放成为竞争剧烈而获利微薄的合同制造,以制造为竞争优势的日本受到了重创。”

除此之外还有日本的不够开放和房地产因素,“而且日本相对是单一民族的国家,内部缺少竞争,人民的收入水平较为平均,也抑制了创新。”“真正拖累日本经济是由于日本房地产业的大量坏账”。

而对于日本企业的困难,任正非也是洞若观火,他认为这是由于“雇佣过剩、设备过剩和债务过剩”这三种过剩造成的。日本企业的体制容易造成人才结构由宝塔型转向纺锤型的转变,这必然会抑制创新的产生。

“迫切促使企业改革的内因、外因,并没有因为经济不景气凸显。”任正非指出如果深层次的问题不解决,那就是治标不治本,只靠苦熬是熬不出头的。他说的是日本,难道我们这边的企业就能无动于衷吗?

企业不可能靠一种体制实现长期持续增长。事实就是如此,每个企业都需要像华为一样持续变革,以脱胎换骨,让自己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否则又怎么可能只靠苦熬来过冬呢。

什么叫成功?是像日本那些企业那样,经九死一生还能好好地活着这才是真正的成功。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经典。任正非这番话可谓振聋发聩,让人惊叹。

“冬天”其实是一种危机意识,而这种意识是需要贯穿在企业的各个角落的,稍有成绩就盲目地乐观,其实是年轻幼稚的体现。

以日本企业为镜子,任正非意识到华为当时(2001年时期)的组织结构是不合理的,存在短板,所以均衡发展的内涵就是补短板,让企业成为一个管理成熟的组织。

他担心的就是当华为公司的增长速度大幅减慢的时候,也会出现日本企业的三种过剩,那样就被动了,所以必须要有及早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积极应对。

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总是充满了困难,乃至于致命的危机,要想度过“寒冬”,盲目的自信或自负毫无意义,唯有靠前期的准备和全体人员的努力奋斗才行。

成王败寇是商业世界的法则,剩者为王也是,任正非从来不认为华为已经成功了,他看重的是成长。经历九死一生还能持续发展,这样的企业状态才是值得我们效仿的。

唯有惶者才能生存。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只是一种警醒的意识,并不代表时时刻刻都保持紧张,这样无法长久,也不符合实际。

所以任正非“唯有惶者才能生存”的说法要有正确的理解。

冬天总会过去,春天一定来到。我们趁着冬天,养精蓄锐,加强内部的改造,我们和日本企业一道,度过这严冬。我们定会迎来残雪消融溪流淙淙,华为的春天也一定会来临。

20多年后我们再读《北国之春》,真的是感慨万分。历史不会循环,但它会押韵。这个世界确实是这样。

世界充满了矛盾,或者说世界就是矛盾,我们要想成功就必须经历失败,强总是从弱开始,从容不迫也必然包含了惶恐不安的部分。

0 阅读:0

老方说说老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